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春节小村游(连载)

[复制链接]
tange 发表于 2014-2-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ange 于 2014-2-8 16:21 编辑

     作者 郑丽敏
这个春节长假,是我度过的最有意义的假期。每一天,我都带领爸妈到附近的小村庄自驾游,不需要门票,也没有拥挤的场面,但空气清新,自然山水很养眼,村民很纯朴。每天夜里,全家跟随妈妈跳佳木斯一小时。几乎没有大鱼大肉,吃爸爸种的蔬菜为主,几乎没有什么零食,以喝白开水为乐,但内心十分快乐。
       正月初一     缅怀祖宗
          我的家乡在台州临海市东塍镇康谷,每一年的春节,我几乎都在这里度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与我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年初一的清晨,我被一阵阵鞭炮声吵醒,索性早早起床,和父母一起打开大门,迎接新的一年。
          吃过早饭,我们打破村里新春拜菩萨的老传统,改为寻访祖宗墓地。根据我家收藏的郑姓族谱记载,台州郑姓的始祖乃唐朝贬官至台州的郑虔。用手机上网查看了郑虔的生平,得知他是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被尊为“台教正宗”,为台州文化的起源人。在临海市城区,有以郑虔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并在他的故居建有祠堂。
       不知郑虔的坟墓何在?网络真好,一查就查到了,在大田镇金鸡山上。这就出发吧,带着父母孩子,我驾车前往大田金鸡山。
        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金鸡山,郑虔墓静静地卧在山脚下。
        我站在墓碑前,朗读了碑文,教育孩子,也教育自己,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好学精神,此时,在我的身后站着4位陌生人。经询问,他们也是郑虔的后人,和我们一样,今天也是专程来看望祖宗的。
        本是同根生,彼此的感情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从祖宗当年贬官之事聊起,说到现在各自的工作。站在祖宗的墓前,聊了一个多小时。
      一位老太太提着篮子走到郑虔墓前,祭拜祖宗完毕,也过来加入我们的聊天队伍。老太太说,他们家世世代代住在金鸡山脚下,是守墓人的后代,郑虔墓由他们家守护,郑虔在天之灵也护佑着他们,让他们家香火兴旺。
        时近中午,老太太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吃中饭,我们推辞了,同姓之人恋恋不舍地相互道别,各自回家。

郑虔墓1.jpg 郑虔墓2.jpg 郑虔墓3.jpg 郑虔墓4.jpg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我进一步探究,目前,台州郑姓分布在六个县(市),那么,康谷的郑姓是怎么来的?又到万能的互联网上去查了查。找到答案了:郑虔之孙郑瓘(唐协律郎)中年辞官,隐居康谷寺岙广福寺读书,成为康谷郑姓始祖。在康谷老街上,至今还存在郑瓘祠堂。原来,一直十分熟悉的康谷草帽收购站就是郑瓘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于是,携上一家人,继续寻找祖宗踪迹。
          郑瓘祠非常简单,留下的资料不多,但有了这个祠堂,我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唐代。站在祖宗的画像前,我想象着郑瓘当年与大诗人杜牧交往的情景,为祖宗能够放弃京城的繁华而辞官隐居康谷终身读书的志向深深折服。
         出了郑瓘祠,我们来到寺岙广福寺遗址。如今的广福寺,早已迁至后山脚下,寺岙遗址,只剩下一片种满庄稼的平地。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经常在这片平地上采野草莓,那时,根本不知道,这里曾经有个繁华的村庄,这里曾经建有广福寺,这里曾经隐居着我们饱读诗书的祖宗。由于年代久远,我试图在这块平地寻找当年的一砖半瓦,但没有如愿。尽管有形的建筑已经灰飞烟灭,但现在这块庄稼地依然有着“和尚坦”这一地名,是为当年此处建有寺院的明证。
         大年初一,在缅怀祖先,寻访祖宗遗迹中度过了,在了解郑虔和郑瓘的过程中,得知两位先祖学富五车,我觉得自己站在他们面前是多么渺小。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郑瓘祠.jpg
成根 发表于 2014-2-7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162230r3kjvw6lbm9pb963.jpg

凑一份 发表于 2014-2-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全文。同时有一个小请求,能告诉“康谷”村名的由来吗?
成根 发表于 2014-2-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虔卒后,杜甫有诗云: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成根 发表于 2014-2-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5年,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曾举行“公祭台州文教之祖郑虔诞辰1310周年大会”。
明年,将是郑虔诞辰1330周年。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一份 发表于 2014-2-7 16:56
期待全文。同时有一个小请求,能告诉“康谷”村名的由来吗?

村名由来不得而知。康谷古时繁华,是台州地区第一大村。现在村口尚有一碑,上书:“临海出东门,康谷第一村。”现在,能人外迁,康谷逐渐衰落,但村庄规模仍旧很大,分康一、康二、康三本村及康西、楼村等众多小村,仅郭姓村庄就有13个村。村中尚存规模宏大的唐朝古刹,有古祠、古坊、古墓等众多人文景点,是文人辈出之地。
秋蚕的丝 发表于 2014-2-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的春节就是与众不同,学习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ge 于 2014-2-8 16:17 编辑

正月初二 桐坑观蓝天  水岙看老屋
         去年秋天,因为网友发现了美丽的红树林,深藏在大山深处的桐坑村几乎一夜成名,引来省内外不计其数的观光客。我想,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从名不见经传到大红大紫,绝非偶然,桐坑,也一定有它走红的理由。从小就经常听到桐坑这个村名,虽离我家不算远,却一直没有机会前往,今天,我要召集全家老小,前往我们引以为豪的桐坑,探一探究竟。
       听爸爸说,过去,走一趟桐坑得翻山越岭,十分不易,他活到60岁,也就去过一回,而且印象也模糊了。而妈妈,尽管有个姑姑嫁在桐坑,由于交通不便,她至今没有去过桐坑的姑姑家。妈妈说,桐坑有一句名言:“千年没有锣鼓响,万年没有戏上棚”。可见桐坑之偏僻。在去桐坑的路上,爸爸妈妈对于即将到达的目的地都很期待。
        我们家两辆车子,一前一后在新造的山路上前进。车子开出了一段路,雾霾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浓了,我们放慢了车速,担心这样的能见度会不会影响今天的旅游。真没想到,我们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当车子爬上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窗外的视线渐渐好起来。半小时后,我们到达山顶,这里的空气清新极了,与山下的雾霾天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我们抬起头,异口同声地说:“看,这天真蓝!”
       桐坑的天万里无云,蓝得像染上颜料一般。这样的蓝天,我只有在黄山顶上见过。但黄山的天空尽管蓝,却感觉逼仄,因为游客太多。而眼前的桐坑,由于现在不是看红树林的秋季,上山来的游客不多,显得空旷自在多了。
       到了桐坑村,妈妈惦记着她的姑姑,尽管她的姑姑一家早已迁居宁波,她依然想去探亲,看看他们曾经住过的老房子。
跟土著居民一打听,很快就找到了那所空房子,是一幢全木结构的老宅,门敞开着,里面堆放着一些柴草,别无他物。我们站在空房内,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这里是养猪的,那儿是住人的,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仿佛我们曾经来过这里似的。
      走出位于村口的老屋,我们进入村里。村里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由于很多村民外迁,空房子无人整修,随处可见断壁残垣。在一群母鸡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处有人居住的老房子前,这里住着两位70多岁的老人,男主人正在加工一根木棍。经了解,这位老人在做铁锄柄,这些天他已经做了10根了,等攒够了20根,他准备背到山下的集市上出售,每根铁锄柄售价10元。
       女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歇歇,正合我们心意,我们欣然走进他们的家中。泥地坑坑洼洼,土灶台上搁的全是老家什。都说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却不曾想,单单就遗忘了桐坑村,环顾这个家,最近30年的“新产品”难觅踪影,他们的生活竟然停留在30年前。女主人告诉我们,他们吃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养猪养鸡养鸭养蜜蜂,一切都是自己生产的,几乎不用花钱。我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掏出手机,在他们家的角角落落拍照。
      见邻家炊烟袅袅,该是到主人烧午饭的时间了,我们不便久留,就告辞出来。走在出村的石子路上,遇见一位80岁的老妇人,肤色极白,脸上没有一丁点儿斑点,忍不住就停下来,多看了她几眼。仔细观察,我发觉老人身上的围裙、衣服以及脚上的布鞋,都是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那种淳朴原始的气息让人沉醉。
      出了村子,大家议论着要不要去红树林,考虑到冬天不是看红树林的季节,为了看到那最美的瞬间,大家讨论后一致决定,到秋天再去看。
      走向停车场的时候,有个意外的收获。路边,一只母鸡从柴草堆里钻出来,瞧那神情,似乎是刚产了蛋。待母鸡走远后,大家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小心翼翼扒开草丛,果然,发现了一颗鸡蛋,握在手里,还是温热的。
       回来的路上,大家隆重呵护着这颗鸡蛋,生怕一个急刹车把蛋磕坏了,简直像捡到一颗金蛋一样高度重视。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坑1.jpg 桐坑2.jpg 桐坑3.jpg 桐坑4.jpg 桐坑5.jpg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坑6.jpg 桐坑7.jpg 桐坑8.jpg 桐坑9.jpg 桐坑10.jpg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坑11.jpg 桐坑12.jpg 桐坑13.jpg 桐坑14.jpg 桐坑15.jpg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坑16.jpg 桐坑17.jpg 桐坑18.jpg 桐坑19.jpg 桐坑20.jpg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4-2-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坑21.jpg 桐坑22.jpg
老丹 发表于 2014-2-8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一种精神的享受!丽敏原是名人之后,祖上是杜甫好友,肃然起敬!最后那个老太,银发一丝不乱,蓝布褂还有熨线,多么有生活质量的一位老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0 12: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