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欲望》连载之二十四

[复制链接]
象山张为礼 发表于 2014-11-27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

陶刚烈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与思考,觉得车间里的生产效率低下,有些人是在混日子,也难怪,车间里的生产骨干原来就是公司的老人马,国营企业里的全民职工,铁饭碗,他们习惯于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照样拿工资,谁也奈何他不得,倒是那些新招进来的职工家属及子女,虽然他们也是有背景的人,但他们没有技术,学徒工身份,没有什么资本和架子可摆,在工作时,他们不得不谦虚谨慎一些,学习技术方面也比较努力,否则他们将永远无法上进。再则,工厂是集体所有制,实行自负盈亏政策,一旦工厂长久入不敷出的话,他们的待遇就要降低,甚至工厂关门,树倒猢狲散,那就要失业了;而那些全民职工就不一样,工厂倒与不倒跟他们毫无关系,即使工厂倒闭,他们还可以回到铁附件加工车间与电修车间里去。再说,他们现在虽然在“集体企业”里工作,但他们的待遇还是参照公司原来的待遇处理,工厂里的经营好坏与否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你说,他们在工厂里干能有积极性吗?
陶刚烈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不及时去纠正这种状况而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情况将会愈来愈严重,直至不堪收拾、工厂关门为止。到那时,我的名声狼藉,威信扫地,嗤之以鼻,成为万夫所指的庸才或不堪入目的败家子,这样的结果远不如当初不接受这个厂长任命要好上千百倍,不至于留下这个臭名声。那么,究竟如何防止出现这种局面而去对付这种复杂的局面呢?那就是他近来思考的问题。他经过一番绞尽脑汁地苦苦思索,最终探求到一个初步的“改革方案”来解决这个难题。他想。工厂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制造配电屏,其整个生产过程只是把一些仪表、继电器及空气开关及隔离开关之类电器在屏柜的框架内固定好,然后用电线连接起来就行,这样的工艺,既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复杂的工序,其装配的效率决定于手工的熟练程度和工人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取决于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只要工人思想上想要多做一些产品,生产效率就能马上提高起来,而要解决工人的“思想动力”的“钥匙”是实行工资“计件制”,而“计件制”的前提是要计算出一只配电屏一般需要多少个工作日。这个问题应当说并不困难,如果能深入地去研究一下,确定一个配电屏大约需要几个工作日是并不困难的。如果实行“计件工资制”的话,那目前“吃大锅饭”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工作的效率就可以成倍地提高。当然,他也考虑到,在开始实行时,生产定额不能定得过高,定额如果不能让工人们“有利可图”的话,他们就必然要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工人们不愿干,那“改革”就无法实施,一切都将化为泡影,其结果就要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严重局面,不但我这个厂长当不成,还要遭人讥笑、唾骂,这样的局面当然是不想看到的,也是绝对要防止的。为此,开步必需要慎之又慎的,既要防止把定额定得过低,也不能把定额定得过高;既不能丧失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不能实施后“工资高得出奇”,出现“天花乱坠”的乱局,必需稳妥地进行,在初始阶段,生产定额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定得稍稍低一点,让工人们有利可图,在工作熟练程度提高以后再去逐步调整定额,这样稳妥地去进行就可有效地防止“乱子”出现。另外,对配电屏的“铁壳子”的制定定额比较困难,因为制作它的工序首先由钳工担任,然后由电焊工接任,组成柜壳后再由喷漆工来喷漆,凉干后就成为“柜壳”,交付电工去固定各类电器、仪表,然后连接电线。从工种的类别来看,电工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定额自然比较容易,而“铁壳”制作的复杂,搞定额就自然复杂困难得多,不过,也不用着急,这个任务可以叫严师傅与钱会计傅去搞。他还考虑到搞定额时一定要掌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计件工资发放后经营上不能出现亏损,一定要有利润产生,否则工厂迟早就会倒闭;二是定额不宜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虽然职工有积极性,但不能维持下去,过低了职工就没有生产积极性,搞定额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当然,要把握好这个额度就必需要通过严密而科学的研究后才能得到,事前必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此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严国平师傅从一开始就提出,我们的配电屏一定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一定要按“国标”的标准制造,在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质量验收,质量不合格的或者质量存在瑕疵的产品绝对不能“混蒙过关”,这可是我们厂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他还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全民职工与集体性质职工的关系问题,按规定,全民职工参照公司原来的待遇进行发放,在实行了计件工资后,全民职工的工资待遇怎么办?是不是也一同实施计件工资制?如果出现集体制职工(大多数人是家属及子女工、土地工)的计件工资高于全民职工的话,那势必就会出现矛盾了;如果集体制职工的计件工资低于全民职工工资的话,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他们原来的待遇就比全民职工低,一旦出现相反的情况那就麻烦了。一则是,这些全民职工一般都是生产上的骨干,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工龄上都具有优势,二则是,他们是带学徒工(大多数是集体制的新招来的家属及子女工)的师傅,学徒比师傅工资低,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一旦学徒挣的钱比师傅高了,那怎么说得过去?如果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况,那怎么去处理?无论是传统观念或是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潜规则,全民职工都是占尽先机的,如果要他们“处于下风”的政策肯定行不通,而且汪定要碰壁。陶刚烈想,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实行“一厂两制”,集体制职工实行计件工资后,全民职工往“高处”靠,如果他的计件工资高,那就按计件工资发放,如果低于固定工资,那就按固定工资发放,他们肯定就没有什么意见了。目前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总不能因噎废食吧。当然,事物总是要向前发展的,经过一个的实践,发现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才是正确的方向。
陶刚烈说办就办,毫不犹豫,定额制就坚定而扎实地干起来了。其实,世上有许多事情是“砻糠搓绳起头难”,只要下决心去开好头,后续的事就会顺利成章起来,如果一开头就犹豫不决、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话,那以后就必定是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难怪有人说,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使计件工资制工作从一开始能顺利地开展,陶刚烈决定召开了一次全厂职工大会,会上,陶刚烈向职工强调了推行计件工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说,我们是集体制性质的企业,其经营是自负盈亏的,不像电力公司那样的国营企业性质的单位有铁饭碗可以捧,咱们捧的是泥饭碗,一不小心掉下地就碎,碎了就意味着我们要失业了。大家知道,电力公司只要电杆上的三根线不断(即使断了也可以马上接回去),收入就源源不断地流进来,不用担心经济收入,旱涝保丰收的,可我们就不一样,我们是要靠生产出来的产品去过日子,我们厂制造的配电屏要经过市场的考验才能推销出去,如果产品不合格或虽然合格了但质量比不过人家,最后就要遭淘汰,我们厂的产品如果丧失了市场,那我们的工厂就只有关门了。即使产品尚好,但由于经营不善,也会造成入不敷出,出现亏损,长久亏损也会倒闭,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工厂倒闭了,首先倒霉的是集体制职工,全民职工还可以回到公司里的铁附件加工厂或电修车间里去,而你们只能回家,集体性质的职工绝大多数是家属工和子女工,你们当初高高兴兴地进厂来上班,一年后或几年后就残兵败将的溃退拆散了,像树倒猢狲散那样地回家去,真不是滋味啊,我想这是大家都不有意看到的。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看到我们的工厂解散倒闭,那我们大家就必需要争口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第一炮,我们就有希望了!当时,陶刚烈的激昂的讲话博得了职工雷鸣般的掌声。
厂里的职工都知道陶刚烈的行事的风格,他是一个说到做到、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人,所以他们在职工大会以后,就抱着拥护态度坚定地跟着陶刚烈走,干起工作来也都十分卖力。装配配电屏的工作是分组进行的,不可能大伙儿聚在一起干,这就方便了计件工资制的推行。分组时就必定要师傅与学徒搭配或是出师不久的青工与熟练工搭配,由于一个组的人员只有二三个人,面对面、眼对眼的就没有人会偷懒,比较容易形成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的局面,所以,当计件工资制一开始实行的时候就很快地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局面,大家都想打响第一炮,生产的效率就自然大大地提高了,这有点出于陶刚烈的意料。
果然不出所料,当第一个月的计件工资计算出来后,大家都兴奋异常,各个组的平均工资为五十多元,组里的熟练工一般可以拿到六十多元,学徒工也有四十多元,个别组的高手则有七十多元,比公司里的一般全民职工的工资还高出了一截,能不令人鼓舞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3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