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渔区掌故

[复制链接]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1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天事情多,五一有假期反而没休息,也没有怎么上网,我说的老掉牙的东西大家可能不感兴趣,所以拥趸不多.我就没有及时的"喝三话四",: 大捕船上的十二生肖是凭记忆说给大家做个简单了解,各人知道更加详尽的就予以修正,以免以讹传讹,不胜感激!也请有想知道老底子渔区东西的网友提问,我知道就作答
今晚奉上一"点心",聊作宵夜

大捕船上的十二生肖
   从清朝到解放初期这段时间里,浙东奉化、象山渔民主要使用大捕船生产,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现在看来船很小,设备简陋“水刮枕头硬壳壳、蓑衣当被刺戳戳”“一眼望去亮穿穿”,但是,就在这样的小型渔船上,各种名称五花八门,分别各有作用,其中还能凑成“十二生肖”呢。
1.        鼠:老鼠绗;又称一字梁,在舵上方
2.        牛:牛头梁;在山桩附近
3.        虎:虎口、老虎咔、老虎嘴、在船鼻头横梁处
4.        兔:兔泥夹,在门舵最后一道
5.        龙:龙门角、龙头牙,在老虎咔附近
6.        蛇:蛇枥;撑蓬用绳,本意应该是“座力”吧
7.        马:马口梁;中仓下梁头位置。“拉污马”也是一个马,就是“座便器”
8.        羊:羊角桩;船的前后都有
9.        猴:猢狲跳;喉头;也就是网口
10.        鸡:鸡腿;玉肋以上,曲字形的防碰撞作用
11.        狗:狗头;勾头也就是葫芦,吊网用
12.        猪:猪臼;插桅杆底下位置
心有小芳 发表于 2009-5-12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没人捕鱼的,但亲戚很多是捕鱼的,学习了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1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栲陶头

栲陶
栲:树名,含鞣酸,树皮可制栲胶。
栲陶:蒸煮栲皮的大型土灶。
   从前捕鱼的网大多以麻丝织成,也有用棉纱织的。强度不大,耐磨耐腐蚀性能差,通过栲制,改良性能,经久耐用。因此在我们象山古老的渔村中,都能看到“栲陶头”,就是烧栲陶的地方。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普遍使用尼龙,聚乙烯等作为鱼网材料,栲陶也就走向没落。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生产加工方法,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还在渔区使用。生产大队还有专门的烧栲陶人,我也在小时候见过烧栲人。栲灶依山而建,栲陶是用大锅,约能装水十三至十五担。烧煮沸滚,用以栲网,一般网需栲上三度。第一度较轻,随着加重。网栲成赭色。主要作用还是防腐。所用的材料,当地人叫做“洋栲”,源自荷兰进口,有个名字叫“荷兰中薄”那是栲料中的上品。渔民们也很奇怪,屡有人询问我:当时交通不便,这种便宜的东西,荷兰怎么会这样多的到我们这里呢?我只好笑笑说:贸易自古有之不知道什么途径,可能附带着什么物资的进口进来的吧。有些没钱人家,栲网也寻找替代品,到山上砍些栲树、楮树什么的,剥了皮也可替代。再后来就用了栲胶,方便。再后来就…..不用了!再后来就……后来人不知道了。
    栲过的网要拉到开阔的地方晒干。根据渔网的结构,最好是晒在斜坡,快干又容易理顺。曼妙的撒下去,象是给光秃秃的山坡着装。我小时候住海边,前门朝海拉开后门就能看到山。大约到上幼稚园的年纪,学到了一句成语“开门见山”,是妈妈教的,于是记住,于是便有了大惊小怪的去和妈妈报告:看!人家又在给山穿衣服了。海边少平地,多山坡,所以我们当地也留下很多的地名与晒网有关,如石浦对面下湾门边有“汰网屿”就是晒网用的。东门岛还有个汰网山,山丘低矮,略有坡度,正适合晒网。
   “栲陶头”曾经是我们儿童时代玩耍的地方,当多了高楼大厦,多了汽车轮船,阻挡了我们的视线,我们也就多了近视眼,再也难以看到原始风貌,难觅旧时踪迹,“栲陶头”现在就是梦里也不明晰了。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1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来看看不上台面的"掌故',谢谢了!
今天接着写一篇,等会奉上 <血网>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1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网

血网
    还记得吗?从前家里用的一种储水的小缸?约能装水50斤,广口圆身的,它有个名称叫做“血甏”!想到了吧!过年的时候常常用来浸泡年糕。顾名思义它是装血用的,家用并不是“血甏”的主要用途,只不过是借用。
    装血的吗?听起来很恐怖!是的!渔民在血网的时候,就在“血甏”中取血的。
民国时,石浦就很繁荣,拥有数量众多的大捕船,在主要从事渔业生产的同时,也兼做运输贸易,载了柴爿、咸鱼到上海、宁波货卖,回程带些物品,两头获利。当时常带的就是血——猪血。屠宰场杀了猪把血卖给船民,那时候做生意老实,基本不掺假,宁波杀猪的人还用专门的接槽,接了纯净的猪血卖给渔民,渔民回馈给咸栲头。也有人用牛血混着掺假,不过也可以用,但不多见。——就用那“血甏”装了载回渔村,准备秋场用来血网。
     那时候有句俗话“七月秋风转、八月戴帽碗”,到农历的八月就戴上了帽子,好象天气比现在冷。渔民血网的时候就从冰冷的“血甏”中捞出一块块猪血,用手捏碎,捏得手皮都破了,有的人就伴着稻草一起捏,捏细了浸透鱼网。网是用苎麻做的,血过以后会硬,网口容易张开,能增加渔获量。(可能是血腥气更加容易吸引贪吃的鱼吧,“凭海临风”这样想)大捕船、红旗船对柯用,捕捞带鱼、小黄鱼都是用血网。秋场与冬讯经常要血血网,一般五、六天就要血一次,特别象红旗船,长年要用。血网是很费力的工作,还恶心着呢,春夏采买来的猪血,一放就生了虫子,臭气冲天令人作呕,但还是要用手去捏,捏到剩下渣的时候,用布袋滤一下加水再捏,大概一口网一次需用一“血甏”的血。所以渔区的“血甏”多,有的家庭目前还有遗存。
      过去的生产方法原始落后,有些都不可想象得到了,对照我们现在的工作不可同日而语,感谢时代的进步!让我们远离腥臭,而海鲜常有!
白松 发表于 2009-5-1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第一次知道你还有这方面的知识,感谢你的分享。
睖伈 发表于 2009-5-1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学习了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松 于 2009-5-17 22:04 发表
楼主第一次知道你还有这方面的知识,感谢你的分享。

谢谢表扬
你确实是第一次知道我,因为我和你还是"打生人"啊,呵呵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1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生人"

打生人
    入夏日子就长了起来,夕阳西下时,各家就搭条矮凳,端着饭碗门口边吃饭,一边吃一边隔老远的打个招呼,这在老街里是常见的风景。街道本来就狭窄,邻里邻舍的熟得不得了,没什么顾忌,其乐融融,和谐社会啊!偶有陌生人走过,把眼迎上一迎,说句:“耐个打生人”。不过现在到海边的旅游团多了,“打生人”越发的多,我们也知道那不叫“打生人”了,那是游客。从前,看到面生的人都统一称呼为“打生人”的。
     说起“打生人”一词,可知道有什么来历,嚎?只知道这句话在我们的日常口语里流传了很久。我有幸听城北的陈老伯说起过这典故,可以当故事听的。“打生人”起初的意思是有点陌生的、带些凶狠的、能震慑小孩的这么一角色,大人们一说“打生人”来了,保证小孩子睁大眼睛,揣揣的安静下来。其实在过去,“打生人”也是一种职业,只不过很偏,甚至不在三教九流之内。在新中国成立前,陈老伯还是孩子,在石浦教会办的“菲迪小学”读书,有一天放学后他回北门的家,经过城头墩现在的城西路,看到很多人在围观,只见一个少妇被捆绑在一棵枣子树上,一个男子手握长“榔干”(一种晒衣服的竹竿)狠狠的击打枣子树,打得落叶纷飞,场面很是吓人,每下都象打在人身上——打的人用严厉的口气在问:会不会生?会不会生??那少妇象是在苦苦求饶:我会生!我会生!!!原来这个少妇久婚不育,于是家人请来“打生人”来打,希望早生贵子。据说那少妇果真生了孩子,而那枣子树却被打坏了,叶片黄黄的,从此没有再结果。
     现在计划生育开展得好,都讲究优生优育,“打生”这种迷信的东西老早没有人去相信了,但是,看到陌生人我们还是称之“打生人”,这句话却是流传了下来。
成根 发表于 2009-5-1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是石浦人,如此催生法,首次听到哟,增加知识了。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5-19 11:29 编辑 ]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2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成总!
说起石浦人,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就“石浦人”三字,我也借机聊聊
 楼主| 凭海临风 发表于 2009-5-2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浦人

石浦开埠很早,远的我们也不去说了,就近的在1916年用机器加工粮食,1921年使用无线电,1923年用上电......当年的九市曲有卖肉50多摊,卖米有100多摊,老街叫中街,繁华得很。故事说不完。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的入海口都封锁了,新昌,兰溪一带需要中转到上海等地,都通过石浦,在石浦停靠的航运公司有6家,其中有艘载客“火轮”据说还是上千吨位的。因此市场繁荣,接触面也大,接受新的事物就容易,在上海发展的石浦人也多。有个许姓老板,做的是袜子生产,虽然是小工厂,最好的设备也就两台缝纫机,但是在名片上号称“十家连号”大老板,拥有缝纫机十二台。上海客商佩服得很,原来他把帮助他加工的散户都计算在自己的名下,怪不得是“十家连号”,呵呵,精明着呢,很早就有了广告宣传意识。
     说起来石浦有很多种读音,本地人都读“实浦”,实实在在!以前爵溪人做劳力的比较多,有句话"抬轿落叶(石)浦、冷饭吊屁股”把石读成“叶”,方言里和“蚀”同音,到了石浦又劳累又没有钱赚。黄岩人做小生意的多,要讨个好口彩,把石浦读成“在浦”和“赚”同音,黄岩人还把“麦饼筒”叫做“番饼包”(番饼是银元的俗称)。高塘、鹤浦人比较靠近,能在石浦捡点生活做做,就读做了“拾浦”。还有其他什么的,我也想不起来了,应该有很多。
     石浦是老家,值得回味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466079536 发表于 2009-5-2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说,我都快忘完了,小时候阿公讲的和自己看的只剩一点点影像了,这一定要顶你的
江海 发表于 2009-5-2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鹰猎狐 发表于 2009-5-2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拉石浦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5 17: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