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明朝初期防倭备边述略

[复制链接]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保护规划
4104_fedb08ab201fb4e_11.jpg 4104_fedb08ab201fb4e_8.jpg 4104_fedb08ab201fb4e_9.jpg 4104_fedb08ab201fb4e_10.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乡卫城的魁星阁(水城门)几经火灾,现在的城楼为近年重建。
4104_fedb08ab201fb4e_33.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4104_fedb08ab201fb4e_37.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萧云集代表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领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4件、附议提交的建议11件。

一、 关于重视苍南县蒲壮所城“抗倭文化”宣传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蒲壮所城位于苍南县蒲城乡境内,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筑城抗倭,置蒲门千户所和壮士千户所,后合为蒲壮所,是我省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代抗倭名城。城周围2500余米,高约5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门。墙用三合土夯筑,内外包砌块石,城外环绕护城河。蒲壮所城基本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墩等。蒲壮所城保存完整,选址、布局科学合理,对研究东南沿海抗倭和明代军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蒲壮所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瑞安玉海楼同时成为温州市历史上的第一批国保)。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如何保护和利用就成了很大的一对矛盾,现城内居民想改变居住条件,不能拆修房屋,到城外发展又有很多困难。城里真的都没有人居住,房屋也会加速烂掉,旅游也很难发展。近年国家文物部门拨款维修蒲城,环境也有许多改进,保护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当地文化、旅游部门曾经开过研讨会,遇到一些困难,后续工作难以为继。
蒲壮所城的完整性优于福建崇武古城(后者基本为现代修建),蒲壮所城内街巷与格局从明代至今没有变动,蒲壮所城方圆不过里许,城外人说闽南话,而城内约8千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操一种祖宗传下来的、外人听不懂的方言——城里话,这种话与其他东瓯片各点温州话不同,自有特色。蒲城语言堪称蒲门文化一奇,它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既不属于闽南话,又不属于温州话,成为一种独特的方言。蒲壮所城,还有一个至今已延续了上千年的民间春社——拔五更活动。每年正月初四至十七期间,蒲城人请出城内东西两庙的八尊晏公神,依次举行一系列仪式,如做道场、出巡、闹花灯、抬高阁、拔五更、抢杠、讨红等,以驱邪、娱神、祈福。整个活动直至正月十七吃毕“福酒”才算结束,前后历时半个月。
   山西平遥古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也是在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作为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平遥古城是依据中国汉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它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
相比于平遥古城,位于浙江省南大门的蒲壮所城并不逊色,但是宣传工作做得很不够。建议:

1、重视蒲壮所城的宣传保护和利用,有关部门除了对省城一些文化古迹重视以外,也要同样重视全省范围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到开发旅游与保护并举。
2、省人大先期组织一次专题调研,待条件成熟时邀请全国、省级文化、文物、旅游专家们共同为蒲壮所城的宣传保护和利用出谋划策。
3、请广大新闻媒体朋友关注蒲壮所城,再造一个我们浙江的“平遥古城”效应。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海市十大旅游景点 镇海卫城
    卫城位于南太武山麓鸿江之滨,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兵戎古城。明朝江夏侯周德兴于洪武二十年(1837年)建,其时卫辖六鳌、铜山、玄钟(今漳浦、东山、诏安)三各千户所,近万兵力。据《海澄县志》载:城长共八百七十三丈,城宽丈三尺,城高二丈二尽,筑女墙一千六百六十个,窝铺二十个,垛长哐百二十个,分东南西北四个门。现存墙基及四个门及城墙各一段,城外以海为壕,城下倾陡,城内有后山、鼓山、翟山、仓山谷称五星山。城外还有酿酒桶头山、土地公山,状似七星散落卫城,合称七星落地。城南还有象鼻山和旗尾山。城南门有两重城门,内城门似“半月形”,称月城。门外有天门宫,宫庙已毁,尚存18尊石雕罗汉。在卫城北门外二里许,有明嘉靖兴建的东岳庙,庙两侧有亭,额书“面宝藏春”。庙后小山上,有一圆形巨石覆贴崖石上,风吹时微微波动,称“风动石”。旁再有一巨石,上有锁状凹痕,长约一尺,俗谓天锁。传说内藏宝剑天书。城内有井九十九口密布于卫城之内,水质较优者为七星井与柳树井。城内还有“城隍庙”,终年香客不绝。
    镇海卫城纳长流之巨浸,会潮汐以奔趋。置身其中,祠、庙、亭、碑颇为壮观,思古幽情潸然而生,登城远眺,东海与南海交接的壮阔海域,岛屿绵邈,舟帆点点,水天一色。实是游览避暑之胜地。
2009111718424394.jpg 2009111718459224.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旅游指南]明代抗击倭寇的斗争

  明初就有倭寇骚扰。明永乐(1403——1424年)以后,倭寇在中国沿海烧杀掳掠逐渐猖獗,并从东海移至南海一带。正德五年(1510年),明王朝派在东莞、大鹏两守御千户所之上设立了“备倭总兵府”,府署设在东莞守御千户所即今南头古城内。后“参将署”改为“南头寨”,驻地在今南头半岛的尖端处,下辖东至惠州碣石寨,中至香港地区,西至中山地区,卫戍着今整个深圳地区和沿珠江口,拥有大小战船50至100多艘,兵员1000至2000多人。隆庆元年(1567年)倭寇与海盗曾一度勾结攻入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千户李茂材奋力抗击,追击倭寇至雷州港,因无援而战死疆场。隆庆五年(1571年)倭寇围攻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在万分危急中,舍人康寿柏挺身而出,率领军民浴血奋战40余天,迫使倭寇狼狈逃窜,写下了抗倭斗争史上光荣一页。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抗击倭寇的斗争
12339558_2005052411555788000900.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80552.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烽火台遗址现广鹿岛

内蒙古新闻网   09-04-01 09:15  

10155520_262851.jpg

历经岁月的侵蚀,古烽火台遗址依然保存下来

“长海县广鹿岛的南台山上发现一座明代烽火台遗址,它不仅印证了明代著名的‘望海埚大捷’,而且也将结束大连史学界上的一个争议。”昨日,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钧向记者介绍最近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这一重要新发现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海岛上发现明代烽火台城墙

      广鹿岛的南台山临近大海,海拔251米,是该岛上的最高山。最近,有关专家在对广鹿岛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南台山山顶发现了一段残破的城墙。近日,记者赶赴现场看到,那是一段倚靠山势修建的古城墙,虽然已遭到破坏,但断断续续地仍能找到约50米长的墙体。其墙宽约1米,残存的城墙最高约2米,砌墙石头巨大坚固,依稀可以判断出该城墙呈环形。但城墙中间的烽火台已被基本破坏殆尽,难寻往日旧貌。

    “从该段城墙判断,它应该是明代的海防设施,中间部位是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可以瞭望辽东半岛大陆。”据曹钧介绍,当时,该处烽火台负责从海上向大陆报告敌情,一旦发现敌情,即按照“烽主昼、燧主夜”的规定传报,也就是白天,点燃狼粪和羊粪,升腾起狼烟示警;晚上点燃柴禾,用火光传报敌情。

     该处烽火燃起著名望海埚大捷

    “该处烽火台的发现,其意义不是孤立的。”曹钧告诉记者,明朝初年,日本一些大地主为了掠夺财富,纠集武士、浪人、海盗等侵扰我国沿海,中国沿海从辽东到广东不断发生倭寇袭扰事件,金州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后来,明朝廷调派辽东总兵刘江镇边抗倭。刘江到任后,了解到倭寇每次袭扰金州,都经过东南海岛附近海域后登陆。于是,他在金州亮甲店附近修建了望海埚城堡,同时在东南海岛等地设置烽火台。

    永乐十七年(1419年)6月一天晚上,望海埚城堡里的驻军突然发现“东南海岛上举火”示警,刘江于是立即调兵遣将,设置埋伏。次日,1500名倭寇分乘31艘大船来袭,不料进入明军包围圈。经过激战,明军全歼倭寇,取得大捷。此后近百年时间,倭寇不敢再犯辽东。

     该处遗址的发现结束了史界争议

    “望海埚大捷”在《明史·日本传》、《辽东志》等都有记载,但有的史书将“东南海岛”写成是“王家山岛”,而为“望海埚大捷”提供了重要情报的王家山岛烽火到底在哪里?历史学界对此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王家山岛是指庄河附近的王家岛,也有人认为王家山岛是广鹿岛的旧名。

      “现在,广鹿岛上这处烽火台遗址的发现,可以结束这一史界争议了。”曹钧表示,在该处遗址上看,可以直视“望海埚城堡”旧址,两处直线距离最近,符合史书记载,现在又有烽火台遗址印证。而庄河附近的王家岛,距离望海埚城堡300多华里,而且无法直视,根本不能利用烽火传报敌情。“因此,该处新发现对研究明代历史、明代国家海防的布置情况等,都有重大意义。”曹钧说。  
   

稿源: 新商报  编辑: 王玉凤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海西之:霞浦700年古堡延续大京神奇
2009年08月07日 15:47         来源:福建日报网

W020090807528225059178.jpg
古城墙烙下当年烽火印记

1249631278_00219b72846b0be5b58b1c.jpg 城堡街巷,古今交错
W020090807528228877921.jpg
大京古堡

    关键词:古堡碑亭石巷

  一个村庄成为你的衍生物七百年算不算古老你说草籽已经深入你的泥土,翅膀在天空飞翔老农把吊桶探入“皇帝井”苦涩的影像和浑浊的水流都在晃动那年倭寇在血光里逃窜了村庄开始沉默了下来如坚果一样历史,其实是一段静静埋藏的心事就像那片坠叶不小心被尘封了沤烂了也会突然为一阵风翻卷起来在我的眼前展开,在某一天真相大白于天日

  ———摘自《大京古堡》

  明朝初年,福建沿海屡遭倭寇侵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建“福宁卫大金守御千户所”,“巩福宁之藩屏,执全闽之咽喉”……这就是今天位于霞浦城外50公里的大京古堡。

  700年的海风吹散当年抗倭战争的血雨腥风,“大金”早已改名大京,只有深山里的城墙、古堞、碑亭、石巷依旧,见证那段烽火岁月。

  古堡,迷宫般的要塞

  位于霞浦大京村的大京古堡,周长2815米,高6.5至9米不等,墙面宽3.6米,基宽5.6米,花岗岩砌就。霞浦古堡很多,大京建成最早、保存最完好。西城门的6块石碑,详尽记录着古堡的前世今生。

  进入古堡,迎面石街纵贯,两旁古民居保存完好,木栏砖墙,比邻而建。街边建有憩亭,顶成八卦。大街又和窄小的石巷相连,颇有军事要塞的格局。

  如果不是当地人带路,迷路的可能性很大。

  古堡有东、西、南三门,北面依山,不设门,形成天然的防御。出了南城门往北,一片金色的沙滩。当地人说,700年前,倭寇就是乘着大船到这,进犯大京的。不过敌人一登陆,四周高山上的烽火台(遗址尚在)就会马上发出信号。老乡会告诉你,当年的抗倭大军,是如何筑瓮城、围倭寇,弓箭枪炮“伺候”来犯之敌。

  倭寇屡攻大金城堡不下,激励了先人建城堡的积极性。

  据《霞浦县志·城市志》载,县城之外有三十六堡,记者查其附录,更载有四十三处之多,是地方志记载中最多的县份。当时,我省沿海城堡不过数十处,而霞浦一县却占了四十多处。

  大京,故事里的古堡

  烽火岁月都藏在了老乡的口耳相传和地方志的只言片语中,美景则慷慨而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纵横幽静的古街巷,金色的沙滩,不远处的笔架山,是摄影人创作之胜地,驴友必去之新景。

  而古堡的另一个宝贝是关于它的传说。堡里现存4口古井,均为嘉靖年间凿建,井栏八角,叫八角井,又因官府所建,也称“皇帝井”,据说永不干涸。

  1969年大旱,全村其它井滴水无存,这4口井,井水如故,不但满足全村饮用,还救活庄稼。

  还有被称为“南金门”的南门。

  传说中,当年有赴京考试的士人下榻这里的一家小店,他走后,店主发现客人落下两大锭金子,赶十里路奉还。客人高中后,后人就把南门命名为“南金门”。这样的传说还很多,坐到古堡的老榕树下,夏日凉风里,听老人娓娓为你道来。

  (感谢霞浦县报道组组长欧招生提供采访便利)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山飞鹰 于 2010-10-20 21:41 编辑

搜索一下“明代沿海抗倭” 

突然发现,从北到南,自西到东,各地都在兴奋、积极发掘这段依稀尚存的可触摸的抗倭历史与故事。。。增色各地人文历史,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旅游资源。。。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披甲执棍抗倭中伏
e6764ef29c37d7226e2e6947926b10f6.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力雄后的大同市, 则干脆大兴土木,完全重建大明朝的大同城市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建大明朝的大同城市
1.JPG
 楼主|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2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6 20: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