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的捧场,由于是团队游,有趣的事情不多,可能会辜负大家的美意。工程有点大,总要想办法慢慢完成,照片不多,容后发。
D1:经过近三小时的飞行,到了成都平原的上空。尽管天气晴朗,可能是盆地的原因吧,这个城市显得灰蒙蒙的。下机后,拿了行李到了机场出口。有点遗憾,地陪导游不是MM,而是两个大老爷们,看样子这个8天行程会乏味不少。
心里正想着,一行人坐上大巴。导游开始作自我介绍,姓许,从言谈间隐约得知,之所以是没有女导游好象是因为此去路途险恶云云,这次还给我们配了双司机双导游的豪华阵容,一下子让我们感到很有压力。
到机场边上的小餐馆,大家一起用了午饭。我记得去年去九寨也在这里吃过饭,但口味却纯正多了,回锅肉、酸辣土豆丝等令人印象深刻。
一会儿功夫,我们穿行在成都的街道上,许多地方还依然熟悉。许导是一个非常帅气的小伙,身材修长,快干裤、登山鞋,有驴子的气质,灿烂的笑容非常感染人。还发觉他特能侃,除了常规性的讲解之外,喜欢讲一些历史人文的故事。尤其是记忆力超群,一些数据事例信手拈来,还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会难倒他。
他给我们讲了四川及成都的历史沿革,为了突出他们四川的特别地位,他讲到四川话是1955年国家确定普通话的三大候选语种之一,去年 “5.12”后四川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那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停满了来自全世界的各种型号的飞机,象个航空博览会。他说,在“5.12”救灾晚会上,有个观众发来这样一个短信:70年前四川是全国的大后方,现在全国是四川的大后方,让他们川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此话倒不假,四川地形易守难攻,沃野千里,物华天宝,堪称天府之国,谁据有此,即可成王成霸。历史上可以说川人从未负国,从清未保路风潮开始,川人开始走上全国革命的前台,四川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使湖北新军调入镇压,力量弱小的革命党人武昌首义得以一举成功。尤其是八年抗战,国民政府内迁,四川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政粮赋,在最困难的时期则超过了一半;先后有350万军人出川抗战,伤亡达64万之巨,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松沪启战后,刘湘、杨森等即率20万众共赴国难,之后川军参加了正面战场几乎所有的各大会战,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均有上佳表现,特别是122师王铭章率5000死士驻守滕县,在日本矶谷师团围攻之下, 坚守3天,歼敌3000,全部壮烈殉国, 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并由此奠定了台儿庄大捷的基础。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川人更是叱咤风云,出了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四位元帅,还有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当代中国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位个子不高的伟人。
只是改革开放之后,四川因为地形的阻隔,在经济大潮中显得有些落后,但成都作为西南重镇的地位没有改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秀美优异的自然资源,展现了非凡的活力,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车子经过西南民族大学的新校区,许导介绍说,校内有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学生在此学习,尽管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录取分数线低得难以想象,但还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不少宝贵的人才。
车子上了成雅高速,看到了新津的路牌,我知道新津是新兴的工业基地,新光硅业二期就落户于此。许导说,你不知道吧,新津可是二战时亚洲最大的军用机场,共动用22万名民工经数月修建而成,当年装备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的美国第58重型轰炸机联队就进驻于此,执行轰炸日本本土的“马特豪恩”计划。说到这,就不能不讲“驼峰航线”,当年中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后,所有陆上通道全部丧失,罗斯福总统下令在空中开辟援华物资运输线。这条空中的驼峰航线应运而生,它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进入我国的云南和四川。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多在5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基本上到了当时运输机的极限,加之气候十分恶劣,驼峰航线又被称为死亡航线。美国在这条航路上坠毁的飞机超过1500架,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也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据说,天气晴朗时,中美飞行员可以沿着地上散落的飞机碎片的反光飞行,驼峰老飞行员们给这条洒满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这个故事让我们一车人都为之动容。
后面一个话题也并不轻松,许导指着左前方的群山说,这边就是一条茶马古道。这条属川藏走向,由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最后到尼泊尔、印度。与云南的马帮不同,由雅安至康定一段由于地势险峻,完全靠人力运输,这些“背背子”身负不等的20斤一条的茶包,日夜爬行在崎岖的山路上,中途休息均不下肩,甚至用丁字杵撑着背子吃饭、方便,更有川女后背茶包前背小孩,边走边哺乳,风餐露宿,艰辛跋涉,藏乡的茶就这样浸润着川民的血汗。
果然,我们在下成雅高速后,在路边看到一组茶马古道“背背子”的群雕,躬身背着十几条茶包,在路边矗着诉说着那段往事。四川地处内陆,古代交通困难。作为禹地的故民, 川人世世代代追随禹迹,筚路蓝缕于山野,胼手胝足于荒郊,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顽强的奋斗,亘古以来,未尝言败。 四川也是多灾多难的省份,古人有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历史上人口大换血达6次之多,尤其是明末清初,经张献忠据蜀、清军入川、三潘之乱,四川人口一度只剩 “一万八千零九十丁”,后来又有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四川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面前,就是这样勤劳而又乐观、坚忍而又狡黠、重义而又倔犟,历经劫难,不改赤子情怀。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巨震中,四川人民又经历了一次严酷的洗礼,但他们从地上爬起,埋葬完亲人,嘴里骂着格老子,依然在抗灾棚里看足球,阴雨夜下搓麻将,废墟堆旁吃火锅,这是我们这些温暖乡里出来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看着这黑黑的青铜群雕,对四川人民的感受不由得更深了一层。
[ 本帖最后由 金窝 于 2009-8-10 19:4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