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台湾教科书是如何写历史的?

[复制链接]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网络,未知版本年代,仅供参考】


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起源

绪 论

一、历史的意义

    1.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过程和成就
    2.历史为研究人类以往活动的一项重要学问

二、历史的价值与功用

    1.对个人而言:「垂训鉴戒」的学科

        A.是前人经验累积的宝库,能充实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追求真理的精神
        B.提供成功的经验,避免失败的教训?→唐太宗:「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C.陶冶人文素养
        D.选择在历史上发生深远影响与意义的史事加以研讨,以吸取历史经验,达到学习的目标

    2.对国家而言:「集体记忆」的学科

        A.了解前人创业维艰和民族文化的遗产,继往开来
        B.有助於对国家的认同,是维系国家生存的精神基础 →「国可亡而史不可亡」

    3.对人类而言:「鉴往知来」的学科

        A.了解人类以往活动的演进,有助了解现在人类的活动
        B.藉助历史经验来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历史的特色

     1.时间悠久而无间断
        A.世界上其他的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B.中国历史虽有朝代变革,但连续一贯的发展,从未间断
        C.近代考古发掘证明,中国历史的悠久,远超过了文献的记载

     2.民族成长持续不衰
        A.历史上的不少古老民族,早已被历史的洪流淘汰
        B.民族历久不衰:a.由多数民族融合而成,融合的动力是文化而不是征服
                        b.华夏与夷狄之区别在文化不在血统

     3.史学发达举世无双
        A.史官的设置:《尚书?多士篇》:「惟殷人有册有典」?→在殷商时代,已有史官的设置
       B.史书的多样:a.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
                     b.内容⌒通史、断代史、文化史等
        C.史学的特色:a.史官与历史学家从事记录与着作
                      b.历代累积的史籍极多?→一部二十五史不知从何说起
                      c.史官与历史学家具有正直的性格与批判的精神?→强调是非褒贬,是中国史学独具的特色
                      d.梁启超说:「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为最发达。」

四、考察历史起源的途径

1.神话传说:保留了早期历史记忆
2.考古发掘:提供了地下遗迹遗物
A.旧石器时代初期:猿人
B.旧石器时代晚期:真人
C.新石器时代:农业诞生、陶文出现、村落生活?→迈入文明的生活(因文字发明)
D.夏、商、周三代:进入历史时代,从部落到国家,文化高度发展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新石器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地理与人文背景

        1.四大古文明地区:中国、埃及、西亚和印度(第五古文明区⌒中南美洲)

        2.中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A.整体的统一性:自上古以迄近代,各民族的活动具内向性的特质.
               B.局部的独立性: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多元的文化生态、政治割据分裂

        3.旧石器人类生活情况

               A.特徵:穴居、打制的石器、狩猎与采集的生活
               B.早期:北京人(中国猿人)已知用火?→开始了文化生活
               C.晚期:山顶洞人(真人)
                     a.已有审美观念及缝纫的能力
                     b.已有初步的社会组织
                     c.已有安葬仪式与原始宗教的迷信观念
               D.历史意义:中国人种源於本土
               E.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

图表1.gif


二、新石器革命:距今约10000年

1.文明的变革的指标:农业(新石器革命的原动力)、村落、家畜、陶器、磨制石器
2.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图表2.gif

三、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明

     1.整体而统一性的本土色彩

        A.聚落地点:a.近水的高地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b.古埃及、西亚起源於大河泛滥平原
        B.北粟(小米)南稻,属中国原生植物,非由域外传入
        C.以猪为主的家畜,迥异於塞外及西亚民族畜养的牛羊等草食性动物

     2.多元发展与局部独立性(非中原文化核心区的扩散或东西二元对立⌒分区发展)

        A.仰韶文化:  a.农业⌒粟稷为主
                      b.彩陶纹饰⌒以鱼纹最普遍,另有繁复的几何图形
                      c.住屋⌒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B.河姆渡文化:a.农业⌒水稻栽培
                      b.黑陶⌒低火候,有绳纹和刻纹
                      c.住屋⌒巢居?→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
    3.明显的社会组织:以仰韶文化的半坡与姜寨为例
        A.聚落布局:由房屋、壕沟、陶窑、墓地所构成
        B.具生命共同体的特色
           a.以大方屋为中心,其中已隐含某种社会组织的秩序
           b.以居住区为核心,周围挖掘壕沟以隔开陶窑与墓地,兼作防备守御之用
           c.将起居作息、经济生产、防备守御、祖先坟墓连结成紧密的一体

      4.后世传统文化的根源
        A.仰韶半坡的「前堂后室」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前朝后寝」宫室格局的渊源
        B.彩陶器物上刻画的符号(半坡陶文):中国文字的先驱
        C.干栏式建筑
           a.近年中国西南民族的村落依然存在
           b.使用榫卯接合木器的技术,成为中国传统木造建筑的一大特色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从村落到国家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形成:以龙山文化为代表

   1.氏族村落 →部落联盟 →城邦国家

   2.社会分工与产业技术进步
   A.指标:丝织品的出现、轮制陶器的流行、玉器工艺的发展、建筑技术的改良
   B.结果:生产力普遍提升、社会财富增加

   3.城市革命
   A.澳大利亚学者柴尔德提出,先决条件之一是具备生产馀粮的能力
   B.特徵:a.具备商品交换的行为及控制各种生产资源的机构
   b.财富集中和阶级分化
   C.世界较早发生城市革命之地: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国华北
   D.中国的城市革命:专业性分工与社会财富增加?→内部贫富分化与村落间的战争 →强而有力的领导阶层
   E.表现
   a.龙山、良渚文化遗址中,有不少象徵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力的文物
   b.出现氏族联盟的领袖及协调连络或发号司令的中心聚落
   c.有城墙、政府及军队,为兼具统御与防卫的城市

   4.城邦国家的先河
   A.代表:王城岗(河南登封告城镇)、平粮台(河南淮阳)、城子崖(山东历城龙山镇)
   B.都有夯土城墙,年代比夏代早且位於传说的夏人发祥地

二、文献传述的远古中国

   1.古史传说:三皇五帝
   A.三皇:后人对古代社会的推想,代表远古社会生活演进的不同阶段
   B.五帝:《史记》⌒黄帝、颛顼、喾、尧、舜
   C.黄帝(轩辕氏)的功业: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
   a.击败炎帝、擒杀蚩尤、北逐荤粥,被尊为天子,已有初步的立国规模
   b.居无定所,仅设左右大监以监察「万国」
   c.重要发明:衣冠、宫室、舟车、文字、指南车等
   d.后裔建立唐、虞、夏、商、周等朝,被尊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2.考古意义
   A.当时的氏族社会战争不断,黄帝担任氏族联盟领袖
   B.国家尚未成形,仅有简陋的行政机构以监察各村落
   C.各种文物的创造,显示政治社会的结构已趋向复杂,开始蕴酿国家的雏形
   D.传说的时代与龙山文化考古年代大致相同,显示黄帝在中国由村落发展到国家过程中的过渡地位

   3.尧舜的禅让政治

   A.禅让是部落联盟制下推举领袖的制度
   B.特色:传贤不传子,如:尧→舜;舜→禹
   C.舜之时,已具备国家的雏形
   a.设有总揽百官及庶政的四岳
   b.专业分工的行政组织:工程营造⌒禹;农事生产⌒弃;人民教化⌒契;掌理刑罚⌒皋陶

   4.禹子启继位后,中国才进入了行政机构渐趋周密的国家时代

三、夏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历史地位:存疑 →肯定
   A.民国初年的学者,受疑古学风的影响,大都存而不论
   B.转变:「二里头类型」文化的出土
   a.范围: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区,以河南偃师二里头为代表
   b.意义:时代及主要活动范围,与文献传述的夏代大体重叠

   2.二里头文化

   A.大型宫殿基址(夏商递嬗之际)
   a.大型夯土建筑,座北朝南,布局严整,已具中国宫殿建筑雏形
   b.显示当时国家强大的政治权力

   B.精美的工艺品
   a.玉器:装饰品、殉葬及表徵身分地位的礼器之用
   b.青铜器:多作为国家统治象徵的礼器与兵器之用
     (1)礼器:崇神祀祖,权力地位的表徵
     (2)兵器:安内攘外,政权稳固的保障
   c.显示已是高度发展的政治实体,而且是军政融合、政教一体的权力组织

   C.艺术成就
   a.饕餮纹、夔龙纹等图案,是商周装饰艺术的胎源
   b.威猛肃重的创作风格,成为中国传统美术的特色之一
   c.陶器刻画符号,承续仰韶时代以来的文字创造活动,部分已符合殷商甲骨文的笔画

   D.整体看来,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夏代王朝,在国家统治的权力象徵及文化特徵上,与商、周两代已极为近似

   3.政治转变

   A.传统共主→权威国王
   a.原因:平洪水与征三苗,各联盟部落须同心协力接受禹的指挥领导,权力远超过尧舜
   b.例证:已具备「天子」的威仪
       (1)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2)韩非子饰邪篇:「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氏后至,而为禹斩之。」

   B.公天下→家天下
   a.原因:禹→(伯益)→启
     (1)禹有德泽於民,子启很贤能,「诸侯」不拥戴益而拥戴启,如孟子:「益之相禹也历年少, 施泽於民未久,而启贤。」
     (2)古本《竹书纪年》有另一说法:益与启争夺王位,被启所杀

   b.结果:禅让政治结束,君位成为世袭

   4.夏代王权的巩固

   A.初期大事:从部落到国家的过程中,王权受到部落势力的挑战
   a.启与有扈氏之争:甘之战,启胜而权力更伸张,初建的夏朝进一步的巩固
   b.少康中兴:太康失国,有穷氏之君取代夏政权,少康中兴恢复,夏朝趋於稳固

   B.国祚:禹至履癸(桀),共432年

   5.文献记载:已具国家必备的条件
   A.约已有组织严密的军队、刑法和贡赋制度
   B.禹作「天子」时,各诸侯铸「九鼎」作为国家统治的象徵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古代封建社会

绪  论

一、封建体制的传承

1.商代是封建社会的前驱,西周时代是封建体制的完成时期
2.《论语?为政篇》孔子说:「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二、封建制度的本质

1.政治权力的层级分化,并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
A.以分封为基础
a.天子授予诸侯土地、爵位,诸侯再以其土地授予卿大夫、士
b.庶人或奴隶为直接的生产者
B.配合宗法、礼乐、井田的实施
a.宗法区分大宗、小宗,确立嫡长子为法定继承人,并以礼乐来规范贵族的行为
b.「井田制度」为封建下的经济基础

2.武装殖民与军事占领

三、人文思想昂扬

1.时间:西周初年起
2.原因:商人无旬不祀仍灭亡,故产生了「天命靡常」的观念
3.表现:自觉到人的作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摆脱神权的支配


第一节  封建体制的形成背景

一、殷商的封建背景

1.起源:A.兴起於黄河中下游的部族,早期经常迁徙
B.始祖契,助禹水有功,受封於商(河南商丘)
C.在汤建国前已有很高的文化,为夏朝的臣属

2.成汤建国

A.疆域:以河南北部至山东西部一带(天邑商或中商)为中心,北到河北北部,南达湖南及江西北部,西到陕西,东至海滨
B.声威西播:《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3.商的盛衰

A.前期:商汤至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小屯村),共五次迁都
B.后期:盘庚迁殷至纣王亡国,共273年不再迁都
a.长期的政治环境稳定,文化发展较前期迅速
b.考古学家在殷墟发现许多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大致可见商代封建社会的发展情形
c.帝辛(纣)亡国:为人刚复自用,生活奢侈,因征伐人方(东夷)耗损国力太多,终被西方新兴的周族所亡

二、商代的国家组织

1.王权日增
A.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自称「余一人」以显示唯我独尊
B.「祀」与「戎」并称国家大事
a.祀典用的青铜礼器或兵戎配备的青铜武器,铸造生产皆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b.商王得以藉神道维护王权,以兵权巩固政权
C.王位继承:前期是「兄终弟及」为原则;后期以「父死子继」为多,并发展出嫡庶之分,如微子启与纣王

2.氏族制传统
A.有制衡王权的作用:如商初伊尹逐太甲
a.王族与累世任官的氏族长无悬殊的地位差别,仍须借助氏族长之力以治理国家
b.主要官职,都由氏族长世代出任
c.军队多由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组成,称为「族」⌒氏族识别标志的旗帜,与配备的弓箭武器
B.反映出统治权力的层级分化,也象徵商代的政治体制,蕴含浓厚的封建制色彩

3.初步的封建
A.诸侯等级:侯、伯、子、男
B.土地分封
a.商王直属本土为「天邑商」,以外地区则设侯、伯等官治理
b.侯、伯等统治者,以氏族所在的都邑为中心,管辖邻近四境
C.诸侯义务:奉命出征、守边、纳贡、服役

三、商代的社会结构:阶级社会

1.贵族:A.生活奢华;不事生产,田猎只是娱乐健身活动
B.从随葬器物的精粗多寡,显示贵族之间的层级分化
2.庶人:A.为商代农业生产力与军事战斗力的主体
B.住半地穴式的房屋,使用灰陶,过简陋的生活
3.奴隶:A.主要来源⌒战争的俘虏
B.从事各种劳役,也经常成为祭祀的牺牲或殉葬之用

四、商代的经济活动

1.农业
A.商王视为重要「王事」
a.经常命令国人集体协力耕作,并亲自决定各地种植的农作物
b.定期(正月)率领官员亲耕藉田(籍田),以示劝勉农事
(1)举行祭礼,以祈求丰收
(2)进行破土典礼,以劝勉农事
c.时常为农事卜年、求雨
B.土地属贵族所有,可能已有公、私田之分;小人除耕种私田外,尚须耕种公田,以劳役代替地租
C.农业发达
a.原因:(1)以政治系统来指挥、动员、劝勉农事
               (2)历法进步,使耕作得以有效配合天时
b.农作物有黍、麦、稷、稻等,耕作以人力为主,农田有一定的规划
c.殷人好酒,以黑黍酿酒 →反映了农业的发达
2.畜牧业:产量极可观,从繁密的宗教祭典所使用的牺牲可以看出
3.商业
A.有许多外来物品出土?→与周围民族有贸易或纳贡输诚的宗藩关系
B.以海贝为主要的货币

五、商代的文化

1.宗教信仰
A.畏天敬祖,无神不祭、无旬不祀,定时献祭,奉祀唯谨
B.商王经常以龟甲兽骨占卜诸事吉凶
C.祀典中配以舞蹈及音乐,从出土的编铙知已有五音,开中国制礼作乐传统的端绪

2.天文历法

A.天文⌒有日蚀和月蚀的纪录,并已能认识木星、火星等行星
B.历法⌒a.以365又1/4日为一年,称「一祀」;每年分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b.使用闰月,前期置於年终称「十三月」,晚期已有随时插置闰月的现象
c.以天干地支相配记日,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3.艺术成就

A.装饰艺术,包括几何纹、动物纹等,成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表徵
B.造型艺术的作品,足以反映商代艺人的专业素养与艺术精神

4.文字

A.种类:金文(青铜器)、甲骨文(龟甲兽骨)
B.甲骨文
a.多占卜的纪录,亦称「卜辞」,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
b.非草创文字:(1)已渐脱离原始图画,进步到线条化和符号化
                            (2)「六书」具备,象形字最多并有许多形声字
c.以刀契刻者为多,也有用朱墨写成?→毛笔已发明
d.为后世文字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在整个汉字演进史上,居於承先启后的地位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礼乐宗法与井田制度

一、西周封建社会的形成(政治)

1.封建制度为周初建国的首要工作
A.第一次:武王克殷后,以镐京为中心分封
B.第二次:周公东征后,东都雒邑成为第二个中心,范围扩至黄河下游及淮水流域一带
C.分封对象:a.姬姓之国⌒封疆建藩,屏障王室,如周公封於鲁、召公封於燕
b.姻亲功臣之国⌒奖赏功臣,如姜子牙封於齐
c.古圣先王后裔之国⌒承认其旧势力,如尧之后於蓟、舜之后於陈、禹之后於杞
d.殷人后裔之国⌒安抚殷宗室,如武庚、微子启之於宋

2.阶级严明的社会
A.统治阶层:天子(王畿)→诸侯(公、侯、伯、子、男;封国)→卿大夫(采邑)→士(不能世袭的食田或俸禄)
a.诸侯与卿大夫:享世袭继承的爵位,拥有土地权与统治权
b.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以打仗为主要任务
B.平民:a.多为身分职业世袭的农民,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有供奉粟米、布缕及力役的义务
b.少数为贵族蓄养的工商业者,称为「工商食官」
C.奴隶:a.主要来源是战争的俘虏或犯罪的平民
b.平民与奴隶是劳动生产的主力

3.封建的维护:礼乐与征伐
A.以武装殖民手段作强制性的统治,并以制礼作乐方式维护长治久安的地位
B.华夏领域内的诸侯,都由周天子所分封或承认;辖下的社会各阶级,也都纳入礼乐宗法及井田制度的规范下
C.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同时也创造了封建的历史传统

二、礼乐制度(社会)

1.起源:因袭并损益殷商时代的宗教祭祀仪式,相传周公制礼作乐

2.内容:极富人文精神,综括一切政治关系与社会生活,包含了典章制度和各种典礼仪式

3.特色:A.从军国大事到日常生活,无所不包
B.贵族必须依其身分用礼,不得僭越

4.五礼:中国古代礼学的根本
A.吉礼:对天神、地?、人鬼的祭祀典礼,自天子至庶人,等级分
a.祭天的「郊祭」,是天子专属特权,诸侯不得僭越
b.天子可祭九州名山大川,诸侯仅能祭国境内的山川
c.祖先宗庙之祭: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人一庙,庶人无庙,只能进行家祭
B.凶礼:指葬礼,殡葬服丧及陪葬品依身分地位而有等差,贵贱异制
a.天子死称崩,诸侯称薨,大夫称卒,士称不禄,庶人称死
b.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C.军礼:有关军事的各种仪式,如誓师礼、凯旋礼等
D.宾礼:接待宾客之礼,尤指天子与诸侯间的诸礼
a.巡狩:天子巡行视察诸国侯
b.朝觐:诸侯定期进见天子之礼
c.聘问:诸侯彼此间互派卿大夫出使对方之礼
d.盟会:天子会合诸侯,有事则会,不协则盟
e.庆吊: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之间,凡有喜庆或丧患,则遣使庆吊
E.嘉礼:泛指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礼俗,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等,依身分等级而不同

5.辅以乐舞
A.册命礼上,配以文舞(管乐及鸟羽)或武舞(盾及斧)
B.名位不同,乐舞内容随礼仪种类而定;天子舞八佾、诸侯舞六佾、大夫舞四佾、士舞二佾
C.制礼与作乐,一体两面,都有维护身分等级的积极意义

6.作用:立国的根本,政教之大法
A.确立名实相符的政治伦理
a.朝觐之礼:辨明君臣大义
b.聘问之礼:敦睦诸侯邦交
c.盟会及庆吊之礼:促进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
B.建立安分守己的人事纪律
a.葬礼的服丧制度:慎终追远,显扬人伦孝道
b.婚礼的繁文缛节:(1)维护婚姻神圣与社会秩序
(2)同姓不婚、异姓联姻的规定,有助於民族的融合
C.礼治?→使上下有序,尊卑有别;人人各就本位,各尽其分
D.华夏民族益趋融合,国家意识日益凝聚

三、宗法制度(伦理血缘)

1.字面含义:A.宗:本指祭祀祖先的庙,叁与同一宗庙祭祖的亲属员即为宗族
B.宗法:分别宗族成员身分的方法

2.主要特徵
A.嫡长子继承制
a.从天子到卿大夫,嫡长子是法定的继承人,早死则由其馀诸子依序继承
b.在宗族上,天子与同姓诸侯间,维持着嫡长子与其馀诸子间的血缘关系
c.《春秋?公羊传》:「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d.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於天,争乃不生。」
B.大宗、小宗的分别
a.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关系
(1)天子以嫡长子(宗子)继承姬姓始祖的一系,是为大宗;其馀诸子(庶子或支子)分封为诸侯,是为小宗
(2)诸侯封国之内是始祖,由嫡长子一脉相承,是为大宗;其馀诸子分封为卿大夫,是为小宗
(3)卿大夫以下,照例推衍,次序井然
b.大宗百世不迁,是世世代代凝聚宗族亲谊的中心
c.小宗因繁衍不绝,故五世而迁(自立一家),不再是亲族成员

3.强调「尊祖敬宗」
A.藉宗庙祭典凝聚宗族,确立尊卑伦理
a.宗子才有资格祭祀宗庙?的列祖列宗,支子没有祭祀资格;防止僭越
b.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祖先的特权,然人人都须「尊祖」,却没有祭祀资格,故而人人都须敬重有资格祭祀始祖的宗子
B.以「家」为核心,渐次扩大到「国」、「天下」的同心圆结构,形成宗法组织与政治系统的紧密结合
a.众小宗各率其家人以尊大宗,大宗又率众小宗以奉国君,同姓之国又相尊重,称为宗国
b.天子以天下之大宗,集尊王、敬宗、聚族之用於一身

4.作用:区别了尊卑贵贱的身分,也抑制了许多争执,有助於巩固封建制度

四、井田制度(经济)

1.目的:奠定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A.周人的东进运动,实行武装的殖民政策,并行封建式的授土授民制度
B.各级封君都成为世袭的统治者兼地主
a.《诗经?小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名义上所有土地都属於周天子
b.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仅有土地的使用权

2.方法:以八家农户为单位而集体配授农地
A.将土地画为井字形的九个单位,每单位百亩,中间为公田,周围是私田
B.私田收获属农民,并须缴纳十亩田的生产为田租;公田由八家义务耕种,收获全归贵族
C.《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 治私事」

3.没有私人兼并土地的问题
A.贵族亦不得随意买卖或转让,故是「田里不鬻」
B.西周中期后,已有土地交换转让的现象,显示封建制度的基础已开始松动

4.井田制度的讨论

A.是否曾实施?
a.反对:(1)战国前并没有记载,西周铜器的铭文也没有发现
        (2)孟子为了鼓吹「仁政」所提出来的
b.赞成:(1)战国时代去西周已远,井田制废弃已久,但仍保留了共同的记忆
               (2)《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变法,曾「废井田,开阡陌」,可见井田制度到战国时代仍残存着
c.应确有其事
(1)先秦文献记载可资证明:《周礼》、《周易》、《孟子》、《司马法》、《春秋?釨梁传》等,都有井田的记载
(2)甲骨文中有些田字成井字形,可能在殷商时代已有井田式的农地画分
(3)井字又引申为「有条理」,表示井田制度并非少数人的理想,是长期实施后约定俗成的引申义

B.沿袭商法:a.周天子定期举行藉田礼
b.农民在公田上大规模从事集体农作

C.稳定社会秩序:孟子向往的「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集体耕作生活,为儒家理想的土地制度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先秦的剧变

绪 论

一、东周: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至秦统一中国(西元前771~221年)

1.春秋(西元前770~403年)
A.因孔子《春秋》而得名
B.《春秋》为鲁国的编年史,起於鲁隐公元年(周平王49年,西元前722年),止於鲁哀公14年(周敬王39年,西元年481年),共242年

2.战国(西元前403~221年)
A.战国时代已有「战国」一词,后将秦统一前的七雄称之始於西汉末年刘向所编的《战国策》
B.《资治通鉴》起於周威烈王23年(西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时,结束於秦始皇26年(西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

二、变革剧烈的转型期

1.政治上:A.周王室衰弱,无力约束诸侯与对抗戎狄,故霸者兴起
                   B.战国时代,竞争更烈,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强

2.社会上:A.礼坏乐崩,封建趋於崩溃,郡县逐渐形成
                   B.国君用人惟才,以致贵族没落,平民崛起

3.经济上:农工商业发达,大都市开始出现

4.学术上:诸子百家争鸣,开创了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解体

一、从镐京到雒邑

1.封建体制由盛而衰

A.建立:武王克殷与周公东征,宗周镐京全盛
a.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执掌礼乐与征伐
b.集政教大权於一身,为维系封建体制的中心力量
B.全盛:成、康时期
C.中衰:西周中期以后
a.维系宗法关系的宗亲情谊因世代久远而转淡?→后属疏远
b.千里王畿因不断分封而变小,造成王室的权威日渐衰微,诸侯势长
c.例证:(1)恭王后期,「格伯簋」常见土地租让之情事
                (2)「萄鼎铭文」显示懿王时代,贵族互相争讼、抢夺人口田财之事

2.封建体制的动摇

A.夷王:下堂迎见诸侯,不敢坐受朝拜
B.厉王
a.曾力图振兴王室,抑制诸侯
b.为人贪暴,压制舆论,终引起暴动,厉王奔彘(山西霍县)
c.共和行政
(1)《史记?周本纪》:「召穆公、周(定)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2) 古本《竹书纪年》:「共伯和干政」,共伯和即共和,「共」为国名,「伯」为爵号,「和」乃人名
(3) 共和元年(西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d.「厉王奔彘」与「共和行政」是礼乐制度与宗法伦理的致命伤,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根本
C.宣王
a.革除弊政(毛公鼎铭文记载),大事征伐,号称中兴
b.不藉:废除天子亲耕藉田的仪式?→显示井田制度已严重破坏
c.料民:统计人口并加强控制
(1)因国力不继,为姜氏之戎所败,因此实施料民以作为农民征税及力役的根据
(2)已悖离君臣主从关系不及庶人、奴隶的封建传统
d.「不藉」与「料民」反映王室已不再坚持封建传统,正是封建体制崩溃的前兆

3.封建体制的崩溃

A.幽王
a.发生严重天灾,掠夺土地人民,并宠爱褒姒,无视宗法传统而废太子
b.申侯联合犬戎叛乱,攻杀幽王於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B.平王宜臼
a.因镐京残破,乃在晋、郑等国拥戴下东迁雒邑,宗周的王畿旧地完全丧失
b.东周王室从此落入诸侯的卵翼之下,封建体制已名存实亡

二、东周王室的式微

1.诸侯侵凌
A.主因:王畿缩小
B.事件:a.周郑交质(平王Ö郑庄公)⌒周天子地位大为降落
b.衄葛之战(桓王Ö郑庄公)⌒宗法中的亲亲精神,已荡然无存

2.王室内部弊病丛生:财政困窘与内争不断

3.周天子仍拥有宗法名义上共主头衔,但地位已无足轻重
A.楚子熊通要求晋升爵位不成,自行称王
B.楚庄王出兵中原,探问九鼎轻重
C.战国诸雄,相继称王,名号与周相等

三、宗法制度的解体

1.原因: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

A.王室内部:a.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亡
b.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低落
c.各国兼并激烈
B.诸侯国内:a.大夫专政,互相兼并
b.君子陵夷,小人上升;贵族没落,平民崛起;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2.人才的流动方式:最能显露时代特徵

A.西周:世官制,人才进用只限於本国的宗室子弟,并且是依照身分等级任命
B.东周:因列国的竞争与尚贤思想的流行,发生了重大变革
a.不受限於身分等级的宗法传统?→布衣卿相
(1)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2)阳虎:鲁国季孙氏家臣,执掌国政
(3)申不害、苏秦、范雎、吕不韦等
b.不限制本宗本国?→楚才晋用
(1)晋国的伯州犁仕於楚,楚国的申公、巫臣为晋所用,子路先后任鲁国季氏和卫国孔氏的家臣
(2)战国时代的游士择主而事,各国君与贵公子亦盛行养士之风
(3)用人唯才,不受宗法血缘限制
c.俸禄制度由田邑制变为釨禄制?→封君变官僚
(1)田邑制:「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
(2)破坏之因:贵族人数增多,土地有限;井田制度破坏
(3)中央集权政制流行,以定额的谷禄代替土地分封
d.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结果:国君为加强权威,有计划裁抑贵族,如楚⌒吴起、秦⌒商鞅

四、封建社会的崩溃

1.各方面的转变

A.宗法上:姓(姬姓之族)→氏
B.政治上:a.世袭观念→尚贤
b.庙堂论政→朝廷论政
c.政由天子→政由方伯(厉王~春秋前期)→政由大夫(如鲁三桓、晋六卿、齐田氏)
d.封建分据→郡县一统
C.经济上:a.土地共有→土地私有
b.贵族经营工商→自由经营工商
D.社会上:封建阶级制→编户齐民化
E.学术思想上:a.贵族官学→平民私学
b.礼制思想→思想解放争鸣→思想融合分化

2.加速解体之因

A.经济上的变动:a.井田制度破坏,使土地私有制度形成
b.工商业突飞猛晋,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B.战争形态的改革:各国之间兼并益烈,规模与次数、技术均更甚於前,军事成为专门之学,出现不少军事家,如孙膑
C.思想上的变化:墨家尚贤论、法家中央集权与大一统帝国观念,均不利於封建

3.农工商业的发达与诸子百家的争鸣,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重要特徵

4.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比较

图表3.gif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农工商业的发达

一、土地与赋役制度的改变

1.井田制度→土地私有
A.《汉书?食货志》:「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繇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B.春秋以后,各国为奖励功勋而赐田
C.贵族彼此间的转让或劫夺土地
D.豪族、农民的私垦荒地

2.助耕公田→按亩纳税
A.春秋:a.管仲在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
b.以「履亩而税」来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B.战国:a.魏国李悝(克)的什一税,地赋的税率为10%
b.秦国商鞅实施「废井田,开阡陌」的政策,以国家的政治及法令为手段推动土地制度的改革

3.结果:A.贵贱分明→贫富悬殊
B.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繁荣进步

二、农业的进步

1.农耕技术进步
A.使用铁制农具:春秋起进入铁器时代,战国中期,铁制农具已普遍使用
B.牛耕取代人力耦耕→迈入精耕细作的阶段
C.大规模水利工程
a.春秋末年吴:长江、淮河间开凿了邗沟?→中国历史上最早兴建的运河
b.魏:文侯时,西门豹引漳水灌邺;《汉书?沟洫志》:「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古泻卤兮生稻粱。」
c.秦:(1)昭王时,李冰父子建都江堰,将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
      (2)郑国的郑国渠,使关中沃野,奠定秦统一六国的经济基础
D.农耕知识进步,并有讨论农业生产技术的着作,如:《管子?地员篇》和《吕氏春秋》
a.配合节气耕作,用粪肥及有机肥料改良土壤,采轮流休耕法保持地力
b.慎选优良品种,注重栽培过程
c.普遍采用桔槔灌溉法(利用杠杆原理)

2.生产力提升,质量均增
A.《吕氏春秋》:「一人治之(百亩),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下等田也足够养活五口之家
B.孟子呼苸各国实行王道仁政,只要「不违农时」,粮食将不虞匮乏
3.奠定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三、手工业的发达

1.重要文献:《周礼?考工记》
A.内容详述各种器物的制造方法、规格、标准;包括大型的采矿、冶炼技术,以及日常用品的制造
B.显示当时生产部门繁复,分工极细密,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景象

2.新兴的手工业
A.煮盐业
B.纺织业
C.冶铁业:冶铁技术进步
a.春秋:「橐旁」鼓风设备
b.战国:(1)初以使用「铁范」,加速铁器的产能与普及
(2)兵器中出现「白刃」,证实战国时代已有炼钢技术,早西方一千多年

3.官营手工业
A.项目:日常生活用品以外的礼器、兵器、车器等,仍由各国官府控制
B.工匠:a.有世袭的专门技能,而且各有祖传的秘方绝技
b.大都是奴隶和刑徒;战国后也有部分是临时徵调或雇佣的民间匠人

4.私营手工业

A.豪民经营:a.大型手工业使用为数可观的僮仆或流民
b.代表⌒冶铁的郭纵、煮盐的猗顿、丝织业的乌氏倮、采丹矿的巴寡妇清
B.农家副业:a.妇女为纺织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原是满足家庭消费,后变成商品
b.在布帛之征的赋税制度下,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
C.个体生产:在市井开店自产自销,或在乡野村落间流动贩售

5.结果:A.社会分工⌒农民「以粟易械器」,手工业者「以其械器易粟」
B.有助於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达

四、商业的繁盛

1.传统工商食官制度破坏,商人阶层兴起,春秋时已被列为四民之一
2.商人地位提升
A.春秋:a.子贡⌒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b.范蠡⌒三致千金,后世称为「陶朱公」
B.战国:a.魏惠王大臣白圭⌒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获致巨万
b.阳翟大贾吕不韦⌒以财富跻身政界,官至秦相

五、金属货币的流通

1.财富观念转变
A.春秋:以珍宝珠玉、车马衣裘或谷物等作为财富的积聚手段
B.战国:货币成为衡量财富和储存资产的重要手段,主要为黄金或铜币

2.各国政府以货币作为法律上的赏金、罚款或赎罪钱之用

3.通行货币:A.布货⌒铲形的铜币,主要流通於韩、赵、魏三国,燕、楚也稍有流通
B.刀货⌒流通於齐、赵、燕等国
C.圜钱⌒有圆孔与方孔两种,周、韩、魏、秦、齐、燕等国,秦始皇统一天下,通用圜形方孔之半两钱,其形制一直沿用至清末
D.铜贝⌒以青铜制作海贝形状的货币,为楚国通行的货币

六、都市与交通的发展

1.新兴城市增加
A.城邑性质转变:政治与军事性质→商业经济性质
B.人口增加,形成「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的繁荣景象,如齐临淄、赵邯郸、秦咸阳、楚郢都等名都
C.都市中的房屋税(廛)、营业税(市)及货物通行税(关),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源

2.交通发达

A.西周由於朝觐、盟会、聘问等需要,各国早已重视道路建设
B.战国时代为便利商旅,各国有辐射状的道路交通网,加以内河、沿海的航运,中国全境产品都能互市不绝
C.不仅有利於经济的发展,也有助於民族与文化的融合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诸子百家的争鸣

一、诸子百家的兴起

1.学术发达因素
A.学术蕴积宏富:黄帝以来的各种文物,经三代的累积己很丰富
B.时代变动剧烈
a.封建崩溃,史官与官府藏书流散到民间,促成学术的普及
b.社会急速变迁,学者提出解决的理论或方法,使学术从一元变为多元
C.教育的普及
a.贵族没落,士以知识技能谋生
b.国君用人唯才,造成以培养国士为目标的教育事业;官师之学→私家之学
D.书写工具的进步

2.十家九流

A.刘歆指「十家」为儒、墨、道、法、阴阳、纵横、名、农、杂及小说家,除去小说家即称「九流」
B.孔子以「有教无类」精神首先创立儒家学派,与墨家於战国初期并称显学
C.九流之中,以儒、道、墨、法、阴阳、名家影响最大,至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遂成为中国学术思想之正统

二、士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士人入仕的门径
A.从师:追随某一学派的业师薰习受教
B.游说:率领徒众,以其所学,争取国君的赏识擢用
a.孟子游说列国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b.田骈在齐国,赀养千锺,徒众百人
c.许行在滕地游说时,有徒众数十人相随

2.学术由一源而多派

A.《汉书?艺文志》采刘歆之说,认为九流十家皆出於王官,然近代学者则持怀疑态度,但承认其起源与贵族文化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
B.立论都顺应世变潮流,故能成为因袭与创新兼而有之的一家之学

三、孔子与儒家⌒塑造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1.孔子
A.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曾在朝为官,亦是良师
B.事功
a.古籍整理:删订诗、书、易、礼、乐,据鲁史作《春秋》,合称「六经」
b.首开私人讲学与游说之风,其弟子及门人「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c.言行思想主要见於《论语》,有为人处世的道理,也陈述了治国的理想
C.政治主张
a.尊崇尧、舜、文、武、周公,毕生以发扬文王、武王之业为职志
b.针砭春秋时代的世衰道微与邪说暴行,提出「仁」与「礼」
(1)不假宗教名义,首先揭示「仁」为立身行世的准则,并主张将仁扩充到政治上,以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2)《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订定典章制度与行为规范(礼)来实现仁,以礼来维系伦理关系
(4)指责季孙氏八佾舞於庭违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c.「正名」为施政的首要之务,而后「立信」,并实行「德治」

2.孟子

A.生平: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一生以教书为业,并以继承孔子之道为职志
B.学说思想
a.性善论
(1)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类生而具有的「四端」
(2)仁义礼智为人类生而具有的善良本性,如能将此善性扩而充之,则人人皆可为尧舜
b.政治主张
(1)以性善论为基础,主张王道、仁政,抨击功利主义的霸道、暴政
(2)强调民贵君轻,主张重民意、保民、重农,使人民养生送死无憾

3.荀子

A.生平:名况,战国末赵人,历任齐国稷下学官及楚国兰陵县令
B.学说思想
a.性恶论:人的天性有种种情欲,须以礼义之道加以约束教化
b.政治主张
(1)以「礼」治国,强调制度、政策?→与「法」相同
(2)赞许各国的富国强兵政策,对秦国尤多推崇
(3)对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对后世中国的政治发展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4)强调「隆礼」与「尊君」,影响到后来法家的出现

四、墨子与墨家

1.墨子
A.生平:名翟,鲁人,思想深受儒学影响,并沾染宋人质朴耿直、宗教性格的习气
B.学说思想
a.兼爱:天下之大患在於人的自私,要「兼相爱」才能免祸乱而「交相利」,为功利主义者
b.非攻:「攻国」最不义,主张消弭残酷的战争
c.非命:因「命定」说蔽障人性尊严与聪明才智,使人不能善尽人事以自立立人
d.节用、节葬:体认物力维艰,反对任何物质的享受
C.富宗教情怀与救世精神,主张由贤者领导国家,并达到「尚同」的理想社会

2.墨家组织
A.为严密的团体,领袖称「巨子」,徒众皆称「墨者」
B.巨子有绝对的权威,墨者对巨子必须绝对服从

五、老庄与道家⌒创造并提升中国人的心灵境界

1.老子
A.生平:李耳,亦称老聃,春秋楚人,曾任周的史官,着有《老子》(《道德经》)
B.学说思想
a.以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念为根本,认为知识与文明都违反自然,是人类罪恶与痛苦的根源
b.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然后回归自然,无为而治
(1)《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2)「无为」的最终目的是「无不为」,故其消极思想内蕴涵积极的生机

2.庄子

A.生平:名周,战国宋人,着有《庄子》
B.学说思想
a.本於老子的自然主义天道观,但由此衍生出世主义的人生哲学
b.世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贵贱、美丑、祸福,所以人生应当自由旷达,打破我执的偏见,才能绝对的逍遥自在
3.杨朱:为我、贵己、轻物、重生

六、法家学派⌒与中国传统政治有深刻关系

1.基本立场:站在君主立场上讲求统治的方法与利益;循名责实,信赏必罚
2.代表
A.春秋:齐国的管仲,思想重心在经济
B.战国:以三晋最为发达
a.重法派:着重法律条文的制定与严刑重罚的执行,以魏李克(创平鰼法以平抑物价)、秦商鞅为代表
b.重术派:讲究君主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以韩申不害为代表
c.重势派:主张圣贤不足以羡慕,只有权位与威势才足以服人,以赵慎到为代表
3.集大成者:韩国的韩非
A.思想本源:由荀子的礼治主义蜕变而来,认为人之性恶,必须制之以法
B.极端的国家主义与专制思想
a.综合三派的学说,尤重於「势」,强调只有威势可以禁暴,厚德不足以止乱
b.反对仁义治国与圣贤统治国家,着重国君的法、术、势

七、其他各家

1.阴阳家
A.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消长配合阴阳,说明天道的演变与人事的兴衰
B.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理念及日后中国民间生活方式与信仰

2.纵横家:张仪、苏秦、范雎等;在列国纷争的时代以谋略游说天下

3.农家: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是中国重农思想的典型

4.名家:惠施、公孙龙;主张辨别名实同异的逻辑

5.杂家:兼取各家学说而成,以《吕氏春秋》为代表

6.小说家: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劝人为善
 楼主|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4-3-8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大一统帝国的规制与运作

绪  论

一、大一统帝国的开创

1.建立:秦始皇26年(西元前221年)吞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帝国

2.立国规模
A.政治上:议定帝号,自称始皇帝,开创了皇帝制度与官僚体系
B.地方上:废封建,行郡县,建立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C.思想上:箝制士人的言论,将道统置於政统之下
D.文化上:统一度量衡、钱币、车轨等法度与文字
a.战国时代的文字:六国⌒蝌蚪文(古文);秦国⌒大篆
b.秦代以李斯的小篆颁行全国,有助於国家的统一

二、大一统帝国的规制

1.经两汉的变迁发展,奠定了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民族、疆域等各方面立国的基础
2.秦汉是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关键,之后各朝代的政治社会结构,大致是维持其基本体制不变


第一节  封建与郡县制度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代郡县的出现

1.西周的封建体制
A.根据礼乐、宗法与井田制度,化整为零的分散统治
B.王朝由许多大小不一的独立封国所组成,非真正统一的国家

2.东周郡县的出现
A.定义:郡,指君主的邑;县,象徵君主遥领的土地
B.原因:a.封建体制崩解,农民成为直接负担徭役租税的「编户齐民」
b.农工商业发达,国君应用谷禄雇聘官僚取代世袭的贵族
c.新并土地不再分封,往往设郡县直接统治
C.演变
a.春秋:晋最早设置,楚、秦等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边疆防务,亦跟进实施
b.战国:(1)实施更盛;商鞅变法后,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
        (2)秦於新占地区设郡,长官为「守」,范围较县大,兼有军事守备性质
        (3)其后郡的权责转以民政为主,下辖若干县,郡县制度乃形成

二、秦始皇的废封建行郡县

1.封建与郡县的争议
A.封建派:王绾倡分封诸子为王,以收威镇之效
B.郡县派:李斯认为封建将重蹈周朝诸侯自相攻伐的覆辙
C.结果:a.始皇以封建为天下乱源,采行郡县制
b.博士淳于越主张恢复封建,李斯奏请「焚书」以禁绝其说,郡县制确立

2.分层统治的组织系统

A.郡: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郡务
B.县:县令(县长)、县尉与县丞
C.乡:a.三老⌒宣讲法令并教化民众
b.啬夫⌒徵收赋税及审理诉讼
c.游徼⌒治安捕盗
D.亭:设亭长,掌管治安,类似今之地方派出所
E.里:由里正掌理地方行政及户口

3.郡县制的作用

A.基层百姓尽成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
B.地方官僚的「上计」,使天子能直接统治全国,行中央集权

4.秦末大乱与封建制的重现

A.始皇死,赵高当权,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后裔随即响应,自立为王;六国后裔仍眷恋旧制,以世族为优越
B.项羽分封不公,诸王彼此猜忌不安而转相攻伐,终为刘邦安享其成

三、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1.由来:A.郡县制度有利於君主的集权,但易使皇室孤立无援;封建制度有助於屏障王室,但易生内哄
B.诛灭异姓诸侯王,并有白马(刑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但惠帝时,吕后称制,大封诸吕为王,打破此誓言

2.推行:A.王国的丞相由朝廷派遣,统御众官
B.中央的直辖区域扩大,仍置郡县;王国内亦设郡县,但租税徭役和军事政权均操於诸侯王

3.封建制度衰微
A.文帝:a.贾谊上《治安策》,建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b.以温和手段抑制宗室,如分齐为六、淮南为三
B.景帝:a.诸侯王(吴王刘濞)愈骄横乱法,晁错建议以武力削藩
b.引发「七国之乱」,为太尉周亚夫平定,诸侯国的实力大为削弱
(1)诸侯不得治理国事,仅能衣食租税
(2)减缩王国政府编制,重要官员均由中央任命,完全不具行政权
C.武帝:a.主父偃建议「推恩」、「众建」政策
b.封建名存实亡,郡县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
D.局限:国君英明,自易统制全局,开创盛世;一旦君主幼弱昏暗,因无宗室夹辅,大权易为亲近的外戚或宦官所夺

四、封建制度的复活

1.西晋:A.原因⌒武帝鉴於曹魏缺乏宗室辅佐,造成王室孤立,而导致灭亡,所以大封宗族为王,并派他们掌握兵权
B.结果⌒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更导致五胡乱华
2.明代:A.原因⌒太祖为确保帝国长存,分封诸子为王,分镇各地
B.结果⌒惠帝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自立为成祖
成根 发表于 2014-3-8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往知来!
天涯海客 发表于 2014-3-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的内容还是比较统一的。
春华秋实 发表于 2014-3-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现代
tange 发表于 2014-3-10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看他们的近现代史怎么写,最近在看美国人写的《毛泽东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