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21
章毕成牢记对恩师的承诺,不能让孔绣凤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凄风苦雨之中,现在已经“潢七”了,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尽快地让她从丧父的极端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就同妻子阿二商量,用什么办法能使她尽快地摆脱痛苦并渐渐地快乐起来。梅阿二考虑了一下就说,只有让她先离开家里一段时期,才能使她消解痛苦,我们不妨把她请到我们家里来住个把月时间,我们与她说说话、谈谈心,就自然会使她慢慢地忘记了这个刻骨铭心的痛苦。哎,这几天城隍庙里不是在演越剧戏吗,还是从宁波府清来的戏曲班子,我陪着她去看看戏不就能使她散散心吗?另外,我还听说,有人领头已经租来一只运输船,准备要组织一帮人去普陀山拜佛,你就到经办人那里去向人家约一下,让我们三个人一道跟他们到普陀山拜佛去,这样,我们一来可以拜菩萨祈福求安,逢凶化吉,二来可让绣凤在拜佛过程中慢慢地开朗起来,一举两得哪,这难道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一桩?当然啰,这得首先要把她请到我们家住下来再说,然后才能做这些事情。她到我们家来住,我们有首先考虑一下,要让她睡在大房里,我跟她睡在一起,这要得要委曲你了,你得要睡在厢房里去好不好?你能同意嘛?你要请人家到我们家里来作客。总不能让人家住厢房吧?这总有点说不过去吧?
章毕成听后真是欣喜万分,想不到这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梅阿二脑子倒是蛮灵活的,竟会想出如此周全而美妙绝伦的好主意来,而且还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到,她竟会想到要安排孔绣凤住在大房里这样具有礼节的想法,他真的感到自己有点有眼不识泰山之感。于是他就连忙对她说,好,就按你说的去办,我们现在就动身到她家去邀请她来住,好吗?
他们说干就干,立即到孔绣凤家去了。
孔绣凤最初是不大愿意到他们家去住,但看到到章毕成夫妇这样真诚实意的邀请确实很感动,师兄章毕成真像自己的兄长那样亲切诚恳,梅阿二也像兄嫂那样可爱与贴己,经过一番软磨硬劝,她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邀请,只好跟着他们夫妇俩到他家去了。
到他们家后,梅阿二提出一定要让她同她一起在大房里睡觉,要让章毕成睡在厢房里去,这她是无论如何不同意,坚持非得要让她自己睡在厢房里,否则的话,她就要回家去了,双方争得“不可开交”,由于孔绣凤的坚决态度,梅阿二最终只好同意孔绣凤的意见,这才决定了下来、
当晚,梅阿二拿出“看家本领”来炒了五六盘小菜,香气扑鼻,色彩协调,真是色香味齐全,让人馋涎欲滴,一盆是红烧大黄鱼,一盘是白鲞炖鸡肉,一盆青菜炒蛋,一盘是麻辣豆腐,再加上一大碗透骨新鲜的鲈鱼豆面(粉丝)汤。章毕成为了清静,没有去邀请别的人来陪客,席间只有他们三个人入席,所以就十分自由自在地边吃边谈。章毕成与孔绣凤谈些少年时的情景,也偶尔谈一些诗词,但考虑到梅阿二不懂诗词,也就少谈些,不使她插不上嘴,梅阿二为了活跃席间的气氛,她也说了小时候的一段“奇事”。那年,她只有十多岁,与一群十来个小孩一起在山坡上放牛,忽然间听到了一阵雷轰般、天崩地裂式的轰隆响,他们抬头一看,突然看到从山头飞过来一只头舢舨这样大小的银白色大妖怪,它形状像蜻蜓,不过有两层翅膀,我们当时年龄虽小,但都知道妖怪是要吃人的,于是我们就立即拼命地往附近的一个山洞里跑去,防止自己被妖怪吃掉,那十多头黄牛也被吓得跷起尾巴发疯似的奔跑起来……我们躲藏在山洞里一直浑身抖擞,半天都不敢出来,直到被家里的大人到山洞来寻找时发现了我们才把我们拉出来为止。
事后,我们才听到“见过世面”的人说,这种会飞的怪物叫做飞机,一个钟头可以飞一千多里路呢,它可比孙悟空的本领还大啊,它还可以从天空中向地面上打炮、扫机枪,还可以投炸弹!真的比妖怪还厉害哪!她说话时的表情近乎天真可爱,逗得章毕成和孔绣凤都大笑起来了。
孔绣凤领略到梅阿二的纯朴与贤淑,真的觉得章毕成有这样的妻子是很幸运而幸福的,她想,书上或戏剧上总是说什么郎才女貌啊、才子佳人啊才算是般配的婚姻,其实,像满腹经论的章毕成与大字不识一筐的梅阿二的婚姻也绝对算得上是美满幸福的,不是吗?她真感慨万千啊。
由于自由自在的谈天与进食,他们三个人不知不觉把肚皮吃得滚圆滚圆的了……
当天晚上,梅阿二陪着孔绣凤到城城隍庙里去看戏,戏单是《孟丽君》,《孟丽君》是写元代才女孟丽君为救被权奸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华一家,女扮男装离家出走,后中试,官居丞相。元成帝识破丽君乔装,欲纳为妃,丽君不从,后在太后帮助下,丽君得以救忠除奸,与皇甫少华完婚。
《孟》剧是群众喜爱的优秀传统戏剧,故事情节委婉曲折,引人入胜,再加上剧情较长,要好几天晚上才能演完,引得戏迷们痴迷入神、津津乐道,再加上演员的表现艺术出色,唱腔悦耳动听,更加吸引戏迷们蜂拥而至,几乎把城隍庙都挤破了。演出散场后,戏迷们还沉浸在戏剧中演员的唱腔特色,大家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旦角所表现出的那种俏丽多变、跌宕起伏的细腻有神、动之有情之魅力,以及那婉转回荡、富有韵味的唱腔艺术,朴实清丽在,而自然流畅的风格;生角所表现的那种华彩俊逸、洒脱流畅的独特意境;老生角色的那种奔放高亢、感情炽烈的特色,真是使人陷入神魂颠倒、想入非非之中。
梅阿二与孔绣凤虽不属戏迷之群,但还是十分倾慕剧中演员们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陶醉的韵味,她们回到家里后各自并不马上进房去睡觉,总还要留在客房里兴味盎然地谈论剧中的种种情节,对孟丽君矢志不渝的精神表示极大的敬意,对演员们的唱腔的艺术特色也赞赏不已、回味无穷,她们久久地沉浸在剧情之中……
梅阿二虽然没有进过私塾,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但她为人聪颖,思维周密,考虑事情十分周全,她在邀请孔绣凤来之前就想到要让她解开心结,就必须要使她在日常生活很充实,充实了就不会感到寂寞,她想,在晚上可以陪她去看戏,但在白天也得让她有事可做,如果没有一些具体的内容,就必然要空闲下来,她想到孔绣凤平时在表姐家绣花,请她到我家来后,不妨也以拜她为师、教她绣花为名,这样不就有事可做了?她自己无论在做衣、做鞋等针线活方面是出了名的,但不会绣花,她想学,但没有人教她,这会儿查有机会了,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嘛,所以啊,在孔绣凤动身来到她家之时,她就请孔绣凤一定要带几件绣花的小工具来,如绣圈之类的必用行头来,譬如绣圈,两个大小不一的绣圈把用于绣花的、已经描好绣花图案的布内外一夹就棚紧了,你就可以放心地在绣花布上绣花了,而那些用于较大的床帘、床围绣花之类用的绣棚就不必带了,因为学绣花之初总是从做一些简单而较小的如用于鞋面绣花之用,她正需要为章毕成做几双花拖鞋呢,那些绣棚还用不着,而且携带也不方便。孔绣凤自然就同意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准备工作,所以到她家后,在白天里她就可以让孔绣凤教她学绣花了。
梅阿二生性聪颖,在孔绣凤的指导下,绣花的技艺进步很快,这使孔绣凤大为惊奇,她不禁感叹,梅阿二可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哪,与这样的人相处也真的很愉快。不到十天半月的时间,孔绣凤的精神状态果然发生很大的变化,渐渐地喜形于色了起来……
22
章毕成夫妇看到孔绣凤的精神状态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心里十分欣喜,于是就加紧继续他们原先安排去普陀山拜佛的计划,经过一番奔波,最终联系好去普陀山拜佛的事项,他们在一个曾去过普陀山拜佛的虔诚信徒王秀英的带领下,选定一个风平浪静的黄道吉日,带着二十来个善男信女们乘着一只租来的运输船出海了,他们事先已经商定,这次去普陀山朝拜进香,准备用一天的时间,只去法雨寺、普济寺和慧济寺,朝拜结束后就准备当晚上船回家,来去总共就是两天时间。在这二十来个善男信女中有半数是五十多岁的,另一半则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年老的人都坐在船仓里面,他们觉得安稳些;另外的较年轻的十来个人则喜欢观坐在船的甲板上观看海上的景色。章毕成夫妇和孔绣凤自然就坐在甲板上,欣赏着绚丽多彩的大海风景,在碧波万顷的、轻风吹拂下的涟漪与朵朵的白色浪花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瀛海所离普陀山不远,它就在舟山群岛的西面,只隔着六横岛与舟山的定海、沈家门等岛屿,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普陀山。运输船在碧波万顷的湛蓝海面上平稳地航行,一个多钟头后就顺利地驶到六横岛附近的海面。章毕成曾多次到过六横岛,他对岛上的地理环境及风土人情比较了解,于是他就介绍起六横岛的情况,六横岛由主岛及周边许多小岛屿组成,这里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张网,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所以这里每户人家的虾皮烤头及鱼鲞蟹酱常年不断。在春夏汛时,他们也有渔船到瀛海所来来捕大黄鱼,真是在山吃山、靠海吃海嘛。这里只有山地,没有水稻田,所以常年都以番薯干(俗称番丝)为主粮,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几餐大米饭。听说,岛上的一个姑娘家从小长大到出嫁时才不过吃上一石大米呢,说得大家都惊愕万分。
由于在船上有说有笑,时间就琮得很快,在中午时分,他们就看到了沈家门影影绰绰的山影了。说起沈家门,章毕成当然也相当熟悉,他是做生意的人,自然就要到这里来经商。于是他又当仁不让地介绍起沈家门的情况来了。他说,沈家门是一个全国闻名的良港,也是一个著名渔场,在渔汛期间,它是数以千计渔船要到这里来停靠,并进行铺货交易,所以这里就成了渔汛期间的铺货集散地,各地的商船当然就到这里来采购各类铺货,所以沈家门也就十分繁荣了。说它是一条良港,是因为它拥有一个绝无仅有的优良的地理环境,从沈家门到定海间的这道港湾延绵几十里,港面宽阔,足足有一百多丈,港面水流平缓,江道的水又很深,即使在潮水落停的时候也尚有几丈的深度,大轮船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来来往往地在港里行驶、停靠。定海与沈家门不同,它不像沈家门只是一条港湾在它面前流过,而它前面有一个相当宽广的海面可供成千上万只商船、渔船停泊靠岸,而它的西面与北面又有数道出港航道可以通往宁波、上海及嵊泗等地,由此可见,沈家门与定海这条港湾是一条黄金水道啊。
船驶过了沈家门后,就能看到普陀山的山影了,旁晚时分,运输船在普陀山的码头靠岸,善男信女们在领头人的带领下有序地踏上跳板登岸,行走一段路程后就在一家小客栈里休息,待明天早上去朝拜进香。
次日清晨,众男女纷纷起床,在客栈吃些简单的早餐后就在王秀英的带领下起身前往法雨寺。法雨寺又名后寺,坐落在普陀山白华顶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修大殿,并赐"天花法雨"匾额,故得今名。现存殿宇294间,计8800平方米。全寺分列六层台基上,入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前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后依次为观音殿、玉牌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章毕成夫妇与孔绣凤跟随着大家一起走进寺院大门后,就点燃在寺内买来的佛香,朝拜后就把佛香插进香炉里。随后就随大家走进天王殿,天王殿前古樟成林,甬道两侧竖有旗杆旗两根,这也有别于山上其他寺院寺。据说,其中一根已变换过七八次,而另一根虽常被香客当作神物,剥皮作药,但仍然巍峨高耸,故有"后寺活旗杆"之称。
殿内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与众不同,据说是为了避免与普济寺重复。章毕成夫妇与孔绣凤在拜坛上虔诚地进行三拜九磕头,事毕后,又跟随着大家去玉佛殿,玉佛殿面阔三间,外加围栏,黄琉璃顶,是一座小巧玲珑的重檐歇山式建筑。大殿东西有钟楼和鼓楼各一,月台上有古柏一株,苍老劲健,西侧植罗汉松一株,围粗3米多,颇为罕见。众男女一行在法雨寺朝拜完毕后走出法雨寺,就随着王秀英去了普济寺。普济寺前有一个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着普济寺的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周围玉液拥抱,粉墙环绕。夏日荷花盛开,绿叶田田,红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赏,凭栏临风,清香扑鼻,顿觉暑气全消,令人心旷神怡。桥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与海印池相连。据说,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建,中竖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谓双绝,碑极名贵。东面一座为拱桥,称永寿桥,长40米,宽7.5米,高6米。据碑文记载,系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石桥古朴典雅,为雕刻中的珍品。桥前有菩萨墙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字高五尺,苍劲有力。相传观音菩萨悲智双圆,从悲则称观世音,从智则称观自在。墙旁刻有《心经》,颂云:"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西面一座为长堍拱桥,四隅镂有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似袅袅轻烟。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每年六月莲花盛开,池中树影、亭影、桥影倒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夏夜入静,荷香沁人,池中银花伴月影,形成普陀山十景之一--"莲池夜月",令人流连忘返。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共有10殿、12楼、7堂、7轩,计23l间,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章毕成是一个爱好古代建筑之人,看到有如此宏伟的各类建筑及景色,真是兴奋不已,他在拜佛进香之余能欣赏到如此景物真的感到很庆幸;孔绣凤的兴趣却在于观看殿前石碑中记录的碑文,也喜欢看殿内立柱中的楹联,这些楹联简直都可称得上是优美的诗篇;而梅阿二则与他们不同,在进香跪拜完毕后就去殿内菩萨的面容,她特别喜欢观世音菩萨的清秀与大慈大悲的神情,他是人间救苦救难的菩萨,还有那个满面笑容、凸着大肚皮的弥勒佛(俗称咪咪菩萨),他是一个“量大福大”的菩萨,求拜他肯定会给你带来好运。她还喜欢看十八罗汉,在这十八个菩萨中,各个面容都不尽相同,有的慈祥可爱,有的怒气冲冲,有的甚至像凶煞神那般吓人,他们必定是要去捉拿怀人恶棍。看来啊,做人一定要多做善事,聚功积德,菩萨就必然会保佑你一生平安。他们一行在拜完佛事以后,就去了慧济寺。
慧济寺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庵为寺。光绪时又大加建,并经朝廷批准请得 藏经及仪仗,钦赐景蓝龙钵、御制玉印等。从此,一切规制与普济、法雨鼎峙。全寺建筑别具一格,依山就势,横向排列,殿堂宽敞壮丽,整座寺院深藏于森林之中,以幽静称绝。大雄宝殿盖彩色琉璃瓦,阳光之下光芒四射,形慧济寺成"佛光普照"奇景,煞是壮观。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天王殿傍山而建,与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两边由阿难与迦叶侍之,大殿两厢各有10尊塑像,是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奉千手观音木雕像。寺内还保存有御印三枚,分别为明万历年间铜印,清乾隆六年(1795)金印,嘉庆元年(1796)玉印。普陀山以"海天佛国"享誉海内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慧济寺位于普陀山佛项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圆慧初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在完成了朝拜进香以后,已经到了午后二点光景,众善男信女们跟随着王秀英下山。
下山的路是石板铺就的台阶,宽阔而平整,但坡度较陡,不像上坡时山路那样平缓的石子路,可以漫不经心地边谈天边登山,在石板台阶路下山时可要全神贯注地看着石板往下走。幸亏路程不长,不到半个钟头就到了山脚。他们在路边的一家小店里买了一些糕点,准备在回家后当作“进门欢”的礼品送给左邻右舍,也可在回程的船上充饥。他们又走了一程路后,就回到了埠头边等候着他们的船上,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拜佛进香之旅……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3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