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乡情悠悠[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09:38 编辑

25_1066_1060fac21d4c44a.jpg

石浦小学58届毕业生首次聚会



十一   已聚两次


      石浦小学创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始名“崇德义塾”,同治年间称“金山书院”;解放后定为现名,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小学之一。在“明人伦、厚风俗”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一百八十多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母校荣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等多项殊荣,成为浙江省“百年名校”、“示范小学”。
      “莘莘学子心,深深母校情。”2011年11月17日,来自杭州、舟山、宁波、丹城与石浦本地的六十三位石浦小学58届毕业生同学首次在母校聚会,谢也雄、李立夫、吴鹤鸣、郑家晏四位老师应邀参加并讲话。
      集体合影后赴定塘镇沙地村游览农家乐,在村会议室,与会者座位为序逐一自我介绍;筹备组代表介绍筹备经过,大家自由发言、表演节目。
       2012年10月28日,石浦小学58届四十七位毕业生二次相聚,下午赴东门旅游。



25_1066_ff3eeceb427af44.png

石浦小学58届毕业生二次聚会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25_1066_6ca667fc9bd91c0.png

母校石浦小学的老师们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09:42 编辑

25_1066_57034cc6ad8e9a7.png

石浦小学58届毕业生第三次相聚


十二   西边塘村


      西边塘村位于象山、宁海、三门“三县”交界处,由三门湾、石浦港、大塘港交汇而成;集山、海、岛、崖、滩、景、物,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富有“海山果园别有天”之意境。
      该村正在打造集生态农业、农家民宿、休闲观光、海上旅游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度假村,拥有万亩现代农业观光基地、千亩滨海湿地、百里河网水系。荣获市、县级多种荣誉称号:先进基层党组织、农业专业村、生态示范村、专业特色村、文明村、环境保护先进村……,宁波市20个“环境友好乡村”榜上有名。
      一路欢言笑语进入西边塘,上午聚会交流,下午游览景点。采摘葡萄季节已过,进入白玉湾果园无须购买门票。
      我还到周遍转转,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去“海上布达拉”渔家乐。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09:48 编辑

25_1066_37ba083bf1dd2cb.png

西边塘村景



十三   深夜发帖


      回乡也带着笔记本电脑,因为正在编著的《建渔三珍》系列丛书之二、之三(之一已于去年7月出版);年内要付印,抽空可修改。
      入住农家民宿,居然可以上网。入夜,我将当天的活动情况附图在《中国象山同乡网》上发了一则快讯:
      
      今日(10月24日)上午,来自杭州、舟山和象山丹城、石浦等地的51位石浦小学58届毕业生及3位家属,相聚在晓塘乡白玉湾村,进行离校以后的第三次聚会;其中两位校友是首次参加。   
    同学会由邓伟栋主持,吴蒙蒙首先发言;大家自由发言,回忆小学生活、交谈同窗之情;感叹岁月如箭,互祝健康长寿。接着,唱歌、表演节目。筹备组代表介绍了资金使用情况,同学们对筹备组成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次日上午,大家在离开西边塘村时,聚在服务台前浏览帖子,这么快就看到自己昨天的形象,都非常高兴。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09:52 编辑

25_1066_cd8beac1ec32148.jpg

他们俩人真神气


25_1066_f4a7bc2dee9fcc5.jpg

看到自己很高兴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09:59 编辑

25_1066_eec97481db44e0c.jpg

《一网情深〈中国象山同乡网〉成根帖子选》



十四   一网情深


      我于2002年起正式上网,时被《杭州渔技网》聘为信息员;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获该网站信息维护特等奖。
      2006年《中国象山同乡网》创办,任《象山文化版》版主、总版主。2007年3月,自己创办《中华石蛙网》;4月,在新浪网上开办《渔子博客》。
      乡网成为推荐家乡的展台、交流情感的平台、发表议论的讲台、展示才华的舞台与开创新业的站台,以此弘扬中华文化、传递乡情友谊、结识良师益友、答复网友咨询、参与爱心行动、展示个人才艺……2010年,选出192则编辑《一网情深——〈中国象山同乡网〉成根帖子选》;分综述、走访录、亲情、乡情、师生情、活动类、射虎记、渔文化、渔博客、网名集、评帖、回忆录、诗辑、文集14篇,配图数十幅、约20余万字。  
      《象山港论坛》创办后,虽然经常关注、但是发帖不多,只达到“炉火纯青”程度;而在《石浦港论坛》却成为“副司令”。
      网络已成为退休生活中重要部分:晨起打开显示屏、瞧瞧网友留言,浏览博友新作,一番调侃、一番评论;入夜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搜寻博文、感悟博趣,体验创作的甘甜……。




与网友们合影
25_1066_40a491be36387ad.png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10:01 编辑


25_1066_214acfaf7bceaa1.png

在西边塘村农户家做客



十五   两进农家


      就要离开西边塘村了,心里还有一个遗憾:
      昨天,几位女学友要我同去一农户家,给她们拍照片;但没有见到主人。后来,得知主人住在里面那栋房子。
      趁回石浦的包车尚未到达,我约了几位学友再去一次。
      当大家在院子里拍照时,被正在园里劳作的女主人发现了。她见有客人到了,便站起来、要去洗手。
      我立即迎上去,握着老人的手;老人也握着我的手良久:我完全懂得一位母亲的心:儿子从这里——西边塘大队、走出家门,往晓塘公社、象山县、台州地区、浙江省,越走越远;十余年前,竟然离开南方。
      她转身说:我开门去,到屋里坐坐。
      因为车子就要到了,大家拍照留念后,便向老人告辞。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10:04 编辑


25_1066_ae42a7d3afbd6ba.png

10月24日女学友留念


25_1066_05ca039454fece9.png

10月24日男学友留念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25_1066_7c5ca2fd1247a12.jpg

《晓塘乡志稿》中的人物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10:11 编辑

25_1066_a7473f75a0e47e5.jpg

黄兴国先生给郦伟山先生的信


十六   游子乡情


      游子人在外地,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家乡的一举一动。
      2006年第1期《渔文化》杂志的“关怀与激励”栏目,刊登了天津市市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黄兴国给家乡郦伟山先生的一封信。
      《渔文化》杂志由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创办,是国内首创、至今唯一的渔文化研究方面的刊物。
      2004年5月20日,当我从《中国象山》网站获悉家乡成立渔文化研究会的信息,即给洪贤兴会长写了一封信。未料,被编者加上《一位旅居外地的象山人的来信》题目,刊登在渔文化研究会的会刊上。
      2006年1月18日,我通过郦伟山副会长给洪贤兴会长写信,祝贺家乡渔业文化研究取得的成绩;提出一点建议。此封信也在《渔文化》杂志“关怀与激励”栏目里刊出。



25_1066_df1c605667909d5.jpg

作者给洪贤兴先生的信


25_1066_87062cc2672fbcb.jpg

作者给郦伟山先生的信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10:15 编辑

25_1066_d3e202f9b8cc033.png

杨杰明先生与他的作品


十七  藏龙卧虎


      今天(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5周年纪念日。浏览网络,见到一则信息:天津市市委书记孙春兰,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市政协主席何立峰昨天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在西塘边村、在晓塘乡、在象山县,家乡藏龙卧虎多能人。
      一次,我应邀赴位于东谷湖畔的“德和根雕美术馆”作客,就见到录入《晓塘乡志稿》的两位名人:杨杰明、徐敏杰。对于他俩的作品,更是欣赏、收藏。
      象山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杨杰明先生多才多艺、诙谐幽默,我主编的《中国历代咏渔诗词三百首》一书的封面,还是他设计的;他在回忆录《故乡的那条江》里讲述了不少与“渔”有关的趣事。象山民间工艺美术家徐敏杰的麦秸画作品,曾被中国开渔节作为精美礼品、赠给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中国楹联主席欣然为其题字“敏杰麦秸画”。



25_1066_21745e5c30fbb43.png

徐敏杰先生与他的作品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10:18 编辑

25_1066_68e6ee60cf7dfd9.jpg

石浦小学175年校庆纪念银币


十八  感恩母校


      1952年9月,七岁的我进入斐迪小学,在“耶稣教堂”开始人生的启蒙教育。约在两年后,家从城外福建街搬到城里卖柴弄(后改称“紫荆弄”),便转学到石浦小学;不久,斐迪小学也停办了。先后在位于北门“金山书院”、“三圣庙”、墩三弄数处教室读书,直到1958年7月毕业。
      2001年5月,回母校看了看;那时,石浦小学正在筹备175年校庆。我在《母校的回忆》一文中写道:
      
      最叫我开心的是,佩带鲜红的红领巾,唱着“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去参加一年一度儿童的节日。最叫我难堪的是,一次上音乐课老师指名我回答,因为没听清题目却举了手;老师虽然没有批评叫我坐下,我却一辈子记住:在学问上来不得半点虚伪。

      正如《告校友书》所言:“一个人在启蒙教育阶段度过的岁月,是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严父慈母般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我们如何做人。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7-12-24 10:21 编辑

25_1066_957081f011b056d.png

淳朴的晓塘老乡



十九  告别晓塘


    古诗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连动物对出生地都有一种深深依恋,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便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会性、提升为对故乡热土深切执着的爱。
      再见了,美丽的晓塘、淳朴的老乡,下次有机会再来看你!
      2011年、2013 年的聚会都在乡下过夜,我与吴蒙蒙同住一个房间。他告诉我:下月宁波市有个水彩画文献展——《水韵甬彩》,展出1949年至2013年宁波市的水彩画精品,还有他父亲吴爱华与他的《父子作品展》。我即表示祝贺!
      我曾从吴蒙蒙QQ里得知:初中学友朱永林不久前制作了一部有关渔文化的录象片,吴蒙蒙参加拍摄、还成为剧中人;便询问具体情况。后来,我拨通朱永林的电话:到石浦后去他那里看看。



25_1066_393d9f53bedf142.png

美丽的西边塘村(右上角为鹁鸪头)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10:26 编辑

25_1066_bc6fb94a3316bf4.png

《象山海洋渔文化》部分镜头



二十  如意信俗


      一到石浦,吴蒙蒙就带我去朱永林的家;欣赏朱学友的新作、观看《象山海洋渔文化》碟片。
      上世纪50年代,石浦镇渔山村部分村民迁居台湾省台东县富岗,建立了“小石浦村”。村民们思念故土,一直讲家乡话,沿袭家乡的民风民俗。
      2009年中国开渔节,小石浦村几百名村民护送下海神“妈祖娘娘”的妹妹——“如意娘娘”,回到原籍石浦“省亲”,后落户东门岛上的“海神庙”。
      相传“如意娘娘”是渔山岛一位渔家少女,当她听闻父兄和乡亲海上遇难的噩耗、奋不顾身冲向大海;顿时海面浮起一段木头。村民将它雕成一尊神像,建庙供奉;“如意娘娘”成为渔民战胜惊涛骇浪的精神力量。
      2008年6月,“石浦——富岗如意信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这我国唯一包括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国家级“非遗”。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4-1-3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1-31 10:30 编辑


25_1066_c3cc3485b314e1f.jpg

学友赠作者《象山海洋渔文化》等碟片



二十   以书会友


      数年前,朱永林赠我一册《世纪祭海珍稿》;该书于2003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原来1999年,朱永林任中国开渔节祭海典礼的总导演,负责典礼设计、文稿撰写、艺术策划、项目分解、综合彩排和现场布局等工作。全书分总导演工作稿、典礼执行稿、附稿三部分;配多幅彩图:有《祭台》、《放海生仪仗队》、《献酒礼生》、《献五果礼生》,以及仪仗、队旗等图案;还有《起篷号子》、《起网号子》、《拔船号子》等乐曲。
      我拿出七月份刚出版的《新安石蛙》,请学友指教;他颇有兴趣地翻阅起来。后来,指着书橱说:“由你自己挑、越多越好!”看来,他要清理书橱。
      每次返乡,总要带回一批家乡书籍。我选了浙江民间文学集成的《宁波市故事卷》、《宁波市歌谣谚语卷》,还有几本画册;尤为珍贵的蓝湖作品集《渔港记忆》——书中重现已消失了码头、木帆船……。当时我都不敢要,他爽朗地说:“拿去!”


25_1066_5e0bbfc89465687.png

蓝湖《渔港记忆》部分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3 10: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