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七绝:北鱼南移

[复制链接]
成根 发表于 2013-11-3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3-11-30 09:32 编辑

==QQ图.jpg



七绝:北鱼南移(押虞韵)


原居美国加州岸,移入新安冷水区;
三十三年非易事,一江碧水彩虹美。
  


   
      虹鳟因鱼体两侧各有一条美丽的彩虹带而命名;原产于美国加里福尼亚州西海岸夏思塔山(Shasta.M)的山涧溪流中,属于冷水性鱼类。
     新安江水电站坝下有14838亩冷水区,占浙江省建德县境内富春江库区宜渔面积的35.7%。
     1980年,建德县农业局承担杭州市科委下达的《虹鳟鱼移养试验》科技项目。1981年11月通过杭州市科委、市水产局组织的鉴定,认为在长江以南移养和网箱养殖成鱼以及培育亲鱼是成功的,在国内均属首次。
     新安江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虹鳟在此扎根、繁衍生息,如今已经成为新安江水产业的一大特色。凡到建德的游客,都以一尝虹鳟的美味为快。
纨绔 发表于 2013-11-3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不会引起本地生态链的失衡?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3-11-3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3-11-30 09:53 编辑

漏网之鱼


      1980年5月下旬,5000尾全长5厘米的虹鳟,不慎从横坑坞试验点的网箱里逸入新安江。翌年4月上旬,又有2000尾个体重125克的虹鳟进入江中。
      两批鱼种系1980年引进的同一批鱼卵孵化育成,对于这些“漏网之鱼”在江中的分布状况、生活习性、生长速度等,科技人员立即进行观察。
      首批虹鳟鱼种入江后,部分在网箱周围的水草丛中、部分上溯,在下游通过捕捞、未发现一尾。
      山溪涨水时,一些鱼种溯溪而上,停留在溪坑的石缝、洞穴中,一条鱼占居一个洞穴。当有别的虹鳟游近,即突出驱逐;发现饵料生物,对准目标猛冲过去、又很快返回原处。
      8至9厘米长的鱼种有上溯溪流的特性,50克至100克的鱼种常在入江的溪口觅食,稍大直至500克的虹鳟喜欢生活在水流较急的乱石滩头。傍晚,可以见到虹鳟跃出水面、扑食飞虫。
      新安江中的虹鳟背部苍黑而带有青绿色,胸鳍、腹鳍、臀鳍呈橘黄色,虹彩带鲜艳,肌肉红色。在大坝下的紫金滩,距大坝3公里的横坑坞、芹坑坞,距大坝4.5公里的新安江与寿昌江汇合处的沙洲附近虹鳟较多,距大坝11公里的洋溪、寿昌江的源口一带,也有虹鳟发现。
      1981年3月至7月,对捕获55尾虹鳟的胃样内含物分析,小虾、丝状绿藻是主要食物。水蚤出现在个体重小于150克的胃样中,小杂鱼出现在个体重大于225克的胃样中。


放流建议


      虹鳟是凶猛性鱼类,在江中放流是否会成为害鱼?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观察,周银家撰写了《新安江虹鳟放流初步观察试验》。
      新安江尤其是马目至大坝这段江面共23公里,由于水冷已多大渔业经济意义可言。放养虹鳟能够补充这一江段水产资源的不足。花白鲢历来只到马目为止,马目以上江段不存在危害经济鱼类的问题。
      马目以下江段及兰江、富春江,夏秋两季由于水温超过20℃,虹鳟是不能适应的。而冬、春两季虽然水温是虹鳟适应的,但由于它性喜上溯,大部分仍必将生活于马目以上江段。即使部分进入兰江、富春江,该种鱼类还有容易捕获等限制因素。
     “1980年,我们打算网箱养殖与放流相结合,进行虹鳟鱼的移养试验。”“建议扩大虹鳟鱼在新安江的放流规模,进一步探索虹鳟鱼放流规律,总结经验;并做好江河管理工作,促进新安江渔业的发展。”
纨绔 发表于 2013-11-3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人类只知道目前的经济利益,外来物种对本地的危害又不是没有例子,那虹鳟鱼到底有什么具体危害俺也说不清楚,但是俺知道的是,既然不是这里的东西,还要在这里野外大批放养,由于进化的不同,肯定会对本地的生物链造成影响的.经济鱼类只是生物链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
咱小老百姓又说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3 10: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