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9-8 20:35 编辑
父亲经历的几件事
一、从船牌局到邮政局
我的父亲吴铭荘是浙江吴兴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十四。他是一名渔农,在家乡菱湖荻港养鱼、种菱、栽桑、育蚕。
民国二十年(1931),中国遭受二十世纪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为严重的水灾。湖州镇七月“22日(初八日)下午复又大雨倾盆,昼夜不停。23日上午,尔益倒泻,致河水陡涨数尺,沿河低洼大地,尽成泽国”、“田禾淹没,屋舍漂没”。(1931年7月31日《大公报》)据南京赈委会称:“浙省西北部,地滨太湖,此次湖水泛涨,嘉兴、吴兴、长兴等县,首当其冲,四面一片汪洋,水光接天,圩堤冲塌甚夥,禾稼悉付东流。即高处田禾,亦因天阴久雨之故,病象丛生。”(1931年8月9日《字日日新闻》)几场大水、塘鱼逃逸,祸不单行、蚕不结茧;父亲只得另谋生路。经与在外地打工的老乡联系,背井离乡来到浙东象山。
象山县古镇石浦位于半岛的最南端,旧称“酒吸港”、又名“荔港”。 石浦港既是商港、又是渔港,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父亲起先在石浦船牌局打杂。这是管理船只的机构,每艘船需办理证件、订上船牌方能通行。对于来自水乡、从小水上劳作的人来说,摇舢板不难也不算苦。然而,没做多少时间,父亲就打算离开:船只风里来、浪里去的,难免发生证件牌照破损或丢失的情况,以致无法应对检查。管理者的敲诈勒索、船民们的苦苦哀求,父亲于心不忍;即使分得几个“外快”,也心里不安。
举目无亲的父亲在邮政局给老家父母汇钱时,认识了石浦邮政局局长;局长也是外地人。俩人聊天时,父亲谈到不想在船牌局做事;局长问了原因,看家父安分守己,连几个“外快”也寄回家,认为是个正直、实惠之人。后来邮政局要用人时,就将父亲收下。从此,父亲当了一辈子“信差”(解放后称“投递员”)。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家乡百姓尊称他“阿大先生”。
民国三十八年(1949)七月五日,国民党八十七军谍报队闯入石浦邮政局,抓走局长董承鹏,以及父亲、邮差俞荣华等三人。局长被押解到舟山,四个月后才保释;父亲等三人关押两天后保释,致使邮政局停业两天。此事在1999年5月出版的《象山邮电志》第六章丛录、第三节专记“通信劫案”中有记载。
四天后,七月九日石浦解放,象山县人民政府派员接收石浦邮政局。当时,局长因故暂缺,上级指定父亲与另一员工临时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