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老丹 于 2009-9-30 00:48 发表
茉莉厉害的!很少有人会把“秋”和“湿”联系在一起,倒是别有意境。看似四幅画是在描述”春、夏、秋、冬”? 茉莉已经有了“湿秋”名其一幅,其他几幅按剩下三季取名算了,“静夏”,“早春”,“暮冬”? 或者, ...
老丹在象山就好了,书法写得这么好,落款由你题了,把《乡愁》的诗写得如此感动,难道你不题几首诗吗?一幅也好啊
《乡愁》
你轻轻地问我
为什么?
我呆呆地看着天
晚风吹过
南门口的小河头
你的肩头在颤抖
泪水含在双眸
我无情地转过身去
把青春的岁月
留在了背后
是谁在吟诵
那冬天的作文
今天啊下了一场大雪
那漫天的雪花呀
白了秧田头
是谁又踏上
羊行街的石头
双凹井的青石板
是否还有
当年的水迹残留
小校场后的宅门口
仍在期盼夏天的知了
那把细花阳伞
还会否出现在
老城的十字街头
多少次回首
多少次梦游
这连绵的山和水呀
隔断了你我
却隔不断乡愁
如歌的岁月呵
如梦的年头
还会有谁
傻傻地等候
在那青草巷的尽头
。。。。。。。。。。。。。。。。。。。。。。。。。。。。。。。。。。。。。。。。。。。。。。。。。。。。。。。。。。。。。
前两天“花港才子”口气很大 说:“乡网中能对新诗很到位地说出一二三的,不是我小看乡网,还真没有!”
那就请看老丹此首《乡愁》吧:
第一,整首诗韵脚押到底,才让人读起来朗朗入口,节律象唱歌一样,什么叫诗?什么叫歌?有韵有律的这就叫诗歌。
第二,整首诗形象清晰明了,不象有些人写起诗来故作“曲径通幽”,谓之含羞朦胧。结果一首下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那叫人家如何去欣赏?还美其诗为矇胧诗,这一矇胧是人都看不懂,要么每天等月亮出来,月亮下给嫦娥去看了。
第三,最重要的是感情真挚自然,看老丹的《乡愁》里,情与景自然融入,在记叙里有挥不去少年怀春“花阳伞”的情结 ,缠绵而惆怅。。。。。不象我那样常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一番、写一些无病呻吟的打油句 。
你说很到位地说出一二三点,我就听你的话,以老丹《乡愁》为例,就说出写现代诗的最基本的三点,我虽然不会写诗,但并不等于我不会欣赏诗,乡网里老丹、西楼等更会欣赏更会写。
呵呵,写写怎么写到回答“花港才子”的话题上去了 ,反问自己,说得好听点就是说明内心中很在乎你这个有一些憨厚、有一些可爱,有一些“痴”的才子。说得难听的就是我这看牛的涵养不好,爱抬杠。但有一点可以坦诚告诉“才子”,我是善意也是真诚的,向你提出来,是因为我看到了你的不足,网络里本是勾通、交流、提高。就象我在论坛了,有人留帖于我,给我指出一样:
“总的来说都是好诗,但是你爸的诗是写在文革前后吧,有意境,,象山有怎么好的诗人吗?你的诗是在堆砌文字或忽悠大众,建议:1.给你老爸出诗集2.你能否少一点调侃,多一点阅历,不要一代不如一代,喜欢你家人和你的诗,期待中..........”
说真的,当我看到此留言,我第一反应的不是反感难过,而是象一盆清凉透澈的水当头浇在我狂躁浮夸的心上,让我冷静地重新去审视自己及我父亲的诗词,才发现那位网友说的是对的。因为在我的心里一直以为我父母亲及我哥的诗都写不过我,一家人也认同这一观点,因而在家里都是他们拿诗来叫我修改,而从没将自己的诗给他们过目,除非在技巧上不懂才请教于父母。可被这位朋友一点,我冷静了下来,以第三者的意识去感受自己及父母亲的诗词,才感到他们写出的是岁月真情的流露,而我的确是堆砌文字,但不是忽悠大众。因为我在写的过程中,心目里只有自己,不会有大众的。很自我
所以,才子,让我们敞开心胸感谢人家的指出吧,至少人家没有不理我们
[ 本帖最后由 看牛人 于 2009-9-30 09:1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