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好了,最头痛的就是为文章命名。文章写好两周,标题却迟迟未取好。希望乡网里的父老乡亲群策群力,帮我想想这篇文章的标题。
为答谢各位,特贡献在苏州拍的PP。其中还有我心目中的苏州第一美女的照片。
我知道自己去苏州的时候,定然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
就像我始终迷醉于古典诗词的情怀一样,我也迷醉于苏州的暮春时节。那时春光未敛,太湖上垂柳依依,枫桥边上水波荡漾,拙政园里绿荫环绕,桃花坞上的桃花也已经开放……
此次去苏州,是我第二次游览这个古城了。除了亭台楼榭,黛瓦粉墙,精致园林,吴侬软语,让我难以忘怀外,此次重游,还为了一个人,一条河。
关于他,历史课本的断言和稗官野史的记载曾经那样深深地让我相信,杨广是个荒淫无度、昏聩役民的亡国之君,所以才会在死后被谥号“炀帝”。
大凡末代帝王,总会让后人先入为主地产生这样的偏见。
在杭州时,因为读书的地方在杭州最南,而好友读书的地方在杭州最北,我曾多次坐车经过京杭大运河。匆匆掠过,却从未驻足观赏。只是每次看到这条运河,我总是会想,真的吗?有这么大魄力开拓这么一条大运河的杨广真的只是一个只知道奢靡的昏君吗?
翻了很多历史资料,希望能够还原一个尽量真实、立体的杨广。除了铺天盖地的关于他奢靡的描述外,还希望能看到一些别的。
当年的杨广,可谓意气风发。20岁便一举平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两晋以后一百多年来纷乱不止的南北朝时代。
查看史料,如下记载: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
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
他决意开挖南北大运河,不止是连通长江与黄河的水利工程,更是华夏文明的凝聚之举,堪称青史彪炳。他即位之初便复开庠序,征辟儒生,复修典籍,并重整科举。他还曾亲巡张掖、安定西疆,促成了丝绸之路的通行和深扩……
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此次前往苏州本来打算先到杭州,从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坐船,一路到苏州。没想到因为苏杭高速的开通,运河上的渡轮入不敷出,就连最大、最豪华的“吴越号”也一直亏损。早已停航。只能改变计划,坐车来到了苏州。
傍晚时分,我终于来到了这条古运河边。下了一天的雨,终于在傍晚时止住。雨后的古运河,绿肥红瘦,水波荡漾。
坐上游船,在评弹柔美的声调中,我静静地欣赏着这条河。
如果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那么这条河看起来真的是平平无奇。连横跨其上的桥,都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建筑。
而它在一千多年前,虽然其意义之于当时的华夏是功不可没,却也是一个穷尽国力的浩大工程。若没有一定的前瞻智慧和雄浑魄力,是不可能建成的。同样的,杨广挖掘这条河的意义也并不在于如某些史书所讲的,为了满足他自己三下扬州的私欲。远的暂且不提,就说在几百年后的宋代,隋堤就在一次洪灾中救过无数人的身家性命。从隋朝南北大运河完成之时起,它就成为了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唐代的皮日休曾说过:“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以说,在面目全非的后世历史影响下,还有这样的评价已算难得。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是隋炀帝在西巡时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千古名篇,在这里,他尽情抒发了自己的雄心伟志。
可憾的是,杨广虽有媲美大禹的功绩、不输唐皇的气势,最终却落得了个凄惨的结局和千古的骂名。
败就败在,他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兵役太重,百姓不堪重负。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千古繁华终是空。历史这样沉重,时光的不可逆转和时代的浩浩更替,从无一刻停止。所有的激烈、铿锵、悲戚、哀婉,都注定湮没其间。不见其人,不闻其声,多年以后早已面目全非。那些真相,又有谁知?连同我心里瞬间掠过的一丝惆怅,亦然如此。只有那古运河的水流依旧流动,任凭河边多少刀光剑影,多少世事变化。那些英雄和英雄的年代,那些颓靡沧然的旧事,到底谁能够真正从容?
最爱和杨广同姓的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本帖最后由 老没 于 2009-5-20 16:1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