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王群作品之“器”
《宋史-苏轼传》:“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器”作何解?稍具知识的中国人都清楚这个概念,是指才能、人才(而绝非指“体积”)。大器晚成、上根利器等等,都是这个范畴。
而从艺术作品的角度而言,我理解的“器”是指作品的艺术品位和精神境界。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有神品、逸品、上品、下品等品位的分类,也是指“器”的大小,谢赫六法的第一法是“气韵生动”,“气韵”在此也体现了“器”的内涵。
谈王群作品之“器”前,我想说一下王群自身的“器”。王群出身草根,就象是一株青青翠竹,扎根在春天的草坡上。作为一名民间艺人,王群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更为可贵的是他刻苦勤奋,耐得寂寞。在此我略举一例:有一年冬夜,天气很冷,王群在工作室创作一件他已经构思了半个多月的作品,他找来了一只旧的热水袋放在脚底下取暖。他凝神凑刀,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浑然不觉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大约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创作,他终于完成了这件作品。当他放下雕刀舒了一口气的时候,突然,他感到脚底一阵刺骨的冰凉―――原来,他脚底下冷却的热水袋已经破了一个口子,流出的冷水渗透了他的袜子。王群从1988年开始学习竹根雕,这二十年来,他可谓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将多少的心血、情感和希望倾注在这一截截堆积如山的竹根上。从一个民间艺人到一个艺术家的蜕化,王群经历了二十个春秋的酸甜苦辣,披荆斩棘,痴心不改。王群之“器”,大矣!
王群的作品以古代仕女题材为主,早期作品承袭了优美舒畅的传统风格,呈现出清新恬美的婉约之风,令人感觉江南的和畅之气韵扑面而来。尽管王群早期作品非常传统,但极富创意,在传统竹根雕作品中自成面目。如他的《找》,利用两截竹根的巧妙组合,塑造了一个手提灯笼的仕女形象,拓展了作品的空间感,布局平衡,错落有致,而且天衣无缝。其实,在这些作品中,王群的变法精神已见端倪。
而王群的“开竹雕”艺术技法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艺术贵在创新,我们都知道不破不立的道理,但是这一“破”一“立”何其难呵!需要作者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超越常人的艺术悟性。王群“开竹雕”作品在基本保持他柔美婉约的总体风格外,增加了遒劲、浓郁的艺术元素。王群对竹根的这一“开”,打开了竹根雕作品的一扇新窗,将竹根内部的肌理和美感清晰地呈现出来,内外呼应,形成了一种更加开放的造型格局,增加了作品的视觉维度,为观者更加深入的观看带来了可能。如《昭君出塞》那半开半合、流畅飘逸的造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竹根的内外节理,以妙曼的线条刻划了一种自然的神韵,让我们看到尘封的历史开始律动,流露出生命鲜活的形象。
当然,作为一种开创性的艺术技法,其作品一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对人物造型的精确把握、对细节的深入刻划以及对创作对象的理解等,还存在种种不足。然而,我们要清楚,这只是一个刚呱呱坠地的新生儿,这只是一个艺术求索之路上的新起点,就凭这种创造的勇气和魄力,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心悦口服了。
后记:艺术千秋事,得失寸心知。一百个人的眼睛里有一百个毕加索,对于艺术的理解见仁见智,莫是一衷,以上只是我个人对王群作品的粗浅理解,仅供参考。这是我对本帖的最后一个回复,谢谢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