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昌壮国势话昌国

[复制链接]
冷知夏 发表于 2009-3-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昌国卫,与天津卫、山东的威海卫、上海的金山卫等军事要地齐名。昌国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山东,在淄博之东有一个古邑,名为“昌国”。北宗熙宁六年(1073)七月,原鄞县县令王安石奏请神宗帝准在旧翁山县地重建军县治,取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这便是“昌国”的来由。

壹  舟山昌国卫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昌国县为昌国州,到明洪武二年又改为县。洪武十二年(1382)置昌国守御千户所于昌国县,洪武十七年(1384)置昌国卫。“卫、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组织。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司,卫的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一卫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设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辖有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设百户1人(正六品)。据清光绪《定海厅志》载:明洪武十二年,“增葺昌国城池,改州为县,旋复设卫所……僻东西南北四门,于东南各置吊桥。”其中,“展跨鳌山,恢旧制,辟门四。”次年,接任的千户所许友展指挥续修,增筑西北角镇鳌山脚城墙半里。城门由六座改作四座,题名:“东曰丰阜,南曰文明,西曰太和,北曰永安。”封闭东北隅之艮门和西北隅之舟山门。至永乐十五年(1417),都指挥谷祥又一次加修。正统八年(1443)户部侍郎焦宏,以“城大兵少”为由,拓宽城壕,裁东北半里,并于四城门外增设木栅。《定海厅志》云:“南文明门壕桥外木栅曰‘迎恩’。东丰阜门外木栅曰‘宾旸’。西太和门外曰‘西安’,北永安门外曰‘北固’。”在城门外的8~10丈外,拐弯增筑城门与城墙相连接的“月城”,以固正门。西北城垣,跨越镇鳌山,东抱霞山,余皆平陆。成化年间,指挥张勇,亦曾增修城垣。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入据,城池部分被毁。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定海,城中居民依靠城池誓死抵抗。平倭后,嘉靖四十年(1561年),定海都督卢镗、海道谭纶重修城池,并增设敌台(炮台)20处,用的是“辛酉年置”城砖,后倾圯。至万历十三年(1585),副总兵张可大重修城垣,历时半年。并在南门外又增设一座20丈宽广的月城(瓮城),一座9丈宽的水门(随着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产生了)。另外还增设了兵马司库房、总台铺各1座,增设4座箭楼、5座敌楼、38座窝铺。昌国在浙江曾两次迁卫。一是迁到象山石浦东门岛设卫,后又迁至象山后门山设卫。
1.jpg
昌国县治图
2.jpg
保留至今的定海砚池


贰  舟山昌国卫内迁


  大凡舟山人均知晓,舟山有个古名叫“昌国”,至今还被沿用为路名和单位名称,如昌国路、昌国街道等。但舟山大多数人不知道,在象山县石浦东门岛和后门山,也设过“昌国”,两个“昌国”间隔甚远,是否有关系呢?查考历史后,才知两个“昌国”乃一脉所系。原来明洪武十九年(1386)明太祖朱元璋命征南将军汤和治理东南海防,由于汤和谎奏“舟山居民外结倭寇,内多盗贼”,是“不可教化之顽民”,为了防止沿海防线外的岛屿居民与倭寇勾结,二十年(1387)六月初九日,废县迁卫于象山县南天门山。朱元璋下令将浙江昌国县(今舟山市)废县徙民,并决定将昌国46岛居民,除准留舟山岛547户、8805人,设昌国乡,隶于定海县(今镇海)。34000余人均遣徙内陆,翌年废昌国县。17天后,又下令徙民的范围还扩大到浙南诸岛,台州之玉环、高丕,温州之南麂、东洛等山,也一洗而空之。(注: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七十五,《海防浙海靖海寇以绝衅端议》。)舟山置中中、中左两千户所,隶昌国卫,二十五年改隶定海卫。

叁  象山石浦东门岛昌国卫


  象山石浦港是个天然避风良港,汉代即行渔、商开埠,宋、元、明、清,石浦一直是个海洋渔商繁华之地,号称“浙洋中路重镇”。东门岛地理位置独特,与石浦渔港隔海相望,为石浦屏障,旧志所称天门山,宋立东门寨为象山历史第一兵营。倭寇多次从海上偷渡入境、烧杀掳掠,东门岛上渔民对倭寇恨之入骨,称豌豆为倭豆,煮倭豆,炒倭豆(倭寇)。“倭倭来”的摇篮曲由此而生,用倭寇来了如同老虎来了一样,吓骗小孩睡觉,词曰:“倭来,倭来,倭倭来,阿拉宝贝困觉来。”

  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国卫从舟山昌国迁驻石浦设卫于东门岛,历时八年。指挥使“治城垣,筑烽堠21个,修战舰57艘,建营房”,为抗倭指挥中心。洪武二十七年再度迁驻至现象山县昌国镇,传说都是戚继光属部。如今东门岛上还保存有明代建卫时的抗倭指挥中心城隍庙,防御城墙土基和局部砌石以及烽火台等海防遗迹。东门岛原有烽火台三座,现仅留黄泥浜山巅烽火台遗迹。

  不过东门岛因设卫留下一个传说。明洪武年间,倭寇猖獗。当时一位名将吴大酣认为象山天门山(今石浦东门岛)设卫后,据扼要津,地势险要,既为抗倭指挥中心,应建卫城,遂据理力争,主动请缨,愿担当重任,并立军令状。卫城造好后,百姓非常高兴,请岛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商量如何答谢。老人说:“逢年过节,我们都用十六碗来祭祀祖先。吴把总是我们的父母官,我们也要用十六碗来招待他。只不过祭祖的菜肴都是荤素搭配,我们这里多鱼虾贝螺,就烧个十六碗海鲜招待吴大人。”

  从此,象山海鲜“十六碗”便流传下来了。这“十六碗”依次是生泡银蚶、鲜呛咸蟹、五香熏鱼、大烤墨鱼、三鲜鱼胶、椒芹汤鳗、脆皮虾虫孱、双色鱼丸、渔家白蟹、盐水白虾、清炖鲻鱼、葱油鲳鱼、红烧望潮、雪菜黄鱼、滑炒鱼片、菜干鳓鱼。还有一个也是因设卫驻军影响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门船鼓”。古时捍卫海疆士兵,常以击鼓报警,两军对垒时,则以擂鼓助威,鼓舞士气;取胜后,则以鸣鼓庆贺。当地渔民每当鱼汛期,扬帆出海时,均要鸣鼓开道,祈求平安丰收。鱼汛结束,渔船返里归港,击鼓欢庆。现代的东门船鼓以古代抗倭战鼓和扬帆出海时传统锣鼓节奏为底本,有81拍民间鼓谱,大鼓16只,大顶钹16副和3艘鼓眼彩船。
3.jpg

昌国卫城图



肆  象山后门山昌国卫

  因东门岛供给不方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再度由东门岛迁驻至离石浦十里地的象山县西南后门山。遂筑卫城,驻重兵,统辖四千户所,成为浙东抗倭重镇,也即明朝四大卫之一。此后“昌国”即在这面海背山之地生根落户。同年,由指挥使武胜亲自指挥修筑城池,城墙周延3.5公里,城高二丈三尺,广一丈。卫设指挥司,有指挥、备倭指挥等军事联防76人,率旗军4480名,设军器局,有军器20500余件。依当时建制,卫设最高指挥官指挥使1名(正三品)、指挥同知2名,另有指挥佥事4人,镇抚司镇抚2人。驻地有左、右、中前、中后4所,卫的所在地,常驻将士5600人。外统钱仓、爵溪和石浦前、后所4所。有3个巡检司、20个烽堠、兵卒7900人。指挥权直属省都指挥使,同时接受中央的五军督府领导。卫署设在卫前街,据明嘉靖《象山县志》载:卫城西北跨山,坐冲大海,极为险要。“旗纛有庙,练武有场,兵器有局,创廪有所,战船有式。”

  清人有《昌国卫城怀古》诗:“胜朝曾此驻元戎,举首南田在眼中;山海置防汤信国,风云际遇蒋泾公;屯粮果获千钟粟,佥事谁弯两石弓;十八指挥名氏杳,夕阳闲话白头翁。”

  直至清顺治三年(1646)废卫置昌石营。乾隆二十一年改置都司署。道光二十四年移置石浦。但昌国古城的西门街、卫前街、昌前街、北大街、左所庙、右所庙这些地名记载了昌国卫城昔日的鼎盛。


伍  象山昌国卫一直是明代浙江抗倭军事重地


  明代象山曾有1卫、4千户所、3巡检司、20多个寨堡,古迹遍布象山沿海。充满军事火药味的 “戚继光传说”、“泥马传说”、“十八指挥故事”、舞刀弄棍的 “盾牌舞”,纪念战死将士的“昌国庙会”等等,均由此闻世传承。

  明正统四年(1439)五月,倭船40艘连破台州桃渚、宁波大嵩二千户所,又陷昌国卫,大肆杀掠,“所至积骸如陵”。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猖獗,屡犯县境。增设倭把总1名,统领陆兵1支、水兵3支,兵士3327人,战船118艘。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二十八日,王直纠集福建漳州和广东海盗和各路倭夷大举入侵,连舰百余艘,蔽海而至。南自台州、宁波、嘉兴、湖州、苏州和松江,北至淮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急。次日,王直等倭寇攻陷浙江昌国卫,直到天后,昌国卫才被俞大猷率军收复。朝廷特设把总1名,增设哨总3名,哨官7名。陆兵1支,有把总1名,哨官5名,统兵542人。平时驻扎卫城操练,到汛期分发沿海各要地设哨巡逻,汛期过后还驻卫城。

  象山县昌国卫人有尚武精神,传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嘉靖三十七年(1559),戚继光调任闽浙,驱逐倭寇,保民平安。屯兵昌国卫时,每日五更三点,戚继光必亲临校场指挥练武。练武时杀声震天,刀光剑影,并大大助长了军中士气。为此,戚继光又据抗倭需要,特意组织了一支民勇。从此,当地就有了“盾牌老枪,昌国老将”之语。昌国卫也日益兴旺,一时间竟变成了八千之众的大村集,成为明州府内罕见的人烟稠密之地。但倭寇并不就此甘心,仍时有进犯。最大一次纠集五千海盗,大规模向昌国卫侵扰。此役相当残酷,战争中,戚继光也有一子与众多将士阵亡当地王子岭。为怀念阵亡将士,百姓纷纷建造祠堂庙宇。一时,竟有十庙九祠堂供奉灵位。

  昌国卫还流传一种祭祀抗倭勇士的盾牌灯舞 (灯会)。昌国卫一年三次灯会:元宵、清明、十月初一。每次灯会五六百人,以清明节、十月初一最盛,俗称“还会”。会中有“高跷”、“抛彩瓶”、“长短无常”、“抬城隍”、“三十六缸”等舞蹈与杂技节目。庙中蜡烛高烧,灯会队伍穿插行进,舞灯人包头、绘脸,红衣、绿裤、扎腿,腰围响铃,穿过东南西北门,边舞边前进,铃声悦耳,响及乡里。

  据此,盾牌灯舞也多了一层含义,元宵灯会象征一年练兵开始,清明迎会用于祭祀祖先亡魂,十月初一庆祝胜利和丰收,踩街游行活动,一直踩街到石浦延昌,这一习俗在昌国经久不衰。昌国的老街长三百多米的主街道,宽有15米。相传这里一度曾有18个指挥使,谁也不服谁,前去议事的途中经常为行走时在先在后而闹出不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个聪明人提议把街道造宽些,可供18匹坐骑横向里一字排开同行,于是留下了这条宽阔的老街。
xuqingsong 发表于 2009-3-2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雾隐黑子 发表于 2009-3-2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昌国卫人来了
 楼主| 冷知夏 发表于 2009-3-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雾隐黑子 于 2009-3-2 22:39 发表
昌国卫人来了






白松 发表于 2009-3-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昌国卫历史悠久,但到今天这种场面,有点冷场,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支撑,绝大多数人都靠做手艺吃饭。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昌国卫还是原来的昌国卫,唯一的变化就是在外赚了钱的人回家盖了小洋楼,这可以从沿海南线经过昌国卫的路上一眼看到。

现在在搞的石浦科技园区还在填土中,期待N年后昌国卫有新的发展。。。。。
雾隐黑子 发表于 2009-3-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冷知夏 于 2009-3-3 00:01 发表







难道你也是我们的昌国卫人??
陋室王侯 发表于 2009-3-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找来这么好的资料,我出生在那里还没看到过这样的图片
雾隐黑子 发表于 2009-3-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芝多彩 发表于 2009-3-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   舟山  定海  有个 昌国路  昌国 街
暴走菜 发表于 2009-3-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原来阿拉昌国卫噶有历史的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9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再度由东门岛迁驻至离石浦十里地的象山县西南后门山。”

那么此前该地叫什么名称呢? 

叫“后门山村”?现在昌国西南还有“后门山”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9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山飞鹰 于 2010-10-9 16:40 编辑

在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4)前,该地(现在的昌国卫)的历史似乎很难考证,在《昌国志》《明史》中记栽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有关定海的昌国发生的历史事件。

但是,昌国大庙所供“勇南王”实为唐朝宰相这点来看,该地在隋唐时期即为较大的人口聚居地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延昌还有南宋小朝廷的皇宫,说明这一带在宋代已经是非常繁华、人气集聚之地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山飞鹰 于 2010-10-9 16:37 编辑

小时侯见过的昌国各个大街小巷里弄,发现排水系统是经过缜密设计的整体系统,昌国地势呈北高南低之势,城内的排水系统设计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进行设计布局,大街两旁的深而宽的排水汇集各个巷弄的排水,然后经过几个集中出口排往大明溪,流向东海。同时大明山以及环城诸山在雨季形成山洪能够有效及时排泄出去,这样,使得昌国免受雨季山洪冲击,确保长久的安宁
明山飞鹰 发表于 2010-10-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山飞鹰 于 2010-10-9 16:57 编辑

据老人们叫,卫设指挥司(清顺治三年(1646)废卫置昌石营。乾隆二十一年改置都司署)就设在现在的昌国中心小学旧址这个地方,朝南的大门成为衙门口,门外有左右两口水井(也称为龙眼睛),门外的道路很宽,部分用青砖铺就,比石子路要平坦。
这个地方曾经遭受过火灾,烧毁一些建筑。昌小旧址东边是小校场,东边有荷花池(现在已经变成马路与住宅),荷花池据说是战马饮水池与防灭火之用,荷花池南边有沟壑通主城排水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