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5-6-20 10:56 编辑
“啊,可爱的粽子!”
今日端午,我国民间传统食俗吃粽子。据史料载,粽子最早出现在东汉,至晋代时粽子被称为角黍、角粽;因为古人以芦叶、竹叶等包裹黍米,做成尖角之状。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采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
“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芦窝里面小白狗,戳一枪来吃一口。”当品尝粽子之时,欣赏我国趣意盎然的粽子谜,则增添一份智慧与乐处。
在湖北秭归屈原故里,流传着一首借物喻人的谜歌,以一语双关的手法、寄托百姓对爱国诗人的同情与敬仰:“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
“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苗族同胞有“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饱饭,拿棵草草拴住我。”两谜异曲同工,充分体现中华民间文化的传递交流。
有一则粽子谜就像一个小故事,采用拟人、比喻、谐音的综合手法,嘲弄一位千金女爱富弃贫:“珍珠玉粒一少女,嫁给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门。”谜中把粽叶拟成竹叶郎、粽米拟成珍珠玉女,将下锅入水戏喻成投河、绳线捆扎曲解吊颈;“衙门”者、“牙门”也,机关暗藏。这种巧妙的文字游戏真是隽永极之,谁说民间谜人没有一点艺术细胞呢?
昨天,笔者参加乐活聚乐部的端午联谊会;每人都要表演节目。我边比划、边向女主持人念道:“轻轻地解开你的腰带,慢慢地脱下你的衣衫;看见你白白的肌肤,闻到你淡淡的体香;我忍不住张开大嘴——”
当最后念到“啊,可爱的粽子!”大家才醒悟过来,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