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4-2-17 14:58 编辑
古今咏兰诗鉴赏[1]
在我国古今诗坛的百花苑中,咏兰诗与兰一样是一朵芬芳高雅的奇葩。
屈原的《离骚》有“纫秋兰以为佩”、“结幽兰而延佇”、“谓幽兰其不佩”、“荃蕙化而为茅”等诗句,他在《九歌》中曰:“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周易》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的是同心协办之人,他们的力量犹如利刃、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易被人们接受,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臭”是古时气味的总名,香气秽气皆名“臭”,读作xiù。《周易本义》云:“断金、如兰,言物莫能间,而其言有味也。”“金兰”一词正出自此。
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谓然叹曰:‘夫兰者,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蔡邕:《琴操》)
虽然《猗兰操》不见得肯定是孔子所作,但其为古琴曲是可信的;表明以兰喻人才埋没则由来甚远。最早把此意写成诗的,是东汉张衡的《怨篇》: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茂盛葱笼的秋兰,生长在高高的山巅上。淡黄色的花儿,发出阵阵的幽香。尽管生长在幽深的山里,却依然这样美艳动人。离你这样遥远,我是多么的忧伤啊。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该诗 “清典可味”。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加上隐喻和对比的手法,发人深思:秋天本来“秋风兰蕙化为茅”、草木凋谢的季节,但诗人笔下的秋兰却“猗猗”(茂盛);兰花虽然处于深山荒僻之处,却美善充溢;诗人虽然极为赞赏,却无能为力。三重对比说明社会制度缺乏“唯才是举”的机制和活力,这正是古代专制时代普遍性的社会病根。
意为“济世安民”而名“世民”的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是个军事家、书法家与诗人。即位为帝后听取群臣意见、开创“贞观之治”,成为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李世民作五言律诗《芳兰》一首,意境开阔,借兰抒怀,颇具大唐盛世气象: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首联使用拟人手法,写的是育兰场所、规模与气势:一个“开”、一个“媚”,流露出诗人的欣赏之情;使读者体会到皇帝家不同凡响的养兰规模与气势。
颔联、颈联从“色”、“光”、“影”、引出“香”,逐层写出兰花高雅的美点:在春阳柔和光线的映照下,加上兰草翠绿的映衬,使得兰室呈现怡人的淡淡色调;兰叶上挂着下垂的团团露珠,闪烁着晶莹的浮动的亮光。阳光使得飘逸潇洒、参差错落的兰草靓影更加美丽,春风把阵阵或轻或重的芳香传送。诗人以色之淡雅、光之闪烁、影之参差,衬托出——香之轻重——极为传神的佳句、阵发性的香味,这正是芳兰幽香的与众不同之处。
尾联写出兰花的品位与人格。正好等到人格高尚的人采折,佩带在身上散发芳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