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随着一段时间内有关莫言将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传言最终得到证实,莫言,这个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中国口述文学传统相结合手法,描写中国当代乡村生活的作家,一夜之间,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公众人物和明星,与iphone5和光棍节的网购打折券具有同样市场影响力、最炙手可热的大众消费品。
莫言获奖,直接引发了本身并不热爱阅读的中国公众对已经式微多年的所谓“严肃”或“高雅”文学的狂热,莫言那些并不是很易读的作品如《檀香刑》、《蛙》等作品,几乎是史无前例地成了空客380头等舱里的商界精英和穿行于地铁屌丝人群中的通勤族手里共同的读物。人们分享着这一事件给长期以来渴望得到西方认可的中国人难掩的喜悦,让人纠结的“诺贝尔情结”由此化解。
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观点是:莫言的获奖,从文学上讲,标志着中国文学在历经30年的努力(以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走向世界”的口号为起点),终于跻身世界文学强国之林,而从更为宏观的国家叙事角度看,则是吹响了中国大国崛起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它甚至宣告了中国开始进入向世界输出价值观的新阶段。但试图对莫言获奖保持冷静并作更深层次思考的人们则认为,莫言的获奖最终显示的仍然是全球化时代西方人的胜利——我们充其量只是被选择而已。
与莫言家乡山东高密以莫言为招牌迅速实施的一系列颇为着急又不难理解的高调营销相比,作为相对严肃又最具共鸣性的谈资,莫言获奖这一文化事件在中国当下各种公共舆论领域及自媒体上引爆的话题,几乎涉及到当下社会热点的所有领域:有人从莫言小说中索解政改难题,有人则拿莫言的高额奖金调侃中国的高房价,当然更多人觉得还是去莫言故居拜一拜来得实惠,至少明年高考作文有望拿高分。
沸沸扬扬的莫言话题不到一个月后降温,人们对一个作家的关注迅速被与他们关系似乎更密切的“十八大”等其他国计民生大事所取代,可以预料的是,文学热会很快降温回归社会边缘,而莫言也随之会被大众淡忘——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