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倒计时
1949年10月1日凌晨6点钟,天刚蒙蒙亮,东方已露出了曙光,彻夜未眠的毛泽东缓步走出办公室,一边散步一边抽着烟。看上去,他着实显得有点疲倦。
新中国成立已经进入倒计时,工作千头万绪,毛泽东无暇顾及休息。就在开国大典前一天晚上,毛泽东本想早点休息,以饱满的精力参加第二天的开国典礼,但因处理一些重要事务,他一直没有离开办公室,直到次日凌晨6点。
在毛泽东夜间伏案工作时,警卫人员曾几次轻手轻脚地走进办公室,再三提醒他早点休息。毛泽东只是口头答应休息,并没有离开办公桌半步。这事让周恩来知道了,他还亲自打电话给警卫人员,叮嘱他们说,主席下午2点还要开会,3点钟还要上天安门,一定要催促主席早点休息。警卫人员放下电话,又到毛泽东办公室,把周恩来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时,毛泽东才停止手头上的工作,站起身来,走出办公室。
虽然毛泽东略显疲劳,但他疲倦的脸上掩盖不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中国人民为此等待了多少年!
毛泽东在院子里走动了10分钟左右,便回房休息。平时,他一般是下午3点钟起床,今天情况比较特殊,他特意叮嘱警卫:“下午1点钟叫我起床。”
当时针指向1点时,警卫排长阎长林便走进了毛泽东的卧室,站在床头轻轻地喊道:“主席,到1点了。”
毛泽东听到叫声,立刻坐起来,揉揉眼睛说:“这么快呀!”这时,警卫员端来一杯热腾腾的茶水,毛泽东左手端茶喝了一小口,右手习惯地抓起床头的报纸浏览起来。
平时,毛泽东起床后,都不会立刻下床,至少要在床上待一个小时左右,喝茶读书。今天是例外,要参加开国大典。所以,起床一会儿,他就下了床,并很快刷牙、洗脸、吃饭。一切完毕,毛泽东穿上准备参加盛典的“礼服”。
这套礼服,是由王府井一家服装店做的,师傅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专门剪裁服装。礼服的款式设计是中山制服,料子是绿色美国将校呢。
一切准备就绪,毛泽东步行走进中南海勤政殿,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委员们宣布就职。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离开勤政殿,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典礼。
在离开勤政殿之前,生活秘书叶子龙对毛泽东说:
“主席,稍休息一会儿,按时正点到天安门就行了。”
毛泽东微微一笑,风趣地说:“好嘛,疲劳战反正是一个接一个。我们打了几年的疲劳战,打出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又是建国的第一天,又是一个疲劳战。到天安门上还要连续站几个小时。看来,咱们的命运就是打疲劳战吧。”
在一旁的周恩来总理说:“这就是高效率的疲劳战,三年解放战争,消灭了敌军好几百万,建立了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效率还不高呀?”
大家有说有笑,很快汽车就驶出了中南海,直奔天安门城楼。
国旗升起的背后
为迎接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开国大典前夕,国庆筹备小组加紧整修天安门,尤其是修建国旗杆。建筑工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刻苦攻关,全身心投入国旗杆的修建工作。
是年8月9日至14日,在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迎开国庆典、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市人民政府责成建设局拿出修整天安门工程计划,建设局局长赵鹏飞任总指挥,整修工程具体任务之一是在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修建国旗旗杆。
赵鹏飞同志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经过周密计划思考,他对整个工程进行了具体分工。将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板等建筑设计交由建筑局建筑师钟汉雄负责;旗杆的结构设计由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林治远完成。
按照要求,旗杆的高度与天安门城楼应该同等高。经实地测量,林治远得出的数据为35米高。按理说,35米并不是很高,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但在当时,刚刚解放的北京,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旗杆的材料绝非易事。
于是,林治远到处奔波打听,最后得知市自来水公司有一些水管可以代用。因而,他立刻奔赴自来水公司,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但是,焊完之后,长度为22.5米,达不到35米高的要求。
情急之下,他只好将焊接后测量的结果报告给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听了汇报,当场进行研究,还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确定国旗旗杆的高度为22.5米。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建设局车辆厂金工车间用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
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对旗杆制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大家分头开始制作。开工后,国庆筹备小组领导同志来现场检查工作时提出:升旗要自动的,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旗就更好了,更有政治意义!这个意见立即付诸实施。
自动升旗方案还是由林治远来具体落实,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林治远接到任务后,与有关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自动升降的开关设施。他们首先设计出这样一个方案:国旗自动升降,升降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一致,国歌奏完后,国旗升到顶端并自动停止。
根据这个方案,技术人员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设施来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钢丝绳两端各焊了一个钢球来控制升降开关,只要升降速度设施碰到两端的钢球,便会自动停止升降并自动断电。
为防止升旗出现差错,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查了升旗的各个部位。他们在旗杆下和天安门城楼上反反复复不知试验了多少次。当认定自动升降设施运行情况正常,没有问题时,才于9月下旬拆除了旗杆周围的脚手架。
至此,新中国第一根国旗杆高高地竖立于天安门广场上。1949年9月30日晚间,为确保第二天升旗仪式万无一失,工作人员做了最后一次试验。但万万没有想到,一直运行正常的升降开关,在这关键时刻出了故障。开始时,他们以一块红布代旗,安装好后,按动升降开关按钮,这块红布徐徐地向上升起,但红布升到旗杆顶部后,马达却没有停止运行,把这块大红布绞到旗杆顶的滑轮里,马达不能转动,旗子也退不下来。此时,安装旗杆的脚手架已全部拆除,人上不去,无法修理。
[ 本帖最后由 大海-渔村 于 2007-10-7 16:5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