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一代清吏俞士吉

[复制链接]
泰山松 发表于 2012-4-4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代清吏俞士吉
   
    今年是明代刑部侍郎象山藉人氏俞士吉诞辰652年,也是舟发石浦南关桥㈠,出使日本,封富士山为“安寿镇国之山”606周年。此时此刻,作为传播古城文化的旅游景区不免缅怀这位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先人,以示纪念。
    俞士吉(1360—1435)生长于元明之交,相继任职于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的衮州训导、监察御史、佥都御史、知襄府、凤阳、湖广巡按、刑部侍郎,历仕34年。史称其为“仪表修洁,举止清雅,文采风流”“谀之不喜,犯之不怒,伟度宏量汪如也”的一代清吏。。
    为民请命,视为天职。史乘记载,惠帝时,浙西地方官治水不力,连年荒歉,湖州水灾尤剧,地方官不管百姓死活,层层加码,而“司农卿杨宪则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赋”,“故浙西官、民田亩税有二、三石者,百姓无活命之粮,导致“诸府民多逃亡,”在官府帐上欠皇粮60万石。成祖命他和大理少卿袁复一道赴浙西“留督农政”,地方大员和同事为了政绩前程,竞然主张“减数以闻”向朝廷隐瞒人民因生活困难而欠皇粮的实情,而俞士吉力排众议:“此欺君病民,吾不忍也,虽重得罪,吾当自任之”并把浙西灾情和税赋负担、人民生活困难情况如实写成奏章。皇帝准奏,把百姓所欠皇粮全部豁免,并拨粮60万石赈济饥民。但他得罪了一批官僚,而受到陈瑛等人弹劾,与大理少卿袁复一起入狱,袁复死于狱中,俞古吉出狱降级使用。不久,皇上又命他去浙西赈饥,按理说有前车之辙,不失慎行,只因心系于民,仍大刀阔斧,无所畏惧,毅然发粟30万石,还采办耕牛和种子,帮助灾区很快恢复了生产,被百姓称为为民请命的好官。回景后,官复佥都御史之职。
     国之荣辱,当仁不让。俞士吉两次出使日本和朝鲜,朝鲜国王李成桂表陈年老,由子李芳远袭位。时隔不久,明使臣赴朝宣示皇帝更替,永乐即位,朝鲜国王李芳远心存疑虑,遣陪臣接诏,被俞士吉断然拒之,并责以君臣大义,李芳远只得亲自出迎,俯伏道左赔礼。永乐四年,俞士吉又出使日本,舟发石浦南关桥,到达日本,俞士吉奉皇帝诏书,褒奖日本捕盗、修贡之绩,赏赐金印、锦诰,白金千两,并织金彩币,、绮绣衣、银壶银盆、纱帐衾枕等物,及海船两只。封日本富士山为“安寿镇国之山”,并把皇帝写的碑文、铭诗、刻于石碑,立于山上。俞士吉回国时,日本又遣使臣来华。此后六、七年,日本频频入贡,由于成功出使,赢得东南海疆多年的平静。俞士吉不愧是一名不辱使命的外交使节。促就了明朝早期中日邦交史上辉煌一页。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俞士吉“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俞出使安徽凤阳、徽州,又按湖广时,对狼一样凶残,狐一样狡猾的贪官酷吏施以重惩,对那些徇情枉法而导致“积骸满狱”中人给予“办疑释狱,风纪肃然”,许多无辜者得到昭雪,百姓称之为“青天大老爷”。俞士吉高风亮节更多体现在外交上,出使朝鲜期间,朝鲜国王李芳远畏惧使臣威仪,谨奉鞍马、貂裘、黄金等礼物予以讨好。俞士吉秉持大节,凛然拒之。表现出上国使臣的清廉风范。彰显了怏怏大国的崇高与尊严。
     严于自责,彪炳史册。俞士吉出知襄阳府10年,政绩讼简。永乐十六年,明仁宗把他调至夙称多事的山东省出任三品左参政,负责监督疏浚黄河,永乐十八年,山东东部发生了唐赛儿起义,从者数万。山东布政使、按察使都因失职下狱惨遭殊弑,俞系督浚后至,按理可以说明情况,予以自脱而免责,但俞士吉却说,我虽有自脱理由,但已是这里的地方官,“职责所在”“背死逆命,非臣节也”。勇于承担责任,大义凛然,主动入狱。后被开释出狱。在这种封建官场,欲把前任说成一无是处,为自已开脱是屡见不鲜的,而俞士吉却不为之所动。是一位难得的正派人物,他的人生品格值得彪炳史册。
     淡泊明志,力行至仁。宣德五年,俞士吉年届七旬,致仕荣归。他综观历史,封建专制制度是百姓苦难之祸根,为官者伴君如伴虎,祸福无常,为百姓者更是任人宰割,看透了人世间的辛酸炎凉。从此淡出政坛,以写诗以言志,成了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他再次重游丹山㈡,写下了《丹山十咏》等诗篇,此录其中一首曰:“为访蓬莱到此山,晓披浓雾重跻攀。紫藤乱挂苍苔蹬,绿树重遮白石关,岭上群羊何时起,云中白鹤几时还。仙家犹是成荒址,尘世营营总是闲”。他的诗贴近生活,大多描写山川风物,《陈山晓渡》一首更是他行程的纪载,因当时出入象山没有公路,只能借助于独捞㈢渡船,最便捷的通道要数黄溪渡了,清晨从黄溪乘船出西沪港,至象山港入奉化翔鹤潭㈣即或裘村上岸再走旱路到宁波。陈山晓渡中一口气写下了陈山、黄溪、白屿、白墩四个地名。不失为是一篇景文特写的好诗,这也为研究俞士吉真正出身地提供了佐证。让我们重温一下这首陈山晓渡吧!“午夜潮声渡口吞,片帆轻似马嘶奔。橹声摇落黄溪月,鸡唱传闻白屿村,贾客推蓬探曙色,棹工钻竹备晨食。古今往来人如许,又见扶桑进白墩”。
       
        注:㈠石浦南关桥地处现渔港古城景区内
              ㈡丹山系丹城石屋山
              ㈢独捞系船种名称。
              ㈣翔鹤潭港已于六、七十年代围堵。
布衣 发表于 2012-4-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念清官实在不是一种好现象!因为需要往往是太缺乏了!
天涯海客 发表于 2012-4-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 发表于 2012-4-4 09:51
思念清官实在不是一种好现象!因为需要往往是太缺乏了!

没事,这样的事情世世代代存在着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成根 发表于 2012-5-2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清吏
清雅书生 发表于 2012-5-2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klk 发表于 2012-6-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s5:s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19: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