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制一直是消费者、运营商、信息产业部争议的焦点。日前,信息产业部有信息显示争论许久的手机实名制将会于年内实施。明年购买预付费手机卡可能需要携带身份证明了,届时大约两亿非实名预付费手机用户将需要重新实名登记。
手机实名制是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办理申请者手机入网手续时,对用户的相关身份证件进行审查。申请者如果为个人用户,应当出示有关个人身份证件,申请人如果为单位集体办理,移动通信运营商应当登记其名称、地址和联系人等事项。这种政策的实施对已经进行了信息记录的后付费用户影响并不大,而类似神州行、如意通等非实名的预付费用户则需要重新登记。
如此大费周章地贯彻手机实名制原因在于,日益泛滥的手机诈骗短信、广告垃圾短信等通过手机短信群发器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猖獗。据有关部门统计,短信息服务投诉是电信服务投诉中最多的业务,投诉的主要内容是垃圾短信和服务提供者的不规范经营,而且绝大部分的手机短信犯罪都来自于预付费手机号码。出于对消费者正常权益的保护,国家的相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手机实名制的措施来加以约束。手机实名制已经成为信息产业部年内的工作重点之一。
电信产业专家陈金桥曾指出,新规定肯定会对运营商、消费者产生巨大影响。
北京目前的预付费手机用户大约1200万,而其中相当部分的动感地带、新势力用户已经进行了相关信息登记,剩下的“神州行、如意通”等未登记用户则需要进行补办手续。手机实名制年底一旦实施,运营商将会面对一个庞大的数据更新工作,间接提高了系统运营成本。而从消费者的角度需要有一个心理转换期和适应期,重新登记也会给消费者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手机实名看上去很美
信息产业部有望于今年年底将争论多年的手机实名制贯彻落实,目的在于制止越来越多的手机短信犯罪,但同时浩大的工程也将面对繁重的压力。
手机实名制的好处
近年来,有关手机短信诈骗、恶意骚扰短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似乎人们逃离它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再使用手机。这些犯罪案件不但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也让公安机关、银监会和消费者协会挠头不已。手机实名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这些非法短信进行制约,使得通过短信形式进行犯罪的难度加大。
2006年1月1日至22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银行信用卡诈骗已发案5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170多万元,个案高达20多万元。同年6月,福建警方破获的短信诈骗团伙中单笔最大的诈骗数额达到了300万元。据公安部统计,大多数手机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实名的预付费手机。
此外,虚假短信、骚扰短信、非法广告也漫天飞,给消费者正常的手机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也间接使消费者对社会公信程度明显降低。鉴于事态的严重,消费者关于短信投诉越来越多,信息产业部推出了手机实名制政策,有可能将在年内贯彻实施。
手机实名制的困难
事物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已经运转了10年的手机预付费系统贯彻实名制将会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从各个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的镇痛期。
1.手机实名制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对于预付费用户,使用过程将不会像原先那么简单,而已经使用预付费形式的消费者可能还需要去运营商处进行补办手续。
2.运营商会面对很大困难。手机实名制需要运营商整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在使用实名制过程中,运营商还需要面对假身份证明的考验。实名制还有可能影响消费者选择预付费业务,直接造成运营商客户量下降。
实名制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杜绝短信犯罪应运而生的手机实名制并非唯一的解决办法,还需要多方面配合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办法才能让骗子们没有生存市场。
首先,中国电信市场中有相当部分的黄色短信、骚扰短信并非普通犯罪分子造成的。更多的来自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内容提供商也就是我们说的SP。对于他们运营商和信息产业部必须加以严惩。
其次,手机实名制落实,运营商应当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利,对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妥善保管,避免个人信息泄漏的情况出现。
最后,从消费者个人本身出发,不要轻易相信欺骗性短信,不要随意告诉别人自己的任何密码,以免个人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手机实名制的国际经验
韩国
2002年8月,韩国信息通信部针对手机广告短信泛滥出台一项严厉措施:广告商在发布手机短信广告时,必须注明“广告”字样和发送者的单位、电话及手机号码,同时对于滥发垃圾短信者,个人可处以最高8500美元的罚款。韩国人买手机时必须出示身份证,然后由售货员将顾客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输入电信运营商的中心数据库。
美国
美国对非正常短信的监管不是要求发送方实施手机实名制,而是要求手机用户注册拒收垃圾短信。2003年12月8日美国国会通过的“不要传我垃圾邮件”注册服务的联邦反垃圾邮件法案规定,所有商业性电子邮件发送者都必须提供有效的回复地址以及用户拒收方式,使用虚假身份、虚假回复地址或欺骗性标题等发送垃圾邮件都属于违法行为,同时也禁止通过以侵入他人计算机等方式大批量发送垃圾邮件。
日本
2000年5月12日,日本几家移动运营商联合宣布,针对日益严重的预付费手机犯罪问题,共同协商采取防范协议。根据协议,新入网的预付费手机用户需要向运营商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