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港》新新诗人之柯平教授的评论(2011-11-21 20:17:56)转载标签: 柯平教授评论
盐或生活,或艺术
柯平
这或许是个让人一想起来就有些神往的镜头: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生活在偏僻的东海边的一座县城里,除了为生活和工作所需要付出的,其余精力都放在了自己所喜爱的写作上。多年默默无闻的努力,坚持的又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古法,难怪没什么人知道他。如果不是因偶然的机缘,连我这样自信对本省诗坛较为熟悉的人,也不清楚在浙江最东部的象山岛上,居然还有着这样一位年轻而有实力的诗人。在创作谈中,他反复谈到自己对盐的兴趣,这让我想起上世纪台湾诗人痖弦的那首名篇:“二姥姥压根儿没见过退斯妥也夫斯基。春天她只叫着一句话:盐呀,盐呀,给我一把盐啊。”盐在此诗中是个象征物,其寓意与辛亥革命的性质有关。顾宝凯笔下的盐同样也是象征,他对盐消溶于水、复从水中提炼这一过程的关注与凝神,实际上也是对创作中生活和艺术关系的最好解读。
顾宝凯生活在海边,其作品以家乡风物为主要书写对象,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的前辈当年正是这样语重心长教导我们的:要写自己的生活,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但创作中的地域概念,一般说来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力量,也就是说,既是根基也是枷锁,既有推动力也有杀伤力。在一篇文章里我曾经谈到:对地域特色情有独钟,注重发掘固然是好事,但身边沉重的、时刻演绎出各种复杂意义的现实,或许更值得去关注。因为最深的海洋是生活,是人心,宁波街头犀利哥的一个眼神,从力度上说,并不比岱山岛上的十二级风暴来得小。这个道理顾宝凯看来一定是懂得的,他虽然长年生活在海边,但对那些风暴中摇晃的渔船、断裂的桅杠以及渔民肩头古铜色的肌肉似乎并没表现出多大兴趣,即使在作品里偶有出现,也只仅仅作为背景和点缀。真正吸引他的,看来还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追求的是那种将惊涛骇浪全都隐于平静表层下的效果。如这组诗中的《梨树林里的鸟巢》《潮汐》等篇,细节真实,言词朴实,在对现实和日常题材的处理上,有一种驾轻就熟的魅力。
文学在当代是个奢侈话题,诗歌更是如同商业风暴中的诺亚方舟。从表面看,诗坛似乎繁荣得很,每年都有数不清的诗会、笔会、朗诵会,尤其作为其中精英的那些人,整天忙于出国和讲学,召开新书发布会、接受媒体访谈,灯红酒绿、豪啖快饮,告诉我们诗歌应该怎么写怎么写,潇洒得一塌糊涂。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喧嚣中,顾宝凯这种带有几分茫然的,自言自语的声音,显得格外真实而动人。现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他笔下海的一部分,尽管从技术角度看,可以挑剔的地方似乎还不少,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人。至少,通过眼前的这组诗歌,他的气质,他的思考以及写作实力,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