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纪念鲁迅与柯勒惠支原作展

[复制链接]
江海 发表于 2011-10-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10-4 14:49 编辑

122084822_11n.jpg




       书柜里有关个人的书籍可能算鲁迅先生最多。从小读他的文章,在他诞辰130周年之际,本想整理点文字综述,却觉得并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只得拖后一周,筛选借用几段陈丹青三次的鲁迅主题演讲文稿。并贴上与之共鸣的柯勒惠支作品展中的版画。因为天才而苦难的德国女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是1931年经由鲁迅推介,首次登陆中国的,而上月“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特展由浙江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宁波华茂美术馆共同推出。此次展品共计380余件,其中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提供的52件一级文物、120余件二、三级文物是首次亮相杭城。
      





54e5b04egabdd3d91363f&690.jpg
      
凯绥·柯勒惠支自画像石版 1934





      "粗略说来,从鲁迅逝世的1936年到1949年,鲁迅话题为民族革命问题所缠绕;从1949年到八十年代初,鲁迅话题则成为准官方意识形态,在大陆无人敢于冒犯,在台湾被长期封杀。总之,“鲁迅话题”是百分之百的“政治话题”。

    八十年代中期,鲁迅话题逐渐被移出政治祭坛,挪进学术领域;九十年代迄今,官方对鲁迅话题开始了沉默、回避、冷淡的戏剧性过程。二十多年来,由“在朝”转向“在野”,随即在学界与民间展开“鲁迅争议”......

    到了新世纪,“鲁迅争议”衍生了“还原鲁迅”的愿望。不论是的“捍卫派”还是“质疑者”,近十余年出版的鲁迅专著大幅度抛弃官方意识形态尺度,试图描述真实的鲁迅。旧史料出现新的解读,一些新的史料披露了。其中,最可注意的声音来自鲁迅后代:先有2002年周海婴回忆录《我与鲁迅七十年》,后有2006年海婴先生大公子周令飞同志在交通大学的一场讲演,这位鲁迅的长孙直截了当问道:“鲁迅是谁?”



    鲁迅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他17岁时,戊戌变法;30岁,辛亥革命;38岁,五四运动;40岁,中国共产党诞生;50岁,九一八事变...也就是鲁迅青少年时期,中国有大清政府,有康梁乱党,有孙中山革命集团,有无数民间集社,有列国的殖民地。鲁迅壮年时期,北方是军阀政府,南方是国民政府,江西是苏维埃政府;而军阀在各省据有势力,国民政府曾分为宁汉政府,许多省份还设有苏维埃地下政府。到了鲁迅的中期与晚期,中国粗粗统一,但仍有南京政府与延安政府,抗战时期还有南京伪政府与重庆国民政府;而在鲁迅居住的上海,有日租界与法租界。
……他历经并见证了这一时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以自己对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融入了这个时代。






4cb9685agac90dac3b02e&690.jpg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10-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10-4 13:49 编辑

79d00148gaac3e242da84&690.jpg



      有人说:“即使在黑夜般绝望当中也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人生意义”!这就是鲁迅和珂勒惠支的共同点。柯勒惠支的作品首次被鲁迅先生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鲁迅评价她的作品是:“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声,挣扎,联合和奋起。”在灾难与贫困,战争和牺牲交织的时代,这位德国女艺术家的作品最打动鲁迅的地方,其实不仅在战争和反抗。最根本的,是“深广的慈母之爱”!




德国的孩子们饿着 1924 石版.jpg
德国的孩子们饿着 1924 石版



暴动 1899.jpg
柯勒惠支 1899年作 暴动 295mm×317mm




低垂的女性头像 软漆  380X319  1905.jpg
低垂的女性头像 软漆  380*319  1905





反抗 《农民战争》组画第五幅  1903 铜版.jpg
反抗 《农民战争》组画第五幅  1903 铜版





俘虏 《农民战争》组画第七幅.jpg
俘虏 《农民战争》组画第七幅





告别与死亡 1923x24 石版.jpg
告别与死亡 1923/24 石版





怀抱孩子入睡的女人木版 1929.jpg
怀抱孩子入睡的女人木版 1929




饥饿 木版 1923.jpg
饥饿 木版 1923





劳动阶级女性 铜版 1910  329x251.jpg
劳动阶级女性 铜版 1910  329*251





母亲们 1919.jpg
母亲们 1919





      凯绥·柯勒惠支(1867年 7月8日 - 1945年 4月22日)是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柯勒惠支出生于俄罗斯克尼哥斯堡(现在的加里宁格勒)的一个德裔家庭,原名凯绥·施密特。14岁时即开始学习绘画,1898年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1909年回国后为一个漫画杂志工作,这时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 、《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的儿子被征入伍在西线阵亡。1932年她和其他社会主义者组成反对纳粹的阵线,1940年她丈夫去世,1945年她的孙子又在东线阵亡。1943年她的住宅被炸毁,她离开柏林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一个小镇居住,并在那里逝世。

    她因为和丈夫居住在贫民区,了解普通人民的贫困境遇,她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反映普通人民的贫苦生活,儿子阵亡后又创作了许多悲伤母亲的形象,宣传反战思想。她的作品充满悲伤和凄惨的情绪,如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底层人民的可悲状况。柯勒惠支还对铜版画和石版画的技术有许多改进和创造。

   


   同时代艺术家这样评价凯绥珂勒惠支:“从未见到过一个妇女能有这样的作品!”这评价中也透露出当时女性艺术家地位较低的事实。在珂氏时代的德国,女艺术家只能用字头而不能用全名签名,因为画商怕她们的作品卖不出去。珂勒惠支夫人不愿做家庭妇女,而以她的勇敢和勤奋在版画、雕塑这些男性统治的艺术门类里创造了奇迹。她的卓越之处,在于她对战争的反思。她的战争题材作品里突出的是对反抗者命运的同情,对战争受害者的怜悯。她用爱和悲悯冲淡全民武装的政治狂热。


秋蚕的丝 发表于 2011-10-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10-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蚕的丝 发表于 2011-10-3 11:53

自刻像 木刻 1924.jpg

自刻像 木刻 1924





母亲们  《战争》系列第六幅 石版 1919.jpg

母亲们  《战争》系列第六幅 石版 1919





站着给儿子喂饭的母亲  石版 1931.jpg

站着给儿子喂饭的母亲  石版 1931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10-4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希望中国的木刻青年认真学习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鲁迅面对的,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用艺术来呐喊、鼓舞和战斗,渴望获得广泛的影响和认同,引发对不公正社会的震动和破坏,因而,战争题材、反抗意识,最容易打动和俘获他们的心。鲁迅编辑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偏重战争题材和劳动者形象,他看重战斗的作品,与当时中国的现实有关。


     凯绥·珂勒惠支是多面的,有人说她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宣传家,也有人说她是悲观的困苦的画家,更有人说她是宗教艺术家。鲁迅生前搜集了丰富的资料,可惜没来得及翻译出版。假以时日,他会继续介绍这位女艺术家多方面的成就。然而,直到现在,中国对凯绥·珂勒惠支的研究,还仅止于一两本小传和几本作品选。广大艺术爱好者对她的了解,似乎还无法跃出鲁迅的视野。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10-4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10-4 14:22 编辑

链接:

                 佐喜真道夫:珂勒惠支正是冲绳所需要

    青年时代,我在学生运动的大潮中与鲁迅相遇。
  
  读到鲁迅的《写于深夜里》,知道了珂勒惠支,这篇文章由《珂勒惠之教授的版画之入中国》和描写学生们因为受到法西斯权力无情拷问而身心俱损的当时中国的现实的四个短章构成。鲁迅写道,年轻同路人柔石因为国民党"猎赤"而遭枪杀,为了献上自己无言的祈念,把凯綏·珂勒惠支的作品《牺牲》刊登在杂志《北斗》上之后,许多人都感到了其中的含义。文章的最后,以"作者虽然现在(在希特勒政权之下)也只能守着沉默,但她的作品,却更多的在远东的天下出现了。是的,为了人类的艺术,别的力量是阻挡不住的"结尾,表达了为了人类而创作的艺术无论在何种绝望的状况之中,都和人们的灵魂紧贴在一起,并激励着人们。在木刻运动中孕育的众多版画家的作品正是做了最好的实践。由此,我渴望看到珂勒惠支的作品。但是,在当时的日本,还很难有看到珂勒惠支作品的机会。我听说石母田正的书《历史和民族的发现》中使用了珂勒惠支的《牺牲》,就去把书买回来。但是,印在书上的作品照片很小,虽然可以看到大致的轮廓,但远远谈不上作品的鉴赏。
  
  我第一次面对珂勒惠支作品,是在东京银座的画廊见到的《女人和死去的孩子》。母亲太过悲伤,死死地抱着孩子,下颚紧紧抵着已经死去的孩子的胸。有那么一瞬间,恍惚觉得母亲几乎要把孩子吞噬。一时错愕无语,静静过了一阵,眼前好像浮现出圣母像。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深沉的哀叹和爱意四溢的母子像。越过简洁的构图,我感受到表现失去世界般的母亲的悲伤,我痛感鲁迅的思绪。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志愿兵的18岁儿子皮特的战死,珂勒惠支夫妇沉浸在绵长的悲苦之中,然后决议创作包含了青年们对战争的狂热、母与子、家庭等所有问题的皮特的悼念雕塑。名为《双亲》的石像历时18年的岁月完成。睁着双眼的僵直的父亲的雕像,和勾着背透着难以言传的深沉悲哀的母亲的雕像。父母二人的雕像之间没有皮特的像。但反而更向人们倾诉失去儿子的感受。每个战死的年轻人的背后,都有遭灭顶打击的双亲和家族。珂勒惠支就是这样诉说着战争。
  
  我一直想在遭受过战争重创的冲绳土地上建立能整合内心的"思考空间",于是在1994年开设了佐喜真美术馆。主要的收藏包括丸木位里、丸木俊的《冲绳战之图》系列14副作品、乔治·鲁奥的版画、凯綏·珂勒惠支的版画、上野诚的木刻版画、浮世绘等等。这些都是竭力向民众传达艺术力量的艺术家的作品。珂勒惠支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的深刻洞察和爱意,富于激励的力量,和冲绳人的灵魂相连。我直觉到"珂勒惠支正是冲绳所需要的",于是开始义无反顾地收集她的作品。
  
  现在时隔40年我重读鲁迅的文章。没有真正关于美术的研究和准备,仅凭着对艺术的强烈憧憬,就开设了美术馆,这是因为学生时代读过的鲁迅的语言赋予我巨大的力量。我再次意识到从鲁迅的思想汲取了诸多行动的指针,暗暗地感动。  
  我由衷地感谢此次自己收藏的珂勒惠支作品能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和浙江美术馆展出。感谢浙江美术馆马锋辉馆长基于对鲁迅和珂勒惠支深厚理解的诚挚邀请,感谢展览编辑刘颖女士,画册设计师章利民先生等浙江美术馆工作人员的细致入微的工作。同时感谢鲁迅博物馆的肖振鸣主任,展览的提案者清华大学文学院汪晖教授,展览策划人胡冬竹女士,顾问横地刚先生,奈良和夫先生。孙郁老师(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曾说“我们珍视不是从德国而是从琉球借展(珂勒惠支作品)”。但愿,来自琉球的小小的收藏,能成为载负鲁迅和珂勒惠支思想的磁场,化为创造东亚新的和平的博大想象的第一步。  
                                                          佐喜真美术馆长 佐喜真道夫
  
                                                                                   2011年8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4 00: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