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南方大旱直击 哭泣的江豚

[复制链接]
乡网小编 发表于 2011-5-2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0日,天鹅洲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在监测江豚的生活状况。新华社发(肖岩 摄)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受到影响。保护区内的水位、水体面积降至建立以来最低。湖区大部分深不足3米,个别地方甚至低于2米,让江豚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近日,新华社播发的一幅题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在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对位于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江豚进行监测时,摄影师拍下了长江江豚眼睛里流出的一滴透明液体。人们惊呼:江豚哭了!


4月23日,科研人员在为天鹅洲保护区暂养池内的江豚体检。


4月23日,科研人员在为天鹅洲保护区暂养池内的江豚体检。

  在天鹅洲长江豚类保护区,持续的干旱已使这里水位下降到27.38米。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水位相对于往年来说,下降了4米,整个保护区由以前的3万亩水面下降到了目前的1万多亩,本来21公里长的故道,现在有水的江段不到10公里。天鹅洲长江豚类保护区位于天鹅洲长江故道,目前这里有30多头江豚,研究人员忧虑,水位如果继续下降,长江江豚将没法生存。


4月23日,科研人员在为天鹅洲保护区暂养池内的江豚体检。

  据介绍,正常情况下,江豚都有自己适应的活动区域,现在水位下降,造成了江豚的活动区域减小,有时候会冲到岸上去,搁浅了就不能游回来,最后死亡。除此之外,由于水位下降,水生植物大面积减少,洲滩裸露之后鱼类无法产卵,江中鱼类的繁殖能力有所下降,这也让以鱼为食的江豚面临着食物短缺危险


  4月23日,在天鹅洲保护区暂养池内的江豚跃出水面,其中身体状态较好的两头将会被“软释放”到长江故道。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研究专家王丁率领科研团队,刚刚对鄱阳湖进行考察。他说,鄱阳湖是长江江豚一个主要栖息区,2006年那里大概有450头江豚,将近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一。今年的干旱让鄱阳湖面积缩小到了正常年份的十分之一,对长江江豚的生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鄱阳湖水域科考中专门捕捞上的长江江豚(2011年2月摄)。

  “江豚活动的最低水深需要3米,符合条件的水域越来越少,它们只能涌向航运繁忙的主航道,而那里等待它们的将是锋利无情的螺旋桨。”王丁说。


专家正在对江豚进行仔细检查(2011年2月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伤害江豚的主要杀手之一就是船只的螺旋桨。王丁向记者展示了一些科考照片,那些流线型的长江江豚肌体上,一道道被螺旋桨以及滚钓渔具划伤的伤痕,让人非常心疼。“受了这些外伤的长江江豚死亡率很高,因为水质的污染会让伤口不断恶化,即使被人们发现,实施医治,也很难挽救其生命。”



专业人员将检测完的江豚放回鄱阳湖水域(2011年2月摄)。

  江豚,俗名江猪,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家住长江边的居民大多有着这样的记忆: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体形流畅的江猪在江水中翻腾、跳跃。然而,记忆中的镜头正渐渐变得模糊,人们越来越难以看到这个“水中精灵”的身影。


专业人员正在鄱阳湖捕捞要监测检查的江豚(2011年2月摄)。

  长江干流曾是豚类最理想的栖息环境,白鱀豚和长江江豚都是生活在长江里的珍稀动物。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长江豚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2002年7月,在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生活了近23年的白鱀豚“淇淇”离世,从此科学家再没有发现白鱀豚的踪影,他们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江豚也许是目前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近20年来种群量快速衰减。资料显示,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科学考察组经一个多月调查发现,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现在,它们的数量可能仅为1000余头。
勿忘天堂 发表于 2011-5-2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灾,旱灾
纨绔 发表于 2011-5-3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还是水污染
BAOMAMA 发表于 2011-5-3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我们象山咋样
缘木求鱼 发表于 2011-5-3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祸???
舍舍 发表于 2011-5-3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4 09: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