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广州市长带队考察天津等市以及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和城市竞争力排名公布,再次引发广州与天津的“第三城”之争。
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逐渐明晰这一环境下,广州的城市竞争实力如何变化,有哪些新的优势和挑战,尤其是与天津相比各自的优势在哪里?
在我看来,天津的优势表现在:一是工业基础比广州雄厚,解放前就是中国的第三城;二是直辖市,拥有比作为副省级城市广州更多的行政资源;三是科技、教育实力较强,虽然广州改革开放后有所加强,但很多中国人在首选北京不成后往往会先天津,尤其是北方人,这使天津网络了许多人才,而广州近来的发展缩小了这个差距;四是近年天津上大项目比广州多,如石化、航空,这方面广州因周边城市发展的约束,一些大项目往往缺乏土地空间的支持和周边城市的支持。
而广州的优势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30多年,广州在市场经济的发育方面比天津有一定优势,市民的市场观念更强;二是广州民营经济较为发达,适应市场能力稍强;三是广州邻近香港,拥有较多的海外侨胞和其他海外资源;四是广州的经济腹地比天津要更广泛一些,无论是依靠珠三角还是泛珠三角,广州的现实影响力可能比天津在华北的影响要大一些。
就目前来讲,天津最大的优势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广州高,这是广州保持中国“第三城”最大的忧虑所在。
“后亚运”的广州还有哪些机会,与大运会后的深圳相比有哪些类似和不同?毕竟深圳一直也处于“坐四望三”的位置,应该不会放手观望广州与天津的“第三城”之争。
我认为,天津在区域的制约城市是北京,但北京已经调整城市定位,也制定京津区域规划,两城的发展有可能协调得好一些。广州在区域的制约城市是深圳和香港,深圳可能与香港实施一体化,而广州更多地是与佛山实施同城化。在珠三角规划纲要中,广州是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与天津一样,但广州定位是珠三角一小时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稍强于天津。但深圳对广州的挑战,一点不弱于北京对天津的压力。更何况深圳边上还有一个香港。应该说广州面临的格局更加复杂一些。
原来深圳是要与广州竞争中国“第三城”地位,现在来看,深圳首先是要面对苏州的竞争保住中国“第四城”的地位。但天津的加入,导致中国“第三城”与“第四城”的竞争出现较为混乱的格局,难以判断最后的排位。
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说,开发南沙,就是把广州从沿江城市变成了沿海城市,这将给广州带来什么?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原先设立南沙区就是把广州从沿江城市变为了沿海城市。但由于南沙定位和产业布局因石化、钢铁项目迁走出现了调整,现在是“开发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按我的理解,应该是像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一样,形成一个物理形态的“新城市中心”。但如果不涉及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那么南沙要靠产业发展来带动,应该还有较长的时期,不会比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周期更快。
当然从战略上,南沙作为珠三角几何地理中心,有助于将珠三角提升为世界级城市群,如此,南沙可作为粤港澳更紧密合作的中心区,这样的定位倒有可能大提速南沙的发展。不过,这样的定位要得到香港、深圳的支持才行。
目前国家和广东的发展方式都在发生转变,过去我们习惯于以GDP为城市排座次,现在标准是不是也要发生变化?标准应该是什么?广州凭GDP可稳居第三城位置,现在又面临哪些挑战?我的看法是,如仅以GDP论英雄,广州要保持中国“第三城”的地位会很辛苦。但除了GDP,如果保持综合实力第三的位置倒是完全可能的。一是强化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东盟区的地位,这种地位是以广东省为依托的,如此,可能中国短期内难以找到第二个城市与广州相提并论;二是大力发展大珠三角一体化,通过粤港澳深度合作,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样又可能形成世界第三大城市群的地位,而现实世界格局是以城市竞争力论输赢,更是以城市群竞争力决定影响力;三是提升广州在整个华南地区乃至泛珠三角的地位,这可能是天津短期内难以达到的区域影响力。
总之,广州“保三”战略,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在区域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两道防线”。而且不仅要盯住天津,还要盯住深圳、苏州以及重庆。
看后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