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时间过去了,但是在今天的青川大地上,仍然活跃着50多名来自浙江的援建志愿者,王丹丹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是这50多名志愿者中唯一的宁波人。
住了8个月板房
王丹丹,今年25岁,宁波象山人。第一眼看见王丹丹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她是浙江援建青川的志愿者,更不知道她还是宁波象山人,但是我能从她身上感受到那种很明显的异于当地人的干练气质——马尾辫、挽起袖子的格子衬衫、牛仔裤、双肩背包,和那略带黝黑的脸庞。
去年8月,从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之后,得到家人支持的王丹丹到了青川,作为浙江援建的志愿者,王丹丹被安排到了青川县政府宣传部外宣办工作,是一名经常需要下乡采访的记者。
刚到青川县,王丹丹就和大家一起住进了临时板房,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住板房,并且一住就是8个月,直到上个月才从板房里搬出来。“刚开始住板房条件比较差,特别是卫生间,一开始真的很难忍受,但是我们宣传部的板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后来还装了空调。”王丹丹说。
吃惯了清淡的食物,川菜的重口味让初到青川的王丹丹也倍感不适。“刚开始很吃不惯当地的菜,我经常吃不饱,处于半饥饿状态,实在饿得不行了我就一个人跑去餐馆炒点清淡的菜吃,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我现在还是比较爱吃川菜的。”王丹丹说。
王丹丹告诉记者,她来青川之前还在学校里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去青川吃苦的准备,但是来到青川之后,当地的面貌还是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好。
还想多待一年
“青川,这个宁静的西部小城,没有太多的奢华和浮夸,有的只是大山深处的朴实无华,有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缓缓流淌的溪河,有的是那平缓的语调与老者的喁喁细语,有的是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生活。我渐渐地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和宁静的西部小城,喜欢上这些憨厚纯真而又自强不息的青川人民,喜欢上了在灾后重建后整洁美丽的新青川。”
“青川,这个曾经多么陌生的名词,现在已经在无形中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当别人问起是哪里人时,会不自觉地回答自己是青川人,再者就是浙江青川人。转眼间,时间已过去将近九个月了,来时满载志愿者的车上的欢声笑语还在,大部分人初出社会时的菱角已被磨平,静静地享受着命运赠与我们的平淡与朴实。九个月来,初来时因嫌弃板房浴室脏乱而跑到乔庄河的源头去洗澡的丫头已经逐渐蜕化成愿意走一下午路爬几个小时山去走访贫困学生然后用他家刚从沟里挑来的带有泥土的水洗脸、愿意自己省吃俭用并带动周围的人去帮扶贫困学生的成熟的志愿者了。”这是王丹丹写给记者的两段话。
现在在青川像王丹丹这样的援建志愿者每个月只能领到700元的国家补贴和200元的单位补贴。
“三年太长,一年太短,两年正好合适。因为还有太多想做而来不及去做的事情搁置在青川,因为还想再看看自己能为这个曾经受伤的小城再做些什么,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思量,最终决定在青川再留一年,这一年我将继续走访青川的乡镇,不是带着工作的目的,而是看看这里的人还有什么是我能帮他们做的。”王丹丹说。(黄银凤、周静、汪林、殷浩、朱菽剑、易喜喜)
来源:东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