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网友故事 今日开讲【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1:01 编辑


                              网络红娘做大媒
                                            ——永和燕的浪漫奇缘
  

   

      “同乡网不仅能圆经济贫困生的求学梦,还能解决爱情贫困生的婚姻梦,为表达对同乡网的感谢,特在此发出邀请,请各位网友于农历12月28日前来西周镇柴溪村‘吃汤水’。”2008年底,象山同乡网发出一个《邀请网友“吃汤水”》的帖子,引起网友注意。网友纷纷通过网络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许多网友表示将专程赴西周柴溪村,参加这对新人的婚礼。
  发帖者为准新郎何永,他与准新娘陈福燕都是在外地工作的西周人,通过象山同乡网重逢,发展成一对恋人,乡网成了两位新人的网络媒人。“同乡网的网友都是我们浪漫爱情的见证人,所以诚挚邀请网里所有的朋友届时都来喝喜酒,分享我们的喜悦。”他们说。
  他叫永,28岁,同乡网网名“夏日情怀”。她叫燕,27岁,同乡网网名“星晨CC”。其实他只比她大17天,他们来自相邻的两个村庄。19年前,他们上同一所小学,她1班,他2班,她在楼下,他在楼上。曾经他们那么近,却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中考后,永如愿以下沈中学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上了象中,后来去了外地上大学,之网络红娘做大媒——永和燕的浪漫奇缘后回到宁波工作。而燕也在杭州完成了学业,一直留在了杭州。
  初中毕业11年后,他们在象山同乡网上意外相遇。2008年6月16日,因为杭州老乡群里一个照片链接,燕第一次进入了象山同乡网,亲切之情让她马上进行注册。在众多帖子中,有“夏日情怀(何永)”留下的一句话:“你是下沈中学念的吧?97年的?”这句话引起燕的关注,忍不住也跟了帖,永寻着痕迹加了燕的QQ。于是,他们便有了平生的第一次交流。
  星辰CC说:“小时候曾经离永那么近,而我们却连一句话都没说过……儿时相识却不相知,让长大后意外重逢的我们觉得异常亲切;而神奇的相遇,让我们觉得缘分是如此奇妙。没想到,长大后,我竟会成为永的新娘。和永重逢,是我们俩的幸运。嫁给永,我觉得幸福。”
    中秋节,他们订婚了,2009年1月23日(农历2008年12月28日),是他们大婚的日子,那一天,燕成为永的新娘。从此,人生有了改变,生活中多了一份爱的牵挂,如今,他们是夫妻。她叫他“永哥”,他叫她“CC”。 (tange/文)
思颖 发表于 2011-5-1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乡网见证她成长 
                         ——活泼可爱的象山孙 ...
成根 发表于 2011-5-12 21:03



     偶也有故事啊?!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1:13 编辑


                             免费讲座为乡友
                                         ——荣誉会员何万篷
  

  

      2007年4月1日,在象山人物志中,出现了这样一位乡友的介绍——何万篷,浙江象山中娄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区域经济首席研究员,《经济展望》杂志社副总编,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全球领导力研究中心特约讲席,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系统科学。编著《中国发展:“力”在哪里》、《中国步入经济起飞期》、《把经济前提弄丢了》等。发表经济和管理论文50多篇。曾为上海和周边城市的有关政府部门,以及宝钢集团、上海电信、远洋集团、百联集团、上海大众、施贵宝等大中型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管控优化、企业再造等决策咨询服务。上海市黄浦区第一届十大青年经济人物,2006年度上海市“两新”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何万篷也是我们同乡会的会员,只是他太忙了,一直没时间参加我们的活动”、“前段时间在上海东方卫视头脑风暴栏目里见他了....对宏观经济有独到看法……”、 “象山人的骄傲”……大家这样评价道。2008年1月2日,老K、大海、毛毛、禾火等在上海的象山网友专程拜访了何副所长,并送上象山同乡网新年贺卡和象山风光台历。
  从此,何万篷与象山同乡网也结下了深厚渊源。何所长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对家乡的建设发展也很关心。经象山同乡网的邀请,何万篷先生于7月25日,在上海免费为各位乡友举办一个《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投资机会》的主题讲座。这次由象山同乡网、上海象山同乡会、象山人在上海QQ群共同主办的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参加人数近百人。其中部分会员是从杭州、宁波、无锡、象山等地赶来的。
  何所长详细讲述了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民营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思路以及未来的投资时机;未来两年的经济拐点以及通涨拐点,将来的成本趋势;未来5-10年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和方向;世界经济从商品经济走向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未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的基础,美国的未来经济走向将从节能减排、新能源从而对中国市场的影响,美国经济的恢复对我国出口外贸将有直接影响……;另外,大家对楼市和股市等热门话题的提问何所长都一一解答。
  2009年9月30日,何万篷先生受邀出任象山同乡网荣誉会员。2010年2月,何先生再次抽出宝贵时间,为象山同乡网的《职场聊吧》栏目贡献经验之谈。他撰写的《致职场新人》的文章,从应聘、面试技巧,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能力等多个角度,为职场新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乡友中引起强烈反响。
    象山同乡网最新消息显示,何万篷先生在2009年末负责扬州智谷规划,2010年初,被聘为吉林八道江区政府高级经济顾问。(小豆/文)
戒慧 发表于 2011-5-14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情怀”“星晨CC”在经历了11年的向左走,向右走后,终于借助乡网这个平台达成了这份命中注定的姻缘。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0:58 编辑


                              “我是象山人!”
                                          ——白衣天使潘仁龙
  

   

      提起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分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院长助理潘仁龙教授,受到过他帮助的象山人总是怀着深深的感激。他是象山同乡网的白衣天使,28年来,一直为象山病人畅开着一条求医的“绿色通道”。
  潘教授第一次帮助象山老乡是在1982年。有一天早晨,他去医院上班,在医院门口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牵着一个8岁左右的孩子伤心垂泪。原来,这一家三口来自象山亭溪,孩子的脑里长了一颗瘤,此次是专程到上海来治疗的。谁知,由于医院床位紧张,来上海15天了,一直没能入院治疗,一家三口只好在外面租了地下室住下来,一天天眼巴巴等待着。这些天,医院没住进,钱却花了4000多元。
  这件事给了潘仁龙很大的震动。他想:象山人跑到上海来看病,路那么远,来了还住不进医院,在上海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个照应的人,可真不容易啊!自己作为一个象山人,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
  从此,潘仁龙放出了话:“凡是象山人到上海治病的,都可以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忙!”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开,让老乡们互相转告。
  潘教授每逢接到象山人民医院打来的求助电话,总是自己联系车辆,甚至连夜赶往象山。在象山做完手术,他又马不停蹄连夜赶回上海,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潘仁龙连夜赶赴象山动手术又连夜返回上海的经历,至今已达百余次,帮助象山老乡在上海治病的经历,已有数千次。
  2006年,潘仁龙在网上搜索到“象山同乡网”,他连忙注册成会员,并在同乡网上发帖,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接受所有象山老乡的求助,尽自己的最大所能随时帮助象山人联系上海的医生和床位,并在线解答患者的提问。
  2010年,一位象山癌症病人千方百计联系到了潘教授。潘教授在帮助他联系检查医院后,由于病人当时钱带的不多,医生没有给他检查,他准备回象山了。潘教授得知这个情况,马上赶到汽车南站,将病人接到医院,再做检查,明确了病情后,联系医院,顺利做了手术。(tange/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6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0:57 编辑


                         象山商人的真实故事 
                                        ——阿海夫妇创业史
  

   

      来自象山石浦的阿海于2007年1月加入象山同乡网。刚一上网,他就召集大家集合练歌,看来这是一位喜欢唱歌的人。2007年11月的某天,阿海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男人,努力了8年,没赚一分钱却赔了80万,作为女友或妻子,你会怎么办?”阿海似乎是想和大家讲一个故事。不过,他还有些犹豫,回忆真实故事,剖白自己的隐私,即便已是过往,撕裂仍旧是痛苦的。“我昨天凌晨3点都在考虑是否发贴……我想在这里写写自己苦难的10年经历,但就是没有决心。通过一年同乡网里看了大家的帖子,感觉到这里的老乡都是比较有修养的……我还在考虑之中……”
  2007年11月26日,《阿海沧桑十年——一个象山商人真实的故事》,在象山同乡网上正式开帖。阿海把自己从1997年到2007年在生意场上的得失荣辱、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完完整整地记忆下来。那年的冬天,相信很多人都在为他牵挂。时至今日,近1700字的回复,近五万的点击量,应该是象山同乡网上最热烈,最精华的热帖之一。
  2008年10月,阿海说:“前几天,我认识的朋友偶然在网上看见我的文章,给我电话劝我不要再写了。我的想法并不一样,因为我自己感觉是最真!是为了告诉网上的年轻朋友们,不要像我这样经历坎坷人生!”
  就这样,阿海坚持写完了他的十年故事。虽然,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他删除了一些章节,但是,敢于把自己真实的成败得失与乡友们真心分享,阿海的这一举动,已经感动了很多人。
  2008年,在收获了乡友们关注与厚爱的同时,阿海也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情感礼物。2008年11月5日,阿海的女儿出生了。后来,阿海夫人也加入了同乡网这个大家庭,还在同乡网上写小说,讲故事,分享她的感悟和心得。2009年1月,在中国象山同乡网春节联谊会上,阿海携手众多网友们一起放声高唱,由他主创的《象山同乡网网歌》,伴随着优美的歌声,这位象山商人的真实故事将继往开来。
  2009年6月,阿海夫人在同乡网上展示了他们的另外一个孩子——红雨伞绣花鞋。据悉,这是一个母亲为了鼓励儿子重振旗鼓,以五十多岁高龄辛苦打拼创立的,以阿海原公司名字命名的杭州红雨伞工艺绣花鞋厂。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奋斗,在行内已小有名气。
  这一家人风雨共舟的故事实在是令人感动。如今,儿女双全的阿海夫妇,开始了新的创业史——全力打造红雨伞绣花鞋事业。2009年,他们在淘宝网上开设了红雨伞绣花鞋专卖店。2010年年末,更是远走云南开办分店。
    “云南四季如春,抓住了商机,就抓住了成功的希望。祝贺!”“祝生意兴隆,一帆风顺”……在向网友们敞开心扉的同时,阿海也收获了来自网友们的真挚祝福。经历了沧桑十年,走过磨难之后,如今阿海夫妇携手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小豆/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0:56 编辑


                            为母亲加油
                                    ——诗人蔡启发

   

      “母亲的名字叫春兰/母亲兰一样宁静的晚年/便成我梦里的牵挂/每夜我在室内的灯下/出神地欣赏兰花/隐约飘起了思念的轻纱……”这是蔡启发写给母亲的诗。在蔡启发的家中,养着许多兰花,他说,这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蔡启发,这位出生在茅洋乡李家弄村的诗人,在台州工作生活了30余年,但他不能忘记他的家乡,尤其牵挂生活在老家的母亲。
  小时候,蔡启发喜欢上山摘兰花,插在衣服的扣眼上,带回家里用清水养着,家里连续好几天都香气四溢。后来,因为山里走多了,兰花喜欢长在什么地方,他几乎了如指掌。但他每次只采不挖,他说,兰花是仙草,有灵气,更因为,他的母亲,名叫春兰。
  长大后,他到台州工作,走在上班的路上,常常遇见当地农民手捏一把兰花叫卖,日子久了,种养兰花的念头就在他心中萌发。于是,养兰就成了他在写诗之余的又一大爱好。一有空,他就到花鸟市场转悠,看到喜欢的兰花,总会不惜代价买下。他的家中,摆放着50余盆珍贵的兰花,这些兰花,分别来自云南、四川、贵州、舟山、象山、台湾……现在,他还是台州市直机关兰花协会的副秘书长。他在同乡网发帖,与乡友分享他种的兰花:“我爱兰花是从小养成的,我对兰花情有独钟,那是因为母亲的名字叫春兰。我喜欢兰花的清香,我喜爱兰花的高雅,我热爱兰花草一样的廉洁,我推崇兰花的诗情画意!”
  每年,蔡启发都要抽出时间,回家乡看为母亲加油——诗人蔡启发望老母亲。最令他感动的是,同乡网成根、琼楼、真宝、先愍等几位从未谋面的网友,竟然专程到茅洋乡李家弄村拜访蔡启发的母亲。当蔡启发意外在乡网看到网友与其母亲的合影后,感动地热泪盈眶。2009年12月3日,蔡启发在乡网发表了《乡约无价 情义如金:感谢吴大哥》一帖,“我不知说什么话好,只能借乡网说一声感谢!太感谢吴大哥,还有琼楼、真宝、先愍等乡友,有机会再向你们敬酒!”
  蔡启发时常想起母亲的话:“孙中山先生说,五月三十一日,是中国人的纪念日。”这句话,一直激励他如何工作与学习、如何写诗与做人。有耕耘就有收获,蔡启发在《人民文学》、《十月》、《诗刊》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和业务论文,并出版诗集《季节之河》、《秋水之舸》、《硬伤之水》、《沧浪之水》、散文集《在水之湄》、诗歌评论集《在河之洲》,并多次在全国文学征文比赛中获奖。
    “与水共舞是我的水利人生,‘山水灵气、云水长和’的水文化积淀,让我有着唱不完的水之歌,‘真、善、美’的人间亲情、友情和那奇妙的世界使我有着抒写不尽的诗歌!” 在《坚持与努力》的职场感悟中,蔡启发说到。他还说,如果一个人钟情诗歌,就要下决心甘心寂寞,功名利禄、美酒咖啡的感官刺激恐怕不是一个诗人的追求。诗人在选择了诗歌的同时,就选择了与荣华无缘。蔡启发说:“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我,虽然没有创造骄人财富却认为创造了无处不在的诗意生活,并且从中寻找到真正的开心是令人快乐的。坚持与努力,将是我无悔的选择。”(tange/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0:54 编辑


                  根雕为伴,六株头的开心乐园


   
      
      2007年10月12日,网友在象山人物志中提到:“王群——象山竹根雕艺术群体中最具实力的后起之秀。”2009年1月,心有小芳发帖:“我表哥——王群(竹根雕杰作)”;2009年4月2日,网友看牛人发帖:“5月15日,‘王群根雕展’将在宁波举行!”
  2009年5月3日,网友六株头在象山同乡网上注册(后来大家发现,六株头是王群的网名),从此,也带来了属于他的开心乐园。当他得知同乡网家乡助学活动正在进行,就积极表达了义卖根雕作品帮助家乡学子的想法。后来,他的竹根雕作品——龙笔筒,作为2009年度同乡网艺术品工艺品义卖助学的首件作品登上了网络空间。最终以3000元的价格成交,所得款项全部资助给了象山大学生助学金。
  网友们认识、了解六株头,源自他的竹根雕作品。2009年7月6日,《六株头的故事之竹缘》在乡网开贴,详细介绍了他与竹结缘的历程;8月8日,《六株头的故事之乐园》回顾童年走上根雕之路的趣事;在别人眼里,他是热爱艺术、根雕行业的后起之秀,在网络空间里,他又是东谷湖畔敢于直言、率真开心的六株头:9月30日,参加东谷湖风景区义务剿蜂活动;10月4日,邀请网友们到他的住处赏月;11月2日,遇到困惑,他说六六粉(六株头的粉丝团别称)快来帮我;11月21日,橄榄雕刻新品丢失,他又很伤心。
  2010年,得知象山区网友们在千丈岩安置的垃圾桶接连受损的消息后,他和另外一位网MichaelChen决定出资建造水泥垃圾根雕为伴,六株头的开心乐园桶。1月3日,他一个人去千丈岩查看情况;2月,垃圾桶制作完成,他又和大家一起协力搬垃圾桶上山。
  六株头是这样一个人,在竹根雕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他不懈追求,锐意进取。他说:“一次次美丽的蝶变成就了象山雕刻手工艺的辉煌,也成就了那些经历了蝶变痛苦过程的民间艺人的辉煌。”他还说:“针对自己的弱点和自己从事的行业的弱点,我要练刀。”
  六株头是这样一个人,他关注着象山发展,关心着身边的一切事物,直言不做作。9月17日,观看了开渔节晚会后,结合现场感悟,他大胆谏言。9月19日,针对同乡网的一些不同意见,他说,打倒版主;12月3日,他又说,才子们太多了,同乡网上的坑儒运动,刻不容缓。六株头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爱心、开心和善良天性,一直保持不变。
  9月18日,看到有人在东谷湖落水,他说,网友们,请珍惜生命;10月1日,疑惑东谷湖畔老军人跑步的口号和步法,他说,很纠结;2010年11月14日,他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写在郑宝根大师去世一周年;11月26日,他说,跳是一种摆脱、叛逆、改革、进步,网友们,今天你跳了吗?12月21日,当得知象山西周的小朋友志浩遭遇车祸,无钱医治后,他说:“关于小志浩 邀朋友献一点爱心。”在六株头的感召下,短短几日,就筹措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象山乡友们的五千多元善款。(小豆/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0:51 编辑


                      关爱家乡的中科院教授



   
      也许,很多网友对他并不熟悉,注册名hgli,来自北京。搜索他发布的帖子,虽然总数不多,但是,北京、象山的一些网友对他却并不陌生,有很多人也曾和他在生活中见过面。他就是来自象山东溪,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中科院教授——励惠国。
  2007年10月25日,网友hgli在象山同乡网上注册。30日,他在网上发帖《遥感卫星——遥感应用》。hgli说道:“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精心安排下,我荣幸的于2007年9月18、19日,参观了北京航天测控中心、航天训练中心,并赴太原航天发射中心,观看了‘资源卫星’发射的全过程,我现从‘遥感卫星——遥感应用’方面帖上近30幅照片,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这震憾、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这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一手资料,极大地满足了普通人们渴望近距离了解中国航天资讯的好奇心。正是hgli的推介,同乡网上承载了这些难得的珍贵照片。
  励惠国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国家遥感中心地理信息系统部主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中国委员会(CNCOSPAR)委员,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领导和参加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等奖项。
  在普通人看来如此德高望重、取得非凡成就的象山人,应该只是出现在《象山人物志》的精英介绍中,没有想到的是,他也是象山同乡网的一名注册乡友,并且时常也会在网上与我们见面。现在的励教授刚刚退休,他说,走遍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还是觉得象山最好。2007年11月21日,励教授在同乡网发布了“怀念我们的老师和同学”的帖子,他说,当他在中国象山同乡网上看到2008年是母校——象山二中70周年校庆和校友们对母校的怀念时,他就犹如失散了多年的孤儿,又一次有机会回到母亲的怀抱,沉浸在对往事的幸福回忆之中。励教授在网上贴出了他们半个世纪前拍摄的珍贵的毕业照,5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能够清楚地说出每位同学、每位老师的名字。励教授说:“五十多年来,我一直都默默地怀念、回忆着我的母校,我的老师和同学。”拳拳思乡之情跃然网上。
  励教授关心家乡发展和建设,据悉,他曾亲自参与勘探、设计了家乡石浦水封油库;而所有接触过他的乡友们,都有一种感觉——励教授敬业、豪爽、热心、好客。正是这份对家乡的爱心使然,2009年,当得知同乡网组织家乡助学的事迹后,他给予了极高“评价”。 (胡雨/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7 22:28 编辑


                           思乡情更怯
                                   ——留学德国的“书剑生”
  



      2007年8月29日,一位网名叫“书剑生”的网友来到乡网发帖,呼吁乡友救救耳聋孩子,他在帖子中写道:“我是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昨日,在报纸中读到一名耳聋孩子的故事。这位孩子只有两岁,可是他听不见,说不了。由于无法承担昂贵的医药费,他现在没有接受治疗。医生说如果不在3岁前治疗,恐怕就永远听不见了……看完这个新闻,我流泪了,我想尽绵薄之力帮助他,也想呼吁全社会帮助他,好让孩子能开口说话。”
  “书剑生”是带着爱心走进乡网的,他发的每一个帖子,都充满浓浓的爱意,有着割不断的亲情。他知道年关订火车票的难处,2008年1月28日,他发表了《转让1月30日T31学生火车票》一帖,将自己
闲置的火车票挂在网上。
  2008年8月23日,“书剑生”飞往德国留学,此后,在乡网上常可见到这个特殊的“德国小记者”发回的特别报道,他把德国学校体系建设、德国垃圾处理办法、德国的交通安全宣传、德国的狂欢节等很多异国见闻与乡友们分享。
  在2009年2月18日的《留德见闻——垃圾分类》一帖中,他详细介绍了德国处理垃圾的方式,并倡议“在垃圾处理落后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关心身边的环境。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呢?这个需要有关部门针对我县实际情况,作出切实有效的环保措施,鼓励百姓为了美丽的象山贡献小我之力量,以成大我之美丽。”
  到了德国后,“书剑生”很想念家乡,他经常到乡网走动,以解相思之苦。“小时候,我的世界就是象山,捡不完的贝壳螺儿,抓不尽的螃蟹小虾,小时候的脚印随海浪若隐若现,曾经的欢笑留在了那一片海。想必,那山,那海水,总还记得我。”书剑生说:“自从离家始觉家,却是当时未知晓。慈母两鬓已作白,少儿那堪思念情。”
  通过乡网,“书剑生”也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发展,欣喜之余,他也积极结合自己的知识、感悟等,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如何再提高象山的知名度?要挖掘我县的文化财产,不是遗产。旧的东西总是过去的,我们或许能够以过去之美丽成就今日之新美丽,这就是继承和发展。”
  “现在,我县的针织业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印刷厂临海而建,我就不免想到废水直接入海的方便。也许有一天,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海,还有我们自己……”
  “象山有那些特色文化呢?首先想到渔文化。当一个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家乡的文化总时刻在他的心里,这便是一种永恒的文化。这种文化,教育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百姓,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在我心里,真正的教育是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象山人,真正的中国人。我的心里流着海水的声音,我的身体散发着海水的味道。我爱听这声音,爱闻这味道。”
      虽然,我们不知道“书剑生”的真实名字,作为象山赴海外求学的年轻学子代表,“书剑生”们有很多,他们一直都在象山同乡网上出现着、活跃着、诉说着对家乡的热爱,离开之后,距离拉远,才更能感受到“近乡情更怯,思乡情更浓”的份量。(胡雨/文)
佳代 发表于 2011-5-1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成总!这样就不用急着拿纪念册了,跟随成总的连载慢慢欣赏!向各位为乡网所付出致意,致敬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成总!这样就不用急着拿纪念册了,跟随成总的连载慢慢欣赏!向各位为乡网所付出致意,致敬
佳代 发表于 2011-5-17 21:18


    也谢谢楼主对乡网的关注与支持!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9 19:52 编辑


                           永恒的奥运精神
                                        ——吴根祥千里走单骑
  



      2008 年7 月17 日, 同乡网上出现了“真正闲人”(真名吴根祥)发的《支持奥运,从象山单骑电瓶车奔向北京!》的帖子:“今天想告诉同乡们一个酝酿了两年多, 马上要去实践的行动计划, 本人准备骑电动车从象山出发,目标北京,行程1800余公里, 争取在奥运会开幕前到达。”
  网友“山鹰猎狐”第一个跟帖:“支持闲人”。网友“一根葱”告诫:“电瓶要多带几个啊,加油!”网友“心情专卖店”表示:“太崇拜了,路上注意安全,等你的好消息。”对于“真正闲人”这一永恒的奥运精神——吴根祥千里走单骑非同寻常的举动,全国各地乃至一些侨居世界各国的象山人,都十分关注,网上跟帖源源不断。
  7月26日,吴根祥带着网友们的嘱托,毅然踏上征程。一天半后,他到达杭州。29日凌晨4点半,他已离开湖州市,沿着104国道前行,06:30来到江苏省。下午,“凤凰”台风越来越厉害,大雨滂沱。吴根祥冒雨前进,到达一个叫“旧县”的镇子,听了路人的指点,他转上了341省道。7月31日清晨,吴根祥就从滁州市出发,到晚上12点多赶到江苏省雎宁市。8月1日清早,他又出发了,此时手机话费所剩无几,吴根祥向同乡网求援,网友“心情专卖店”、“心有小芳”很快就为他充进话费。
  8月4日6:30,吴根祥过卅里铺大桥,7:00过于官屯大桥,进入德州市区。一路上,听着欢快的歌曲,吴根祥忘记了寂寞, 忘记了疲劳, 夜里12 点多到达河间市。8月5日,他进入北京郊区,两道安全检查站都顺利通过,吴根祥的心情格外轻松。北京的“老K”打来电话,知道吴根祥到京会较晚了,就说好预先定在6日开的欢迎会推迟到7日晚上开。原来,北京的象山同乡一路在关注着吴根祥的动向,欢迎会也早已做好准备。当晚19:25,吴根祥到达天安门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迎奥运的气氛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吴根祥激动万分。
  8月7日,由象山驻京办、北京象山同乡会主办“象山吴根祥单骑来京迎奥运暨王增才执裁奥运”欢迎宴会在宁波宾馆举行,北京奥运火炬手、象山籍知名人士、北京活雷锋孙茂芳先生,来京执裁的象山籍人士王增才先生,部分在京籍象山人士等应邀出席,大家亲切话谈并合影留念。象山同乡网全程进行了网上报道。事后,真正闲人返象途中,沿途也分别受到了来自杭州、宁波、象山等同乡网网友们的热情关注,网友们聚会为他接风洗尘。
    吴根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在网友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奥运精神。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吴根祥再次做出惊人之举,骑电动车赴广州喜迎亚运盛会,又一次牵动了网友的心。(tange/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乡网里互慰济
                                  ——勇于建言的勿忘天堂
  

   

      2009年秋天,一位家住高塘岛乡、名叫阿宇的小伙子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搜索“象山十大名菜”时,不经意间发现中国象山同乡网。点击进入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住,花了足足两天时间,看到想看的东西、得到想得到的答案。
  9月29日,张宇看到《象山民间谜语竞猜》一帖,因平时十分喜爱猜谜,如获至宝连续浏览了200多页。当他看到最新的一则谜语还无人猜而要去猜时,才发现自己还未注册。于是,一个“勿忘天堂”的新网名在《象山同乡网》出现了。
  勿忘天堂对象山同乡网的眷恋, 竟然达到“ 不可自拔”的地步;注册后用了整整两个多月时间,浏览一遍论坛上的“精华帖”与“高楼帖”。他是一位厨师,由于职业的关系每天要早早起床;却天天守候乡网论坛、坚持“每日一帖”,不少帖子是在深夜发出的。他说:“能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同乡网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虽然很晚发帖,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2010年7 月2 3日,勿忘天堂在同乡网社区获得访问量、帅哥、积分、好友数、经验、竞价六个“排行第一”。
  在同乡网遭遇“瓶颈”的特殊时期,勿忘天堂不仅满腔热情坚持发帖,还对一贯存在“灌水者多、拍砖者少”的现象直抒己见。在《品同乡网之“味”》 一帖中,他写道:同乡网里辣味不好找到,经过改版之后只有少数网友能够积极活跃同乡网;大多数朋友是顾着自己,对同乡网似在乎、又满不在乎的样子。对于同乡网的一些事情,很少人能敢爱敢恨,自然也就缺少了那铮铮铁骨!也很少有朋友够大胆凌厉批评同乡网的过失,甚至对一些事宜做不到不平则鸣,不敢站出来呐喊,也不能用犀利的语言来痛彻一些是非!“我认为整个同乡网缺少是辣味,往往是委曲求全为多,作回避旁观之人,嘴里总会出现‘和谐’之句!我们应该抛弃那种软弱胆怯的存在,勇敢吃辣,辣得你面红耳赤,辣得你热血沸腾才过瘾!”
  为此,他几度“炮轰”管理层, 建议启动聆听《同乡网之歌》活动,让大家再次感受气势磅礴的动人音乐、荡气回肠的美妙旋律;建议再次举办《我与象山同乡网》征文活动,让新老朋友创作出新的经典之作;建议开办“情感类”版块,让大家更好地谈感情、说爱情、讲亲情、聊友情,使同乡网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这种关注,正是对同乡网的一种另类支持。
  在注册乡网“对周”的纪念帖里, 勿忘天堂说: “ 一个搜索、一个不经意,我来到了属于天底下所有象山人的网站——中国象山同乡网。在这里发一些帖子、抒发一些心里感受,犹如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想开心快乐时给予大家分享,在烦恼与焦愁时得到更多的‘慰济’!”“人生短短数十载,何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保持一颗‘慰济’的心,当我们‘慰济’别人的时候,我们的心也会得到相应的‘慰济’。”勿忘天堂如是说,也正是如此做!(成根/文)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11-5-19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1-5-19 19:56 编辑


                            他将欢乐洒乡网
                                        ——花甲顽童小恬情
  

  

      2008年8月24日下午,一位头像含情脉脉的小女子、网名“小恬情”的新会员注册象山同乡网。在题为《不好意思来迟了》的处女帖里,小恬情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原装本地人,听说这里有看的、有听的,也来瞄一下。版主们、楼主们别吓我,我胆小!”
  次日,小恬情在题为《初次见面》的帖子里配发了“初赏旗袍”、“初春广场”等一系列美女照,并说“大家如果喜欢我、我再贴,照得不好。”此帖立即引起浏览者的关注,顶帖、加分者络绎不
绝。小恬情称在北京的象山媳妇胡雨为“姐姐”,而在杭州工作的心有小芳将其“当做偶亲爱的姐妹”。对于跟帖,小恬情应对自如,引得一些人想入非非……。
  9月28日,小恬情发出了《珍惜自己的ID》的呼吁,倡导网友们珍惜自己在网络中的身份、名誉和价值,维护自己在网络中的形象,更是更到了网友们的大力认同和支持。
  是年10月6日晚上,一则题为《迟来的亮相》帖子在论坛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有的直呼:“此乃乡网第一大爆闻!”心有小芳尖叫:“天哪!偶心目中的小美女、原来是位男的呀,还是个老顽童呀!”有的劝说:“不只你一个人,90%都是这么想的,谁让前辈有个动人的名字呢?”有的推测:“如果再悠着点、下个月再暴露的话,我估计同乡网里的许多帅哥都要拜倒在您的四角短裤之下了!”“被晃点了”、“被忽悠了”之声不绝,当夜跟帖翻过四页、达47层。
  小恬情姓曹,家住县城西门,已过花甲之年;采过石、种过田,后来办厂三十年,在象山翻砂铸铝行业颇有名气!他平时幽默、童心未泯,性格聪明、肯钻技术,连老伴都叫他“老顽童”!本想到乡网转一圈,“雁过不留声”。看到大家这么诚实、团结,正是别的网站所不及的,感觉再不亮相太对不起大家。
  小恬情热心公益事业,象山千丈岩下多次留下他清洁环境的身影。他用精湛的摄影技术,及时报道同乡网的活动情况,为会员们制作一张张艺术照、精美的月历……。会员们纷纷反映:“老爷子的帖子看一次、享受一次,怎一个‘精’字了得!”象山版版主可人说:“因您的冒泡,象山版开创了开版以来的最佳成绩!”有的会员竟然称小恬情为“乡网大众的情人!”
  一段时间,小恬情因身体有所不适、上网时间少了些。立即有会员发帖:“好久没见小恬情了,怪想他的。今天发这个帖,想让小恬情知道,我们没有忘记他,乡网有许多朋友都惦记着他。希望小恬情早日康复,再来乡网嬉笑玩闹!”当他生日之时,一会员发帖“祝我们乡网的顽童叔叔生日快乐,永远幸福开心”;跟帖不绝。
  正如曹师傅所说那样:“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心情好一切都好!只要开心就好!”花甲顽童小恬情,他将欢乐洒乡网!(成根/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3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