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象山蛎江埠战斗

[复制链接]
xuqingsong 发表于 2011-5-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象山港网站   
概述: 1949年7月8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宁海后,一路乘胜追击至象山县茅洋乡境内蛎江埠一带,溃兵敌87军220师659团和军直机炮团两个营依托有利地形和防御工事进行顽固抵抗。我军指战员很多来自北方,不识当地海况,又恰逢涨潮,发起冲锋后,指战员陷在海涂难以前进,遭敌军轻重机枪疯狂扫射,100余名指战员死伤。这是解放象山最激烈的一仗,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俘敌400多人。此仗意义重大,为南下昌国、石浦,彻底消灭残敌打开了通道,决定了整个宁象战役的胜利。

他为解放军当向导

    日前,84岁的退休老人陈钦带着记者来到位于茅洋乡境内的蛎江埠,在这里的一个塘坝南端,一座碉堡遗址展现在眼前。这是一个方型圆角的碉堡,南首有一个可供人进出的门洞,碉堡有六七米长、三四米宽,一间房屋大小,碉堡墙朝海面方向有几个扁扁、窄窄的小窗。陈钦说:“原先碉堡还要高,设有两层。这几个小窗就是‘机枪眼’。1949年7月8日,宁象战役中最壮烈的一仗就发生在这里。当时好多参战的解放军官兵就壮烈地牺牲在它的前面。”
    在这场战斗中,时年24岁的陈钦担任了解放军的向导。陈钦觉得最有贡献的是向解放军提供了一张自己珍藏的当时最新的象山地图。
    陈钦老人回忆说,1949年7月7日晚饭时分,驻扎在泗洲头后门山的国民党“长江”部队突然枪声大作。与此同时,从西边打来的枪声也越近越密。不一会,后门山上的枪声停止,战斗已经延伸到鹭鸶跳岭头。这时,身穿由黄变白旧军服,帽子上有一颗五角星的大量官兵进入村内,涌入陈钦家的院子。部队里的一个人和气地说:“不要怕,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正在打仗,大家今晚不要出门。”官兵们就在院内打地铺,借灶煮饭。
    原来,这是一支解放了宁海之后乘胜追击国民党溃兵的解放军部队。据说,官兵们为了打仗已经连续4餐没有吃饭了,一路上只吃了一些干粮。当晚,解放军三连张连长找到了陈钦,知道他是教书先生,就动员他给三连当向导。陈钦爽快答应。
    张连长拿出了一本浙江省行政地图,要求陈钦指明蛎江埠、李家弄、乌石蛟和关帝庙(乌石蛟至南堡途中的小庙)等地方。但是,这些地名在这本地图上根本没有标示。由于话语听不大懂,陈钦想起了三国演义中张松献地图的故事,就当即将自己在教地理时用过的一张当时最新、最详细的石印版象山地图献了出来。张连长如获至宝,当即在涂上画上各种符号。
    这支部队是解放军第21军61师182团。他们快速追击敌军,意在取道蛎江埠,目标直指石浦。解放军分兵迂回占领关帝庙是为了打击和切断即将发起的蛎江埠战斗的敌援兵之重要交通线。陈钦日后才觉得那次自己担当向导的重要。
    7月8日凌晨三四点钟,解放军由陈钦作向导出发,从泗洲头村到花墙,5里路上两边都是部队的人、骡、马。到了坟山黄狗盘小山头,天蒙蒙亮,蛎江埠方向立刻扫射过了一阵子弹。张连长说:“敌人已经发现我们了,沿海边不能过,我们绕道走。”陈钦带领部队从村后的山上绕道。在茅洋下缸厂村后山一带与一支部队会合,一名营长用陈钦提供的象山地图核对了自己的军用地图标示,并向陈钦详细询问周围山头和村庄的名称。
    由于敌人阻击,部队一路走得很艰苦。过了茅洋小白岩村一个叫做断坑口的地方,陈钦又另请了更熟悉地形的当地3位村民做向导。陈钦完成任务后折返,这张宝贵的石印版象山地图被解放军留用。



蛎江埠战斗示意图

战斗打响

    那天中午12点半,陈钦在小白岩村歇脚,听到蛎江埠方向传来疏密相间的枪声。
    原来,这天,敌658团、659团依托蟹钳渡海港,在洋岙山、尖峰山、李家弄、南堡一线负隅顽抗。我第61师182团三营为前锋,沿海边坟山、白岩下前进,正面进攻五狮山之敌,抢占制高点;该团二营沿大坑、下缸厂前进,从茅洋迂回到五狮山,侧击敌军;该团一营为穿插,夺取鸟石峧的关帝庙,直插海墩,切断敌军的南北联系,配合22军消灭北面敌军。
    当三营七连突击排和团部侦察班翻过鹭鸶跳岭,进抵蟹钳渡时,遭五狮山、尖峰山之敌的重机枪、炮火的阻击。我军即以火力反击,摧毁敌部分工事,杀伤敌一部分。当三营突击排冲上蛎江埠水泥桥时,遭桥对面碉堡和小山上轻重机枪交叉火力的射击,敌人从桥边碉堡里以重机枪猛射,我突击排排长傅金星等同志大部分英勇牺牲,部分重伤,鲜血染红了蛎江埠的海水。三营七连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抱着炸药包沿桥的上侧堤岸匍匐前进,以炸毁敌碉堡,不幸大部分战士又被碉堡里的敌火力射中牺牲。一次突击不成,随即又组织第二梯队改从海涂上冲过去,但因解放军多是北方人,不熟悉南方港湾水性,看看泥涂没水,陷下去却很深,又逢涨潮,许多战士陷在滩涂里,无法前进。敌方见有机可乘,就从对面山上以及碉堡里,用机枪轮番扫射。

决定性的胜利

    陈钦回忆说,总攻的时候,他在小白岩村后的山上远远地能看到蛎江埠方向弥漫的滚滚硝烟,枪炮声大作。
    正在部队被阻的严峻时刻,61师部和181、183团先后赶到,重新研究突破第二道防线的战术。下午3时,发起总攻。霎时间,我军大炮、重机枪一齐向敌阵地猛射,尖峰山、五狮山乱石飞扬。其中我军一名战士,不顾一切匍匐前进,沿着大堤内侧贴边奋前,当他到达蜊江埠碉堡附近时,一跃而上,将炸药包塞进敌人碉堡,翻身上堤一滚,随着一声巨响,摧毁了阻滞前进的碉堡。一时冲锋号响,该营战士冲过桥头,抢占制高点。
    担任侧击的二营指战员冲到茅洋附近,向敌猛攻,敌向南溃逃。晚上9时,我第183团由正面攻占了尖峰山后,在182团配合下,又攻占了杨岙岭及其以东山区,敌即迅速南逃。
    当天,我军取得了蛎江埠战斗胜利,共俘敌400多人。这一仗解放军打得十分艰苦,但意义重大,为南下昌国、石浦,彻底消灭残敌打开了通道,决定了整个宁象战役的胜利。
    当夜,181团、182团合击新桥,敌军向石浦仓惶逃窜。
    7月10日,新华社向全国报道:象山半岛已于9日上午10时全部解放,溃退到象山半岛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已被最后驱除和肃清,解放浙江大陆最后一役胜利结束。

烈士长眠半岛

    在采访行将结束之时,陈钦老人不顾年事已高,坚持要去烈士碑“看望”英烈们。在茅洋那个高耸入云的烈士碑前,陈钦肃穆缅怀,扶碑寄情。
    在蛎江埠战斗中,我军死伤了100多名官兵。当时,我第61师182团三营的同志们将牺牲在海涂里的指战员抬上岸来,埋葬在白岩下祠堂边。一部分同志抬到南堡抢救无效牺牲,埋葬在南堡,后移葬于沙岗。后来,县人民政府在茅洋山的一个山头和沙岗修建了烈士陵碑,以纪念为解放宁象和在蜊江埠战斗中牺牲的革命战士,并激励人民踏着革命先烈开辟的道路奋进不息!
 楼主| xuqingsong 发表于 2011-5-9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解放象山的先辈们致敬
天涯海客 发表于 2011-5-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茅洋人,从小学到初中,年年到金山头扫烈士墓,但对于蛎江埠还真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只知道茅洋村东面的山上有碉堡,解放时在蟹钳渡曾经打得很惨烈,死了好多人。
烦人 发表于 2011-5-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滩 发表于 2011-5-9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我军敌军了,都是中国人。
yangkang945 发表于 2011-5-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委员长当年。。。哎。。。
随便 发表于 2011-5-1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我军敌军了,都是中国人。
沙滩 发表于 2011-5-9 20:45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打就打小日本!
劲松 发表于 2011-5-10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历史!
零落成泥 发表于 2011-5-1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茅洋人,从小学到初中,年年到金山头扫烈士墓,但对于蛎江埠还真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只知道茅洋村东面的 ...
天涯海客 发表于 2011-5-9 18:39



    蛎江埠好象在台头吧
蔡启发 发表于 2011-5-1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蛎江埠-----------就在台头
superman 发表于 2011-5-1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perman 于 2011-5-14 20:43 编辑

我虽不是茅洋人,但我估计蛎江埠应该在泗洲头与茅洋交界处,花墙、兴坑这个地方,这里一片海涂的


本想上传图片,无奈只能上传小于210Kb大小图片。乡网网管能不能弄大点??
On_drunk 发表于 2011-5-1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毕竟是解放军胜利了。
东海龙王 发表于 2011-5-18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3 10: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