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巨大中华

[复制链接]
鸿海 发表于 2007-7-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从农话到国家骨干电话网,用的全是国外进口的设备,它们是分别来自7个国家的8种不同制式的机型,通信业早期流行的“七国八制”的说法就由此而来。据说,在北京,几乎可以找到全部8种制式的机型。“七国八制”的进口设备垄断市场的格局,直到以“巨大中华”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崛起之后,才得以彻底改变。“巨大中华”这一叫法,据说是由信息产业部前部长吴基传首创。因为很凑巧,当时通信设备制造领域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几家企业巨龙通信(以下简称“巨龙”)、大唐电信(以下简称“大唐”)、中兴通讯(以下简称“中兴”)、华为技术(以下简称“华为”),头一个字联起来刚好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巨大中华”。?
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的巨龙由数家国有企业发起,总部设在北京,目的是推动中国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HJD04-ISDN(以下简称“04机”)的产业化。04机早在1991年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研究人员邬江兴主持研发成功,基本上汇集了早期中国交换机领域的最高成就。公司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于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基础电信工程总包商与信息网络系统集成商,专注于传统通信产品制造和无线传输与接入、宽带数据网络产品的制造及集成,公司注册资本6.5亿元人民币。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大唐尽管1998年才正式成立,但其前身是1993年从邮电科学院分拆出来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这个研究院有40多年的历史,技术实力雄厚,国家也给予了它最大的扶持,在成立当年的10月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大唐集团是一个专门从事信息通信系统装备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历来承担着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创新和发展的重任。在通信各关键技术领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光通信和微波通信系统、有线和无线接入网系统、宽带和数据通信系统、电信软件和系统集成、微电子、特种通信和保密通信、电源等。广泛应用于我国通信公网和水利、电力、公安、铁道、广电等专网,成为我国通信网装备的主要品牌之一。其中,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技术方案被国际电联和3GPP接纳为国际标准,结束了中国在世界通信标准领域里旁观者的历史,同时也为我国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中兴通讯: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1985年初,处于内地的国有企业--航天系统的691厂决定到深圳经济特区寻找合作伙伴,"外引内联",以求发展,并派出当时的技术科长侯为贵同志等人到深圳进行联络筹备工作。经多方奔走、洽谈,与香港运兴电子贸易公司和航天系统的长城工业公司深圳分公司达成共同投资建立合资企业意向。 1985年,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准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280万元人民币,691厂占总股本的66%中兴通讯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了近20项国家“863”重大课题,是通信设备领域承担国家863课题最多的企业之一。中兴虽然有国有企业的背景,但是国家并没有实际的资金投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由员工持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华为是“巨大中华”中惟一的私营企业,因此华为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
“巨大中华”,四柱擎天
寡头垄断,强调高投入、高回报的经营模式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刺激了中国电信业的迅速发展。在运营商成规模的采购下,国内的设备制造商从传统的程控交换机、GSM系统设备,到CDMA、3G产品,在技术、市场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小,对市场的把握能力逐步增强。由于国内市场对海外设备商已经开放,每一笔订单,都是在面临众多国际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取得的。可以说,在加入WTO之前,国内设备商就基本适应了主要国际电信设备厂商的竞争策略,基本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被称之为“巨大中华”的巨龙、大唐、中兴和华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成长起来。
“巨大中华”一度成了民族电信制造业的代名词,在业内叫得很响。据说“巨大中华”最早是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叫出来的。因为很凑巧,当时通信制造领域最好的几家企业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头一个字连起来刚好是非常响亮的名字:“巨大中华”。于是,领导也好、媒体也好,经常会提到“巨大中华”,并以此来代表民族通信制造业的崛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交换机市场上,中国本土厂商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阶段。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随着国内交换机市场的变化,国外厂商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我国农村市场线路条件差、利润薄,不屑去拓展,国内通讯设备商抓住了“农话”这个绝好契机,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抢占市场,同国外厂商抗衡。事实证明,正是这条道路使得国内通讯设备商迅速成长起来,将“洋鬼子”毫不留情的赶出了中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巨大中华”。
1995年是个吉祥年,对于“巨大金中华”来说,意义不同于一般。当年3月2日巨龙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标志着1991年就研发成功的04机开始进入真正的产业化阶段。巨龙在成立后短短3年之内,其累计总销售额高达100多亿元,销售超过1300万线。非独是巨龙,另外“三朵金花”也开始腾飞。
   1995年11月,中兴通讯自行研制的ZXJ10大容量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原邮电部电信总局颁发的入网许可证,作为当时国内自行研制的三大主力机型之一,ZXJ10终局容量为17万线。在原邮电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认定为“是目前能与国际一流机型相媲美的最好机型。”
    同样是1995年,华为也推出了号称万门机的C&C08C型机,并在1996年推出了容量可达10万门的C&C08B型机。这样,巨龙、大唐、中兴、华为突破了国外厂商的重围,并渐成隐然对抗之势。
海子国外通信巨头交换机的价格被拉下来了。其程控交换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从原来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每线300-500美元,下降到了1998年的50美元,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而且有些甚至已经开始低于产品成本了。伴随着价格下降的,反而是国内电信设备厂商的崛起。从此,国内电信市场“巨大中华,四柱擎天”的格局形成,足以和国外通讯巨头抗衡,在交换机领域则更是将“洋鬼子”彻底赶出中国市场。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人们对“巨大中华”多少开始感到陌生。因为,今天上述四家企业已经拉开了差距。几年之后,由于技术的革新,移动和数据通信替代交换机成为通信业的主流产品,在这次行业转型过程中,国内厂商之间也出现了差距,而且主要因为体制问题,差距越来越大。曾经在交换机技术上领先于“中华”的“巨大”逐步衰落,而完全属于外行介入、没有科班背景的“中华”反而后来居上,开始在全球通信之林中塑造着中国通信业的领先形象。
导致“巨大中华”拉开差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 产品技术原因:差距出现在一个关键的产品——接入设备,中兴、华为是在交换机市场很好的时候,就开始投入很大精力搞接入设备,而大唐、巨龙,特别是巨龙,特别不看好接入设备,认为这个类似二传手的东西不会有前途。接下来,中兴、华为两家不约而同地搞出了接入设备,并培育、启动了市场。当巨龙、大唐两家发现接入也是颇有利润的领域时,市场已经被瓜分了。市场竞争的残酷就在于此,你一步赶不上往往会步步赶不上。
(2) 体制的原因:最先掉队的是巨龙,巨龙是国内数家国有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类似一个松散的联盟,而且在体制上始终存在矛盾。和其它3家企业比,巨龙的核心层缺乏稳定,高层人士变动频繁,甚至企业的灵魂人物邬江兴也是几度沉浮,这和华为的任正非、中兴的侯为贵成为鲜明对比。同时,巨龙的败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在体制和经营模式方面,大唐的情况也与巨龙有些类似。与其它三家企业比,其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其优势是人才、技术,劣势是由于长期吃国家科研经费,市场意识不足;其次由于是科研院所,因此生产能力、销售系统几乎没有,相反人员却近万人。
"巨大"不大,"中华"乃大
相比之下,"中华"两家更注重企业的未来,从一开始就将企业经营的使命定位在"中国兴旺"和"中华有为"这样的高度,很早便在企业管理、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部署,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另外,从一开始"中华"就面临着生存压力,而大唐和巨龙,都是在有了一个好的产品后组建的企业,没有经历残酷的生存竞争的洗礼。因此,企业的竞争基因不如另两家企业,也缺乏了解市场、适应市场的动力。结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导致"巨大中华"拉开差距的直接原因恰恰是最初"巨大"占有优势的领域——产品。中兴、华为是在交换机市场很好的时候,就开始投入很大精力搞接入设备,而大唐、巨龙,特别是巨龙,特别不看好接入设备,认为这个类似二传手的了市场成为中兴和华为在市话领域全面突围的首要功臣。当巨龙、大唐两家发现接入也是颇有利润的领域时,市场已经被瓜分了。 在后来的几大新兴市场,比如移动、光通信、数据领域,"巨大"也没有及时介入,结果,当传统的交换机开始饱和、而移动等产业兴起时,它们自然便只有萎缩的命运。            
日前,信息产业部公布了“2005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名单,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占据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位置。
中华”的崛起并不完全表现在国内市场上,近两年也加紧了海外扩张步伐,在国际竞标中一次次赢得客户青睐。中国通信设备出口由单一产品向全面解决方案过渡,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赢得海外运营商交口称赞。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的强劲引擎,在对外贸易中,包括通信设备在内的电子信息产品占据25%的重要分量,有力地拉动着国民经济的增长。
近几年来,开放的中国不断迎来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贵宾。中兴、华为等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成为外国朋友参观访问的必选之地。外国总统、通信部长在参观考察之后,对中国企业的技术、产品、生产线和企业员工素质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充满信心。每一次成功的访问之后,几乎都能给中国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设备订单。
目前,华为、中兴等一批有远见的著名企业已经率先制订了服务国际市场的远期目标:国际市场年销售额达到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到海外发展、成长为跨国公司,已被确定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坚定不移的发展蓝图。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未来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必将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继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更优秀的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造”必将在国际市场赢得更多的赞誉。
空子 发表于 2007-7-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中国在通讯领域的制造能力,全世界有目共睹!
wangxianzhen 发表于 2007-7-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  想不到也挺牛比的吗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5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