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跨越杭州湾,这是钱塘江两岸无数人几百年来的梦想。而如今,这个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昨天下午,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金建明正式宣布: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全长36公里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将于2007年6月26日全线贯通。 (注:今天下午3∶30-4∶30,将举行大桥贯通仪式。届时,中国宁波网将进行现场直播。)
金建明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是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在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上的巨大成就,也必将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4亿元。目前,已进入桥面铺装和交通工程施工阶段。
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中建造一座36公里长的大桥,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常人难以想象。海上建设条件不比陆地,一年之中有效工作日不足180天;大桥建设的专用施工技术规范及专项质量检验标准缺少借鉴的版本;国内施工企业缺乏海上建造大桥的经验;缺少专用运梁施工设备;工程施工船舶多、作业点多、工程战线长,管理难度相当大;自行筹措大桥建设约118亿元的资金相当困难。
面对这重重困难,有关单位积极钻研。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以来,获得了25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以九大系列核心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攻克了在强涌潮海湾建设跨海大桥的技术难题。目前,已有5项关键技术科技项目通过了国家鉴定,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大桥建设也创造了6项世界或国内第一。
很多人关心,杭州湾跨海大桥如何自行筹措约118亿元巨额建设资金?金建明介绍说,大桥建设资金从一开始就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自行筹资,自担风险,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的经营机制。金建明表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资金,不管是股东的资本金,还是银行贷款,都是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足额到位,保证了工程建设按时支付的需要,做到没有拖欠一分钱的工程款。”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按双向六车道设计 ■紧急情况海陆空全方位救援
杭州湾跨海大桥6个第一
1.全长3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3.50米箱梁“梁上运架设”技术,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刷新了世界纪录。
4.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
5.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国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
6.南岸10公里滩涂底下蕴藏着大量的浅层沼气,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为世界同类地理条件之首。
大桥如何防撞击
专家解读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创造了6项世界或国内第一。然而,在这众多第一的背后,造桥过程中的困难和大桥通车后的问题也是世界级的。记者昨天采访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吕忠达——
耐腐钢管桩保百年寿命
杭州湾大桥用钢管桩取代混泥土大管桩,然而特殊的杭州湾海潮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吕忠达介绍说,按原来的预计,用2公分厚度的钢管桩根本用不上100年。国外公司建议将厚度增加到4公分,但同时也意味着成本将随之翻倍。通过专家的研讨和不停试验,结果是,钢管桩的厚度不变,采用耐腐蚀的环氧钢筋和阻止钢筋腐蚀的阻锈剂,为钢管桩工程质量系上“保险索”。通过指挥部委托的浙江大学和宁波工程学院监测与实验研究发现,100年使用寿命可以保证,这一项技术为中国发展海洋结构耐腐技术开了先河。
桩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能在这风大浪急的海上作业船到哪里去找?承接该工程的中港二航局在无奈之下,就决定自行设计造船,提出船只标准,交由宁波的一造船厂建造,然后又购置了荷兰的液压锤。于是,身价1.6亿元的打桩船就这样“横空出世”,在它的身上光一个锤就花了1000万元。资料显示,该船所具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还没找到第二艘。
两项措施力抗撞击
大桥如何防撞?吕忠达表示,通过两项措施的实施已基本解决了防撞的问题。
首先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桥形设计采取S形,使桥头线与水流基本垂直,此举可以减少船撞击桥的概率;设置南北两个通航孔桥,提高通航孔桥的防撞能力。其中南通航孔桥的桥墩防撞能力达到3000吨,北通航孔桥的桥墩防撞能力达到5000吨。而非通航孔桥的桥墩防撞能力则按照杭州湾主要渔船设计,防撞能力达到了235吨;设置好航标,帮助船只顺利通过大桥。
其次是保护措施。通过对以往船撞桥事故的分析,其中有50%的原因是驾驶者本身疏忽大意、30%是恶劣天气的影响、20%是由于船本身的故障原因,因此还需要做好引航工作。
车辆行驶不怕海风
对于大桥通车后,车辆在桥上行驶过程中如何防风、如何保证安全、出了交通事故如何救援等问题,吕忠达表示,大桥是按照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的,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小时,估计最大通行能力可以达到每天约9万辆。在大桥中央的海中平台设置了紧急救援的安全平台,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海上、桥上、空中可以立即施以全方位救援。
关于车辆如何防风,设计人员将车辆安全行驶的风速与所有灾害天气一起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届时将基于气象监测系统、预报系统与道路管理系统多方面系统研究,制定出不同灾害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控制标准,开发低造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开发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的计算机软件。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具体的风障方案也即将付诸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