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新春续赏画——开篇读《父亲》

[复制链接]
江海 发表于 2011-3-1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3-10 23:30 编辑

一年前曾在文艺版开过几期一周赏画品艺。开春几个大型创作展览在即,静心准备之际,整理出不少精品画题,有一种氛围和心境可以连续发在同乡网上作为学习、了解与鉴赏。



      1968年罗中立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就学的罗中立以一幅超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心。由此他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油画《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价格为400多元。尽管美术馆收藏作品支付的仅仅是材料费,但对画家来说,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49edd699h9d7592071e01&690.jpg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3-1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3-10 22:02 编辑

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成现在这幅《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又名《父亲》)。

  作为《父亲》的“伯乐”,栗宪庭回忆说:“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当然,在那个年代,这幅画不可避免要受到非议。有些批评家说,《父亲》“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于是,油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这就是现在看到的: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据说,这样就体现了解放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把一切艺术品都贴上政治标签,是“文革”期间最为流行的艺术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有害的思想流毒还远未肃清,对油画《父亲》的影响也不能幸免,圆珠笔这个小小细节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3-1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已是四川美院院长的罗中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要重画《父亲》。他说,“当时《父亲》的社会性更胜过艺术性。如果在20年之后的今天,让我再画《父亲》,我会更多的从绘画、艺术本身来构思,不会还是社会属性很多的那种东西”。

  油画《父亲》所承载的东西是不可能重写重画的。《父亲》一旦诞生了,它就属于历史了。当年大胆推荐《父亲》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的观点:“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它可能有些败笔,是政治符号。但它佐证了“文革”后,中国艺术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艰辛;它让我们今人反省,不走回头路,不要重演历史的笑剧。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1-3-1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见过此画,印象不深,今天长记性了,谢江海。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3-1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见过此画,印象不深,今天长记性了,谢江海。
北京老K 发表于 2011-3-11 10:43



    K兄在北京能经常看到一些著名原作,真羡慕!确实,一幅作品的诞生和传世,都有一段故事和作者的艰辛付出!
精灵兔 发表于 2011-3-13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油画的魅力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3-1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油画的魅力
精灵兔 发表于 2011-3-13 19:40



    站在一幅二米半高的头像前观赏,是会很有冲击力的。
精灵兔 发表于 2011-3-1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江海


    从来没见过那么大幅的画,孤陋寡闻的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3-1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精灵兔


    这在直式的油画已算大,展馆里横式的现在5、6米左右很常见,尤其是经过装裱的国画。
小拉 发表于 2011-3-1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江海 发表于 2011-3-17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小拉


    拉来了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4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