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大师与大师间的求美历程

[复制链接]
清雅书生 发表于 2007-6-2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省象山县丹城紫竹路的“德和堂”,这座看似普通的小楼,内部陈列着成百上千件竹根雕、木根雕和民间工艺品。中国美院教授杨成寅说:“世界的竹根雕在中国,中国的竹根雕在浙江,浙江的竹根雕在象山,象山最好的竹根雕在胡子哥张德和那里。”

张德和,何以能得如此大名?走进“德和堂”,我们在幽雅的艺术气息中,感受着这座艺术殿堂里所发生的大师与大师间对艺术、对美的探询,也真切地认识了“德和堂”的主人——竹根雕大师张德和。

建筑设计大师吴良镛感言:

“我早想为工艺美术事业做点事,你建艺术馆,我免费帮你设计。”

张德和,50岁左右,中等身材,偏瘦。一双永远思考着的眼睛,短胡须配以一头长发,显示出艺术家特有的气质。他讲话条理清晰,爱举例子,并不停地吸烟。他是土生土长的象山西周镇沙泉村人,做过漆匠,后从事竹根雕业。

我们随同张德和踏着斜阳的余晖,来到县城一隅正在建设中的“张德和艺术馆”。这座占地5.1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投资千万元的三层建筑,将古建筑风格、园林结构和艺术馆功能融为一体,是象山县城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199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联合举办“ ’99巴黎·中国文化周”活动,有9个传统手工艺术项目参展,张德和是唯一的根艺代表,他带去二十几件作品参加交流并做了现场表演。前去观展的法国人被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技艺深深地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项目部主任马克先生3次观看张德和表演,还买了一件竹根雕收藏,并在留言簿上写道:“我很自豪拥有一件这位艺术家在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的作品。”

法兰西之行,张德和结识了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之交。

吴良镛是我国建筑学界大师,两院院士。吴良镛对张德和这位民间艺术家在竹根雕方面的造诣很是欣赏,认为他对竹根雕艺术的理解非常深刻独到。

其实最初,张德和是以制作竹根雕养家糊口的,由于缺少传统特色,产品曾一次次被外贸部门退回。但他迎难而上,一面学习传统的雕刻技法,一面研究仿古上色,经上百次试验,最终受煮茶叶蛋的启发,一改传统的涂刷法,发明沸煮浸渍法,解决了仿古处理的难题,率先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并随之办起了象山第一家竹根雕厂,产品批量出口。但在他的技术渐趋成熟后,个别同行的不正当竞争行径却使他陷入了困境,于是他毅然关闭工厂,退出了工艺品行业,投身古家具回收业。

经过3年的努力后,张德和还清了债务,还造起了楼房。于是,他再次回到竹根雕行业。不过,他不愿意搞大路货,而是想另辟蹊径。为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创作水平,只有初中文化的张德和白天雕刻,晚上读书,还经常参加各种艺术研讨会和展览。受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现代“不似之似”审美理念的启发,他大胆突破传统的统体施雕模式,成功地自创了局部施雕法,即根据材料的自然特征,在关键部位巧妙加工,把自然和人工巧妙地结合,使之达到“不似之似”的效果。

局部施雕法的成功,为我国竹根雕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使一度滑坡的象山竹根雕业起死回生。之后,他发明的乱刀法和大写意法又把竹根雕艺术一次一次地推向高峰。

张德和的作品曾5次获中国根艺美术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金奖,并先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奖40多项,已有数百件作品被国内外名家、博物馆及艺术馆收藏,他也从一位农民出身的民间艺人,成长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和中国根艺美术大师。

在一次研讨会上,全国第一竹乡安吉县的领导邀请张德和去安吉发展,并许诺要在最好的地段为他造艺术馆。感动之余,张德和还是婉言谢绝了,他的根在象山,他要把自己的作品和收藏留在象山。去年,象山县政府专门划拨了5.1亩土地,支持他建馆。

张德和的设想也得到了吴良镛的赞成。吴良镛早年学过雕塑,对工艺美术事业始终保持着一份眷恋之情。他说:“我早想为工艺美术事业做点事,你建艺术馆,我免费帮你设计。”

工作抽不开身,吴良镛就派自己的研究生到象山勘查,将建馆资料和照片带回北京。没过多久,吴良镛又亲赴象山。实地察看过艺术馆馆址后,吴良镛对张德和说:“这里依山傍水,坐北朝南,有6000年前的塔山文化作为垫底,文峰给你借光,文脉特好。”

吴良镛的到来让张德和既高兴,又有些过意不去。他要为吴良镛出返程的机票钱,可吴良镛执意不肯。他说:“你建馆正需要钱用。”

实在拗不过去,张德和准备送一件竹根雕略表心意。吴良镛将根雕塞回张德和手里,认真地说:“这件作品我很喜欢,但我不能破这个例。如果你拿我拿,你用什么去展览”

美学家杨成寅教授指出:“《人之初》应当属于传世之作。要写中国20世纪工艺美术史或根艺美术史,忘记了它将会留下一个缺陷。”

上海书店。一本《神工鬼斧——中外雕塑鉴赏》吸引了出差在外的张德和。回到旅馆,他几乎两天两夜没睡觉,饭也顾不上吃,全副精神都被这部书吸引了过去。他边看边琢磨,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专门对他讲的。雕塑原来有这么多学问,自己以前怎么没想到?接着,他又跑回书店,买来一本王朝闻的《雕塑雕塑》,如饥似渴地一路看到家。

那是他从竹艺匠人朝着艺术家的道路迈进的前夜,这两本著作如同指路明灯,及时地照亮了他的心坎。他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当面向作者请教该有多好啊。

1994年,中国美院教授、浙江省美学研究会会长杨成寅写了《金牌的启示》一文,首次肯定了张德和的作品。后来他又在浙江省根艺展览上见到了张德和的参展作品,对他的艺术有了新的认识。虽未谋面,但杨教授想:这可是个大师级的人物。

孰不知,此时的张德和也正幻想着寻机认识那位使自己茅塞顿开的《神工鬼斧》的作者呢。

就在这次展览会上,他们相逢了。张德和向杨成寅发出邀请,请他到象山去欣赏自己收藏的明清建筑装饰花板,同时为自己的竹根雕作品做些指点。杨教授欣然应允,但要他答应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请你做我的竹根雕老师。”

张德和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敬仰的美学启蒙老师居然要拜自己为师。

杨成寅没有食言,有一天,他敲响了“德和堂”的大门。除欣赏雕塑,他每天还跟着张德和学雕“毛头”人像。张德和看实在推辞不过了,便从磨刀、执刀,到留眉留须开脸,哪里需要雕,哪里需要保留,一点点地给杨成寅讲解。

杨成寅则一边听,一边做笔记,唯恐漏掉某个细节。

12天的习雕生活转眼过去,杨成寅的竹根雕毛头《真人》,刀法简练,浑然天成。带回杭州,摆放在雕塑台显眼的位置上,朋友见了,还误以为是张德和的作品。

1997年4月,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张德和竹根雕艺术研讨会”,由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象山一下子迎来了十余位专家学者。

老朋友杨成寅自然在嘉宾之列,他发言道:“德和君把竹根潜藏的审美可能性发挥到了最高程度。中国民间木雕艺术的全部优点都被他吸收在他的竹根雕作品中。张德和的获金奖作品《人之初》是令美学界称道的力作,集中显示了作者的艺术综合创作力,发现与强化竹根的自然材质美的能力,艺术想象力,艺术构思的能力。《人之初》应当属于传世之作。要写中国20世纪工艺美术史或根艺美术史,忘记了它将会留下一个缺陷。”

美学泰斗王朝闻评价:

“德和竹根雕之艺术成就基于物质材料之优越性之发现与控制。”

“德和堂”静谧的夜晚,张德和读过王朝闻先生的不少美学文章,有时他会想,假如能得到他的当面指教该多好啊。开始,杨成寅认为可能性不大。

但在杨成寅到过“德和堂”之后,想法开始有了转变。于是,他边欣赏,边认真地说:“如果王朝闻先生知道你家里有这么多东西,他肯定会来的。”



张德和向王朝闻先生请教

杨成寅鼓励张德和给王朝闻先生写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德和连夜拿起笔,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位民间艺人,学了些竹根雕技术,雕出些作品,但自己缺少理论基础,每当我站在人家的精品面前时,觉得差距很大,心里很着急,希望您能下来,当面讨教。同时附了自己的作品和收藏品的照片。

杨成寅回杭州后,也立即给王朝闻先生写信推荐张德和。

谁知,王朝闻先生在10天内就给张德和回了两封信,寄去了自己的两本美学著作,并愉快地答应了张德和的请求。但王老先生也提出了条件,此行最好由杨成寅父子(两人均为教授)陪同。

1997年5月,90高龄的王朝闻先生不顾年迈多病,在夫人和做医生的儿媳的陪同下,当然,还少不了“大小杨教授”,如约来到地处东海之滨的象山“德和堂”。

身居庭院高阁的学界泰斗,多少人上门讨教还唯恐不能,今天,老先生就住在自己家里,能面对面地向他讨教,张德和感觉荣幸之至,像做梦一样。

王朝闻先生一件件地观看张德和的根雕作品,并作了中肯的评价,认为张德和的根雕作品巧妙地发现和利用了自然的优越性,而且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指出根雕关键是构思,要发现材料的自然美,把现实生活和历史题材考虑进去,把意和形结合起来。他特别叮嘱,要注意竹根雕的材质美与雕塑美的结合。

张德和极为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频频讨教,逐渐开悟。他也谈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学艺离不开学法,但得法后尚需懂得随机应变,从中总结经验,然后自立新法,立后再破,破后再立,永无止境。就根雕而言,法的功夫在雕内,道的功夫在雕外,若执著于法,必违背于道,所以师法必须贯道。法不贯道,法是死法。法若贯道,其法常活……

象山清新的空气、幽静的环境,也让王老感到身心愉悦。一天早晨,他问张德和:“有没有笔呀?”

“没有!”

“有没有纸呢?”

“也没有!”

老先生有些愕然。

这是张德和早已准备好的答复。其实,笔墨纸砚就在楼上。他何曾没想过请王老留下墨迹?如能得到王老墨宝,“德和堂”定会蓬荜生辉。可他又怕为难老先生,只好一直憋在心里。

这一次王老先生主动提出了,张德和还是觉得不好意思。

第二天一起床,王老就叫张德和为他做支竹笔。张德和劈竹削尖,即刻做成。随后,他看到家里用来裹粽子的笋皮,灵机一动,又做了两支笋壳笔,王老见后高兴地夸张德和想得好,并风趣地说自己有了要写的内容。

王老欣然挥笔:“德和竹根雕之艺术成就基于物质材料之优越性之发现与控制。”笔洗毕,老先生意犹未尽,又蘸足墨写道:“竹根雕刻源于传统之民间工艺。德和君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愈加审美素养,善哉!”



张德和作品

王老还不无幽默地说:“在象山,用竹笔写在竹子上,很有意义。”

原本计划一个月的行程,怎奈王老两次心脏病发作,象山之行只住了8天,便不得不提前返京。如此来去匆匆,成了大师间求美历程中的憾事。

“德和堂”越来越拥挤了,即将落成的“张德和艺术馆”将成为这些“化腐朽为神奇”之物的最好归宿,也将是主人张德和新的起锚地。

象山竹根雕

竹根雕是中国根艺美术领域中的一个主要品种,它与树根雕、藤根雕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并形成流派。竹根雕创作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湖南、四川、广东等地区。
成根 发表于 2007-6-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材料的自然特征,在关键部位巧妙加工,把自然和人工巧妙地结合,使之达到“不似之似”的效果。
      
      法的功夫在雕内,道的功夫在雕外,若执著于法,必违背于道,所以师法必须贯道。法不贯道,法是死法。法若贯道,其法常活……

      德和竹根雕之艺术成就基于物质材料之优越性之发现与控制。竹根雕刻源于传统之民间工艺。德和君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愈加审美素养,善哉!
孔雀开屏 发表于 2007-6-2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

根雕大师的学无止境的精神值得我们毕生去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4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