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显性表征、和重要载体,虽然其形式脱不了划龙舟、吃粽子之类做法,却源自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民族精神养分,经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承,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内化、凝结成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中。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洋节”的“入侵”,我国节日“洋”盛“土”衰的格局悄然隐现。随着节庆“空壳化”、人们节日公共生活日趋“寡淡”,传统文化的“接地性”受到限制,中华文化固有血脉的存续和弘扬,面临严峻考验。
去年与邻国“端午祭”相关的信息,刺激国人加入传统节日文化保护讨论之中,相关部门也加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传统节日的保护问题,已开始从民间和学术讨论、上升到法律意志的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已经列入全国人大2007年的立法计划, 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已经列入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单。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秉承自信、开放的心态,在汲取、借鉴异域优秀文明成果时,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其积极成分;但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不能丧失自己的主体性。而是既要注重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又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实现自身文化的繁荣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