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百十”工程。在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提出,是对接大桥转型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即培育千家规模企业,建设百个重大项目,实施滨海新城、和美新农村、海洋经济、生态文明、休闲象山、科技与人才、人文素质、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基层基础提升等十大提升行动。
2、新象山十大工程。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即交通枢纽工程、水电联网工程、临港产业工程、开放提升工程、滨海新城工程、农村小康工程、休闲象山工程、生态半岛工程、海洋文化工程、民生保障工程。
3、四大民生行动计划。在《中共象山县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县委[2008]11号)中提出,即困难群体救助行动计划、公共基础改善行动计划、生活品质提升行动计划、民生民权维护行动计划。
4、“两园两基地”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两园”,指象山港、石浦港物流园区;“两基地”,指丹城、西周物流基地。
5、工业“1555”发展战略。
在2010年工业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会上提出,即发展壮大一个支柱产业(临港工业),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汽配、针织、水产加工、模具、输变电),培育五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海洋生物、信息产业),构建五大产业基地(中国水产食品加工基地、宁波市高档针织面料生产基地、宁波市重点船舶制造基地、宁波市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宁波市机械基础件产业基地)。
6、“7+1”农业龙型产业提升计划。指柑橘、杨梅、出口蔬菜、大白鹅、大黄鱼、梭子蟹、紫菜等7大产业加上南美白对虾产业。
7、“八八”黄金发展战略。
在《中共象山县委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休闲象山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县委[2010]24号)中提出,即牢牢把握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力发展滨海休闲黄金产业,全面开发百里黄金海岸,重点打造松兰山度假区、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城、象山影视城、半边山度假区、花岙岛、渔山岛、檀头山岛等八大景区,加快培育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海上运动、影视创意、海鲜美食、康体疗养、汽车露营、生态观光等八大旅游休闲产品。
8、“2246”县域新型城镇体系。在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即强化中心城区和石浦副中心,打造大目湾新城和象山影视城两座新城,培育西周、鹤浦、贤庠、定塘四个中心镇,建设涂茨、泗洲头、晓塘、黄避岙、茅洋、高塘岛六个集镇。
9、“一轴一环五连”路网骨架。“一轴”指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和沈海高速甬台温复线戴港至宁海段;“一环”,指环象山半岛一级公路;“五连”,指戴港至中心城区快速通道及黄避岙、茅洋、新桥、石浦高速互通连接线。
10、“六纵十横”中心城区市政道路网络。指路宽在24米以上的主干道。“六纵”,指天安路、来薰路、东谷湖路、新丰路、巨鹰路、环城西路;“十横”,指靖南路、丹峰路、象山港路、丹南路、丹阳路、丹河路、象山河路、丹山路、政实路、滨海大道。
11、人才“53”双型集聚工程。
在《中共象山县委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与人才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县委[2010]17号)中提出,即到2012年,在3年时间内,力争引进海外留学创业人才和海外工程师30名,引进和自主培养紧缺急需的博士或正高职称人才30名、硕士或副高职称人才300名,培训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紧缺型人才3000名。
12、“123”执行机制。“1”,指“一线工作法”;“2”,指“百名局长(书记)执行力专项评议”和“百名科长大家评”“双百”评议活动;“3”,指三级问责机制,即根据相关问责办法,对县管领导干部、机关(事业)一般工作人员和村(社区)主要干部三类对象进行问责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