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李毅中卸任工信部部长 首次自我评价得与失

[复制链接]
黄河元 发表于 2010-12-2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12月27日07:2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记者赵明明 实习记者朱园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下午5点,201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会议进行到最后一项议程,由李毅中讲话,而那时65岁的他已经卸任首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退出一线领导岗位。

  离职前,这位工信部首任掌门人如何评价自己过去三年的工作?他的心中还有哪些割舍不下的牵挂?

  李毅中:“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不要说再见,因为我们仍然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

  李毅中离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一如既往地慷慨,一如既往地激昂。在昨天(26号)举行的全国工业与信息化工作会上,刚刚接到正式卸任通知的李毅中,发表了离任前的感言。说是感言,但言辞之间还是离不开工信部,离不开工作这个主题。

  李毅中:“第一,我感到我们一定要突出主题,突出主线,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新型工业化。现在我们工业总体来说确实是大而不强,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且中东西部差别这么大。所以实现现代化,仍然是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体会啊,我们一定要转变职能,推动三定到位,坚持不懈地深化工业和信息化大部门制改革的试点。”

  2008年3月17号,李毅中被任命为新挂牌成立的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终于远离了安监领域的灾难和生死,很多人认为这次任命是退休前难得的轻松仕途,但实际上,摆在李毅中面前的却是另一番暗涌。

  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绿坝事件、毒奶粉事件直到信息领域接连出现的3Q之战、天价手机微博事件,刚成立两年多的工信部,在公众尚未完全看清全貌之时,各种考验和质疑接踵而至。其间,李毅中用来鼓励下属的一句:“迎难而上,任劳任怨”,其实恰恰是他内心最真实写照,回首来时路,一直冲在最前线的李毅中,想到的是感谢他的工作伙伴:

  李毅中:“诚挚地感谢三年来大家以及全系统干部职工对部领导班子,包括对我个人极大的支持。回顾三年的历程啊,我深深感觉到,我们这个管理范围广,工作基础弱,重点难点任务多,职责手段不够落实,取得这些成绩,确实很不容易。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大家来自不同的部门,团结融合比什么都重要,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李毅中到工信部任职时,已是62岁的年纪。与他同龄的普通人,早就在家颐养天年,但他仍然继续选择没有周末、每天工作14个小时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依然对自己没能深入基层、没能多去下面看看深表歉意。

  李毅中:“对省市工信主管部门,驻省市的通讯通管局以及事业单位跑的不够。我们自己组织部里的调研,专门到一个地方能蹲下去,时间长一点,确实不够。自主权不是太大,整天忙,那么对在京的事业单位,也很惭愧,很多单位都没有去,没有深入地谈工作。对大家的工作的酸甜苦辣,对大家在组建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了解支持的不够,这个对不起大家,欠了很多账。”

  经历了大部制改革之后,工信部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定位似乎越来越能清晰,而在卸任之际,李毅中心里仍有几件事情放心不下。

  李毅中:“三定职责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尽管大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还是感到责任重大,手段不足,最集中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怨我们自己吧,工作没抓紧,到现在办法还没出来。还有调整结构的目录,到现在也没有出台。调整结构里面,70%以上是工业。我们把工作做好,争取尽快地联合发布。”

  有人说,三年时间过去了,李毅中在慢慢变老,而工信部却从一个婴儿开始渐渐成熟、慢慢长大。
 楼主| 黄河元 发表于 2010-12-2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决定免去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部长职务。此前12月9日,李毅中卸任工信部党组书记。

  一切都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更迭。今年3月已满65岁的李毅中,到了省部级干部退休的年龄。

  从中石化董事长到国资委副主任,从火线出任安监总局局长到工信部首任掌门人,李毅中每次转身均肩负重任。

  ■人物

  男,汉族,山西大同人,1945年3月生,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5年2月,李毅中出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他以铁面示人,怒斥贪官污吏,赢得百姓赞扬。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挂牌成立后李毅中首任部长至今。此前,他曾任中石化董事长、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李毅中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关键词

  怒发冲冠

  回首李毅中每一个角色,首映眼帘的却仍是这样一幅画面:他双眉紧蹙、齿啮下唇、目不斜视,右手食指怒指前方,他身后是矿难现场,画外音里传来死难矿工的家属呼天抢地的恸哭。

  画面中怒发冲冠的六旬老者不被迁怒的时候,戴金丝大框眼镜、两鬓花白、眉宇上翘、外表温文尔雅,看起来更像个大学教授。

  火线上任安监局长

  2005年2月28日下午2点,李毅中匆匆告别国资委欢送的人群。

  3点40分,他落座北京西郊宾馆大礼堂的主席台,注视他的是数百名安监系统的干部职工。在这里,短短一个小时,他完成了从国资委副主任到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角色转变。就在5天前,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将国家安监局(副部级)升格为国家安监总局(正部级)。

  “一切来得太快。”在就职安监总局局长的会议上,李毅中显然没有多少“底气”。的确,从正式确定到就职只有3天时间,其中两天还是周末,连交接工作、行李打包的时间都不够。

  李毅中对着几百名新同事坦言,“工作变动很突然”,是“临危受命”。

  李毅中口中的“危”来源于这样一组数字:据统计,2004年,中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6027人,其中,陕西陈家山矿难死亡166人,创下纪录。仅在李毅中上任前的4个月内,国内就连续发生了三起特大矿难,死亡人数也一路飙升,屡刷纪录。

  媒体开始用“带血的GDP”来谴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下伤亡人数急剧攀升的局面。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压力剧增。

  在此背景下,60岁的李毅中被火速任命为总局局长,成了接手历史使命的“救火队长”。

  对此重大调整的深意,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一位高级工程师认为,安监局“升格”绝不仅仅是改一下名称那么简单,“这显示了国务院对安全生产的极度重视”。而李毅中也绝不是如其本人所言“草率任命”,而是中央对李毅中“向来嫉恶如仇的品质”的最大肯定。

  然而,李毅中的突然调任,还曾让外界产生了其他猜测。有人认为他在国资委期间“过于硬朗的作风”得罪了某些中央企业,也有人认为他可能因为要调查中央企业账目而触及某些高层官员的“神经”。

  这些都已无从考证,但各种说法无一例外指向李毅中在掌舵中石化和掌管国资委时,表现出来的嫉恶如仇的品质和雷厉风行的风格。

  铁腕手段整合国资

  1966年,21岁的李毅中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来到山东胜利炼油厂当车间工人。此后,在石油系统的37年间,他先后完成了从车间工人、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到副总工程师等职位的转变。

  1998年,53岁的李毅中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总经理、党组书记。

  当时,中石化有123万名员工,而位列全球500强的6大国际石油巨头的总人数相加也才100万,中石化的人均净利润则是人家的1/200。

  “这种低效让他难以忍受,”一位前中石化干部说,“事事追求尽善尽美的老首长怒火中烧,他下决心对中石化实施改革。”

  “裁员是最大的难题。”中石化内部的反对声很快响起,中石化一位管理人员回忆说,“李毅中力排众议,亲自出马,在山东境内部署五个重点项目,统一安排,使裁员得以顺利进行,为日后中石化效益的好转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李毅中认为,要从根本上把中石化带出困境,必须对其改制,在管理上与国际化接轨。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8月,中国石化相继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境内外4地上市的公司。

  200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新设国资委,李毅中升任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成为196家中国最核心国企的出资人代表,国有资产总额为6.9万亿元。

  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大型国企的人、财、物,他在2003年5月放弃了中石化股权。对此,李毅中曾表示:“从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不能用报酬来衡量的。”

  上任后,李毅中风格一以贯之。他马上针对国字头企业延续多年的诸多问题出台了禁令,比如严厉警告一些央企负责人薪酬过高。紧接着指出大型企业不能搞管理层收购,并明确指出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的“5条禁令”……一个国企的老总私下和李毅中开玩笑说:“毅中啊,你从企业出来,你对企业的情况很清楚。你千万别把我们管死了,千万别当婆婆加老板。”

  那几年,李毅中致力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顺政企关系,并加大国有资本调整力度,使其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国有资产迅速增值。

  怒管安监悲从中来

  “我本人无意刮起一场安全监管的风暴,但加大监管力度是必然之事……今后搞安全生产将六亲不认,加大安全问责,这样可能会得罪一些人,得罪一些地方,得罪一些部门,但是减少了伤亡的人数,这是最重要的。”

  李毅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直抒胸臆时,已料到中国最吃重的局长身上担子的重量。

  不料,其上任后第10天,矿难就发生了。

  2005年3月9日,山西交城煤矿发生事故,死亡和失踪人数将近百名。李毅中从凌晨1点开始在汽车中颠簸了8小时后,第一次以安监总局局长的身份出现在事故现场。

  此后3年里,安徽、河北、新疆、湖南和广东等省区的灾难现场都出现了他的身影。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李毅中的照片几乎都是一幅“怒相”:双眉紧蹙、齿啮下唇、目不斜视,右手食指怒指前方。

  2007年12月9日,山西洪洞矿难事故调查组成立会上,李毅中右手食指扫过台下山西官员、矿主,“什么六证齐全,是五毒俱全!”说完,他立即习惯性地咬合下唇,极力克制愤怒。可是怒不可遏,他将伸出去的几近颤抖右手食指收回,伸开手掌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2007年5月,安监总局网站上,意外出现了一张李毅中露出一丝笑容的照片。

  白岩松说,李毅中上任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那时的他犹如面对激烈战斗的战场,指挥官自然焦虑,可手中缺乏真正有威慑力的武器。

  的确,那一周李毅中在多次会议上将新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比作未来安全生产治理工作中的一把“利剑”。

  这个微笑的表情,恐怕正是来自于一个原本徒手的战斗者拥有了一把小刀剑,多少能抵御来袭。此刻,怒者李毅中,微笑也难免无奈。

  多事之秋掌管工信

  2008年3月17日,李毅中被任命为新挂牌成立的工信部首任部长。

  终于远离灾难和生死,这次任命被关心李毅中的民众认为是他退休前难得的轻松仕途。实际上,摆在李毅中面前的却是另一番暗涌。

  “一上任就得出征。”李毅中对媒体感慨道,“忧心如焚,夜不能寐”。的确,工信部挂牌以来内部融合难题尚未破解,又遭遇一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工业增幅直线回落。

  2009年元旦,我国工业增速掉到3.8%的最低点。当时,李毅中与温家宝总理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同一架飞机上,李毅中提出对1.6升以下排量的购置税减半的经济刺激政策。“当时谢部长兜里没钱了,他也在犹豫,总理说‘老谢,你就同意吧’。”李毅中回忆称。

  在此项政策的刺激下,与国际汽车行业萧条景象截然不同,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达1364万辆,增长47%。与此同时,工信部主导出台的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工业实现止跌回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这位首任部长一改过去奔走疾呼的风格,转而以低调的面孔示人,这种转变在他自己看来是由于“要静下来思考的事情太多了”。

  李毅中深知,在安监总局时的怒发冲冠已不能解决问题,置身工信部权衡多方利益时,则需要更多地和相关部委商量,甚至不乏委身相求。他在部内大会上讲话时,亦褪去了“黑脸”色彩,转而温顺许多。

  在一次会议上,尽管他很不满意铁矿石谈判的进程,也仅不点名地批评说,“铁矿石谈判很不理想,不仅没有定价权,也没有话语权,我们150多家代理商和600多家钢铁企业,能不能一条心啊”。

  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绿坝事件、毒奶粉事件,直到信息化领域接连出现的3Q之战、天价手机微博事件。刚成立两年多的工信部,在公众尚未完全看清楚其面目之时,各种考验和质疑接踵而至。

  其间,李毅中用来鼓励下属的一句话“迎难而上,任劳任怨”或可作为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整个工信部成立到现在,还是在应对突发事件,应对危机,处在这种状态之中。”李毅中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塑造了工信部一种“迎难而上”的气质。

  此时的老者李毅中,已少了些许强悍,言语中颇有生逢多事之秋的含意。

  得知李毅中退休,一名网友留言也许反映了多数人的心声,“老伙计,该歇歇了”。
 楼主| 黄河元 发表于 2010-12-2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迎难而上,任劳任怨”,部级高管的无奈。
“壮志未酬身先老",不是个人能力有限,是环境所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7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