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滴水 于 2010-12-25 22:16 编辑
鹅肝酱是法国大餐中的顶级美食,口感细腻入口即化,昂贵的价格更让普通人难得一品其美味。但是法国却不是鹅肝生产的第一大国,因为其残忍的生产过程引起了法国国内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反对,因此拥有悠久养鹅历史的匈牙利就成为了鹅肝的生产的第一大国。鹅肝的生产过程到底有多残忍呢?估计看过的人都不会对这个美食那么趋之若鹜了。
一只鹅如果活在匈牙利,恐怕几辈子都不会想再投胎做鹅。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鹅肝出口国,匈牙利农户几乎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酷刑,培养每公斤30欧元的鹅肝。
出生在匈牙利南部欧罗夏扎养鹅场的小鹅,一生中只能过几个小时正常的“鹅生活”。它们出生没多久,就被当地农场主认领回家。
开始的12个星期,幼鹅被挤进小笼子,铁栅栏外只露出一排排脖子,固定在专门训练颈部肌肉的架子上。农场主每天增加喂食量,努力把小鹅的胃撑成一只面袋子。
等小鹅的颈部肌肉和肠胃都练得跟钢铁一样坚强,真正的酷刑才开始。
每天早、中、晚3次,农场主会把一个20~30厘米的铁管,直捅进鹅的喉咙深处。
12公斤玉米和其他饲料的混合物,就从这个管道填塞到成年鹅的胃里。来不及消化,又是下一顿。
18天以后,一副比正常鹅肝肿大6~10倍的脂肪肝就“大功告成”。只有这样病态肥胖的鹅肝,被小心翼翼、毫无破损地取出来烹调,才能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法国顶级鹅肝美味。少许一点破损的鹅肝,只好被碾碎制成鹅肝酱,价格么,当然也下降许多。
为了保证整块鹅肝肥腻、细嫩的口感,农场主还要尽量减少食物里的钙含量———发育期间没有足够的钙,鹅就会患上“软骨病”,懒洋洋地蹲在笼子里不动弹,体重更是呈几何级数地“爆发”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