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你有关的新词,开始在深圳流行
文/王 尧
对普通深圳人来说,一个新词开始在深圳流行,它和所有深圳人有关。它关系到未来10年你的工资,食品安全,看病是否方便,出门是否堵车等等。它叫“社会建设”。
官方的说法,深圳要把“社会建设”放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代表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在特区成立30年的节点上,对未来发展做出了战略性的判断。
普通人还难以预知到,这个“社会建设”的提法会怎样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这意味着,30岁的深圳发展思路变了;目前在全国GDP排名第四的深圳,在发展思路上出现了“拐点”。
“社会建设”的冲击,可能深圳的官员最先体会到压力。“社会建设”的指标可量化,可考核。对深圳主政一方的各区官员来说,要想提拔,除了经济发展,还有一堆可以量化的“社会建设”指标。
对普通深圳人来说,社会建设关系到深圳市民和外来人口的“衣食住行教”等。推进社会建设,要让生活在深圳的所有人共享深圳经济发展的成果。统计局制定的“社会建设”每个指标背后,意味着,你能得到什么好处。
比如,“社会建设”会要求你所在区的政府,在你家所在的小区附近,应该有多少所幼儿园;公交道路是否通畅,食品如何能够安全,就业岗位提供多少,看病如何少花钱。
敏锐的媒体记者已经嗅出了“社会建设”的味道。《深圳特区报》最近独家报道了王荣书记最近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上的发言,报道的主题是“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是执政党在17大的新提法。上海市曾举行推进社会建设大会。会议规格很高,上海市“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悉数出席。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曾解读说,社会建设是要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正。
在社会建设中,深圳市如何建立公民参与机制,提升幸福指数。这个人问题摆在了政府和你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