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tockstar.com 2007-6-6 7:58:58 袁幼鸣 东方早报
5月30日上调印花税率后,沪深股市狂跌,其间发生的一些现象发人深省。5月30日当日,大批股票以跌停板或者深幅低开价格开盘,随即被蜂拥而入的买单拉起。买入者多数是不知上调印花税意图、"大跌大买"的70后、80后新股民。
这给一些手脚快的机构和老股民提供了逃命的机会。以后两天,新股民(起码我身边的年轻的新股民)被打懵了,茫然无助,出货的不多。双休日,不少新股民家庭内、朋友间爆发了激烈的讨论,他们这时方认清本次政策出台的涵义并做出了决定。本周一,三大证券报刊出旨在对市场吹暖风的评论文章,沪深交易所又豁免了数百家连续跌停股票的停牌示众,管理层不乐见市场"无理由暴跌"的意思表达得较为明显。按照"政策市"的惯例想当然,周一市场应全线飘红。这一次,与5月30日倒过来,轮到抢反弹的老股民吃苦头,来自新股民的抛盘如疾风骤雨。
我的一些70后、80后朋友是浮动盈利被揩光后不计成本割肉抛股的。他们真的是如某些注册分析师所言,追涨杀跌、行为非理性吗?或者性质严重,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言,故意"与政策博弈"吗?仅从现象上看,似乎嫌疑很大---政策利空时他们买进,政策转暖时他们反倒砸盘了。但如果真有人据此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是这个人有病!为什么今年以来,股市换手率不断放大,创造了全球证券史耸人听闻的纪录?就我所熟悉的投资者范围分析,造成这一事实,有70后、80后新股民追逐赚钱效应大的强势股和热门板块原因,更主要的则是因为自上证指数升至3000点后,管理层将打压市场的传闻络绎不绝,老股民和各类机构人心惶惶,买进卖出频繁。新股民一般不相信管理层会直接打压市场,炒股炒得更专注。何以解释新股民行为与政策意图相反,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本次暴跌之前,相当一部分新股民压根就看不懂什么政策意图,他们根本就不具备蜿蜒曲折地搞清楚纸面意思之后深层含义的能力。比如,对证监会两次发文提示"买者自负",我身边的70后、80后新股民一致认为,其意思不过是现在大盘点位高了,证监会在提示股价起落的市场风险。有券商向客户发出咨询短信示警:管理层已经两次发出警告,利空政策出台的忍耐期限一般是一个月。我亲耳听见一个新股民评价这样的被事实证明为宝贵的短信---"无聊"。
追问下去,那么,为什么70后、80后新股民看不懂对他们父兄辈而言昭然若揭的政策导向呢?人是历史和环境的产物,简言之,70后、80后新股民成长在社会层面的市场经济(之前提法是"商品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的年代,基本上可以说,他们已是市场中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同"单位人"与"组织人"已经具有质变区别。举个与股市无关的浅显例子说明70后、80后人与父兄辈的差异:一个80后年轻人被解聘,他们自己会一言不发收拾东西走人,想不通要找雇主论理的往往是其父母亲。
看清70后、80后新股民以上特质,便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在本次股市暴跌中"行为错乱":一、他们浑然不知提高印花税率的调控意图,所以会在当日买进;二、他们同老股民不同,对三大证券报的社论是"反向解读"的---社论等于是公开承认提高印花税率的目的之一是打压前期股价快速上涨的,即恍然大悟:原来股票价格真是会被直接干预的;三、既然如此,自认倒霉,"以脚投票",就像毫不犹豫地从一家公司辞职一样。
我身边的70后、80后新股民均为高学历,硕士、博士不少,有外企主管、微电子工程师、平面设计师、会计师、记者等等。他们向我发问:要调控股市,为什么不直接说?做起来不难嘛,比如设立发言人制度,定期针对市场一些不良现象,提出警示,明说一旦这样的现象不纠正,将可能采用什么措施。在此不议论此次提高印花税率的多方面后果,仅就年轻新股民出现的反政策导向行为而言,其起码表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与相关人严重脱节的,相关部门需要顺应市场化(包括人的市场化)潮流,与时俱进。在此次股市暴跌之前,于一些逆取名利之徒的聒噪声中,形象地说,或许管理层已经生了一段时间"闷气",而广大中小投资者,尤其是新股民,对此其实是不知道的。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都得各安其位,像样子。
说得势利眼一点,70后、80后新股民才是中国内地股市发展最主要的"钱袋子",道理傻子都明白,他们钱最多,正在赚钱并将长期赚钱。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曾介绍,美国人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资本市场发达,而资本市场本质是寅吃卯粮,即一代人先把财富透支性地享受了,由下一代人来支付。70后、80后新股民在本次股市暴跌中遭受了财产和心灵双重打击,如何安抚他们无疑是当务之急。
最近,早报连续刊发了与股民们谈心的文章。最后,我想以痴长十多岁的兄长身份对新股民说,除非你们要"大撒把",彻底不玩了,否则,还是要学会读懂听懂关于市场的弦外之音的。君不见,昨日午后,在大家抛空,连招商银行都要砸至跌停时,大资金入场,不是挽大盘于将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