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湿的:网民影响世界
作者:丁西坡,著名IT博客,互联网传播研究专家
备受关注的邓玉娇案基本尘埃落定,免受刑事处罚的邓玉娇走出看守所大门的时候,我相信她一定在感谢一群人,一群在互联网上为她鸣冤叫屈的人,这些人的数量可以用千万甚至是亿来计算,这群人之前与她素不相识,但正是这群人改变了她的命运。
互联网把一个个普通网民们组织在了一起,一个网民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形成一个群体的网民组织却是强大的。这让我想起了互联网巨著《未来是湿的》中的观点:人类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新的组织方式成了“没有组织的组织”。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前现代的组织,是按硬件的方式组织的;现代的组织,是按软件的方式组织的;后现代的组织是按湿件的方式组织的。
如果把关心邓玉娇案的网民们看成一个组织,那么这些网民们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上网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社区、博客发表见解诉求,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格局被打破,网络成为草根阶层最便利的表达渠道。通过互联网,更多的人能够抒发自己的见解,由于网民的数量庞大,那么当这些网民们都关注同一件事情的时候,网民的力量已经影响到决策层和传统的媒体。如果看看《未来是湿的》,我们会对这些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人们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进而改变社会。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可以凭一个共同关注点,相互吸引,相互组合。新的关系和环境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有黏性的、湿乎乎的存在。
当然,邓玉娇案绝非特例。近年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在网络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云南“躲猫猫”案、南京周久耕“天价香烟”案、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发帖人王帅案、杭州“飙车”案、“央视大楼起火”事件等等。
互联网具有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及时的特点,我们以“央视大楼起火”事件为例,火灾发生的时间是二十点三十分左右,搜狐社区网友在半小时内已经图文发贴报道央视大楼发生了火灾。一个小时以后,搜狐博客网友已经发回了互联网上的第一条火灾视频,另一条视频几乎同时上传,一个小时内访问分别达到90万和100万,2名普通网友的视频,让全世界的网民第一时间通过搜狐播客了解现场,这种新闻发布速度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到次日凌晨,搜狐博客视频共有超过50个网友发回火灾现场不同角度的视频,关于火灾的现场视频在短时间内迅速超过100段,这对传统媒体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
所以,《未来是湿的》形容为“人人皆记的时代”:职业记者?职业编辑?职业摄影师?请别再使用这落伍的称谓!当出版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当媒体不再掌控机构特权,当大规模业余化的旗帜被高高举起,当社会性工具清除了公众表达旧的障碍,当任何人在任意时间都可以发布任何事情,这就是一个“人人皆记”的时代。
如果您是普通网民,我建议您抽出时间多看看这本《未来是湿的》,它将教会您在互联网上如何拓展交际圈、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