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万“牛”奔腾,蓦然回首,浙江人发现,自家门口的牛股更有吸引力。
浙江A股上市军团业绩不凡。据今年一季报显示,每股收益排名前20席中,浙江占了四席,名列各省区之首。像小商品城、华峰氨纶、雅戈尔等,每股收益都在0.5元以上。恒生电子、浙江阳光、杭州解百、杭钢股份、数源科技、普洛康裕、万向钱潮等一大批浙股也是轮番上涨。
3月底,杭州企业天马股份上市深圳中小板,这使得浙江企业在中小板上市的数量达到了30家。不管用什么算法,浙江已上市公司总数都超过100家,位居全国第三。
回顾浙江企业近几年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凭借浙江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和产业基础,众多浙江上市公司牢牢抓住资本市场这一平台,实现企业进一步扩张。值得关注的是,许多掌门人有超前的眼光,对时机有相当强的把握能力,特别是在市场低迷和不明朗的时期的那份坚持,使企业最终在大牛市取得令人瞩目的收获。
作为浙江人,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家门口的牛股、牛股背后的牛人。
奉帮裁缝的多元化思路李如成:喝一点稀饭,赢一个大满贯
雅戈尔是今年的大热门,大牛股。它坐拥中信证券、宁波商业银行等上亿股的股权,属于热门的证券金融题材,在今年一季度受到了各个机构主力大幅增仓。股价从年初的8元多,一气涨到了最高时的30.30元。
雅戈尔的表现,无疑得益于此前令人吃惊的高回报投资:目前持有G中信限售流通股1.535亿股股权,成本大约3亿元。以2007年5月14日,中信证券收盘股价56.14元计算,雅戈尔拥有中信证券的市值高达85.7亿,折合每股收益达到4.8元(含税)。这是雅戈尔在多元化投资战略中成功的一个典型。
对于雅戈尔老总李如成,业内人士总爱拿他来跟同样在宁波成名的“杉杉”集团老总郑永刚比较。虽然他们从性格上到经营手段上差异很多,不过,今天,同样以奉帮裁缝起家的他们不约而同走上了多元化路子,而且各有各的成功。
在房地产行业,雅戈尔的开发总量跃居宁波市第一位。在主业上,李如成布局合纵连横,别人在“瘦身”,他却在“增肥”,上游生产面料、中游制造服装、下游销售,建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庞大产业链。他说,韩国的三星和大宇都是从纺织业起家的,后来分别在电子和汽车等行业有所成就。
在资本投资上,雅戈尔也有自己的步调,除了持股中信带来80多亿的账面收益,海外收购风也在悄悄影响着李如成。他现在每年都往美国和日本跑,寻找收购的机会。收购整合海外资源是迅速全球化的手段,李如成对此并不排斥,他说,以前想得太多,现在要开始做了。
20多年前,李如成仅以2万元的知识青年安置费起家,现在身家早已超过100亿元。不过他经常说自己是个农民。晚上,他基本不陪人吃饭,都是和女儿、妻子吃一点宁波小菜,喝一点稀饭。
网络股再创神话孙德良:上市之后更想做投资人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选择在海外上市,百度当年首日上市354%的涨幅,不但创了海外股票IPO涨幅的历史纪录,也是过去五年IPO最大涨幅纪录——网络神话可见一斑。
而被誉为“A股首只纯正血统网络股”的网盛科技,一上市就受到热烈追捧。上市仅三个交易日,股价较发行价翻了三倍多。
“以前我很腼腆,在公司开会要讲话,我紧张得要命:讲什么呢?”
网盛科技董事长孙德良告诉记者,随着公司一步步发展,他个人的讲话能力也一点点加强。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激情澎湃的孙德良,不用准备就能滔滔不绝讲两个小时。
35岁,亿万资产,年轻的他在寻找更大的舞台。今年4月推出“生意宝”以后,5月11日,孙德良又和中国首家民营创投机构——红鼎创业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民间资本进军行业网站,从创业者变为“投资人”。
根据设想,网盛科技“生意宝”将联合多家投资公司合作投资优秀的行业网站,并为投资公司设计好了退出机制——首先,投资公司可以通过所投资的行业网站独立上市来套现获利退出;其次,如果所投网站无法完成上市,网盛科技还可以通过增发股票吸收合并的方式,让投资公司成功获利退出,这对所投行业网站来说,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借壳上市。
“电子商务的空间太大了,我们要加紧努力!”谈起这些计划,孙德良满脸都是兴奋和期待。
隐形冠军现形过鑫富:掉头打出天下
鑫富药业,这家位于杭州临安的上市公司,股价从2007年2月初的13元,到3月中下旬升到27.13元,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翻了一番多。资料显示,鑫富作为D-泛酸钙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占有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排位第一。
类似鑫富这样的“隐形冠军”,在浙江还有不少。比如在短圆柱滚子轴承、铁路货车轴承这些轴承的细分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的天马轴承。2007年3月28日上市,天马轴承以65元开盘,收盘于70.01元。市值一天之内膨胀至100亿。还有江山化工、伟星股份和万丰奥威……一大批占据行业、全国甚至全球领先地位的浙江民企,也被看好。
鑫富药业董事长过鑫富出生于临安天目山下,高中毕业后在村办工厂做机械工,后来承包过几家工厂,1992年筹资300万元成立临安申光电缆工业公司,第二年产值就达到3000余万元。
1995年,在当时电缆工业最红火的时候,过鑫富突然宣布转型,成立了鑫富药业的前身——临安申光电缆化学总厂。
这次掉头,掉出了个“隐形冠军”,也“掉”出了2007年鑫富药业高调的股市表现。
过鑫富后来回忆,“最初电缆很多是靠进口的,我们上了项目后,国内一下子跟进了一批。到了1994年,我感觉电缆有过剩趋势。”
1995年国内生产泛酸钙的企业只有上海第四制药厂,年产量只有20吨,而当时国内的需求是350吨。过鑫富重金请来上海第四制药厂两位退休工程师做顾问,开始了产品的研制和设备的调试。他设计了一个年产150吨的方案,而当初专家的建议只是50吨。事实证明其眼光的独到:现在他们公司的泛酸钙产量是每年2500多吨,除了满足国内市场,还销往欧洲等地。
乌鸦变凤凰吕建明:一枚硬币定输赢
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注入新鲜血液,曾经打上ST、*ST、S*ST标志的“乌鸦”股,许多成了大家热捧的大牛股。ST通策(原名ST中燕)、ST前锋、ST兴业都有类似情况,而*ST长控自浪莎入主后创下日最高涨幅达12倍之多,让许多股民茶余饭后还在为失之交臂的发财机遇嗟叹不已。
我们可以看一下ST通策的牛市发达之路:北京中燕→ST中燕→*ST中燕→ST中燕→SST中燕→ST中燕→ST通策,称得上路漫漫而修远。不过自从注入“杭州口腔医院”的主营业务后,2006年公司经营业绩扭亏为盈,2007年创下每股复权价格24.12元的高位——2005年7月,它的最低价是1.87元。乌鸦转眼之间飞上枝头变凤凰,是幕后推手之一、中燕股份目前实际控制人、经营房地产起家的浙商吕建明的杰作。
吕建明现担任通策控股集团、宝群实业集团等公司董事长。198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的他爱好广泛——开画廊、办杂志、做酒庄……看上去更像文人而不是商人。当年收购ST中燕时,吕建明的手法也颇具戏剧色彩:用一枚硬币决定。
那是2004年春节前,吕建明和中燕的负责人在上海见面,商谈收购ST中燕一事。这次谈判长达两个小时,最终由于价格的原因没有谈拢。
当年4月,中燕的特派代表突然赶到通策,表示答应吕建明的价格,条件是要一次性在第二天中午前付清。吕建明当时在香港,集团当晚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内容每半小时以邮件形式发给吕,直到第二天早上。
收还是不收?时间紧迫,详细调查对方公司情况已经来不及。犹豫不决中,吕建明拿出一枚两块钱的港币:正面是紫荆花,花朝上就收购。
硬币落地,正面朝上!
就这样,吕建明控股的宝群实业成为ST中燕的第一大股东。尽管之后,因为德隆系资产被冻结,ST中燕一“冻”将近两年。
吕没有后悔这个“硬币决定”:ST中燕是一个很好的壳子,它可以打开资本市场大门。
2006年6月,宝群实业通过拍卖获得杭州口腔医院100%股权,并实行杭州口腔医院改制。2006年9月中燕股份股改,宝群实业将杭州口腔医院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现金2550万元赠与中燕股份。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口腔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ST通策正在形成一种独特的双品牌扩张模式,即通过“新建+收购”发展具有区域性的品牌口腔医院为分院。
说说那些股票的事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上市的时候,市场并不好,但上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企业要想加快发展,打造百年老店,上市是个必要阶段。上市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有利于人才引进,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天马股份总经理马兴法上市感言
有的投资者担心,我的股权取得流通权后,我会大量出售中捷股份的股票甚至放弃对中捷股份的控股权。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一方面,我们这个团队倾注了十多年的心血,我想象不到,除了缝纫机和中捷股份,还会喜欢和能够做什么样的产业和企业!另一方面,在我看来,中捷股份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我们怎能小富即安和居安不思危?
——中捷股份董事长蔡开坚致流通股股东公开信
我只会增持,不会减持。有生之年绝不会放弃对公司的控股。不仅我本人,我儿子、孙子也不会放弃。希望投资者要长期投资,万向钱潮会以时间说话。只要是长期投资万向钱潮的,万向钱潮一定会让他挣钱。
——鲁冠球在万向钱潮股改方案股东会议上表态
上市或按上市公司模式运作,将为横店集团制度改革提供巨大而又合理的推动力。今后,横店的几大块资产将被逐一注入到上市公司中进行规范化运作,这正是集团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的一个简单有效的途径。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永安谈资本运作
实业起家的浪莎怎么可能拿自己品牌去恶炒呢?况且,谈重组还为时尚早。
——浪莎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翁荣金回应“炒作ST长控致其暴涨传闻”
[ 本帖最后由 skyhood 于 2007-5-16 16:1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