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名宦先贤·周光镐(明)

[复制链接]
xuqingsong 发表于 2007-4-2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潮南区峡山镇桃溪乡人。生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是明代后期卓有政绩之名臣。

书香世家  少负大志

    光镐之父周孚先,字克道,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举人。次年赴京参加春试不第。回乡后,潜心读书,或外出遍游名山胜迹,不再求仕进,自号西山居士,著有《桃溪吟稿》,人崇为儒林学士。故光镐幼承家学,且天性聪敏勤奋,少年时便立下好学上进之大志。
    年七岁,往临近洋内乡拜柯良缙为启蒙师,就读於柯良缙所创之“阳溪草堂”。柯良缙为周孚先同窗好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中举人,曾任武缘县知县,告休在乡,设馆授徒。光镐得良师教诲,学业精进。
    年十六岁,光镐由父引进县学宫就学,住宿於县水门桥周厝庵,得识庵主惠明禅师,结下忘年之交。
    年廿九岁,应嘉靖四十三年乡试,中举人。隆庆初年,光镐前往江西永丰县,访随名儒吕巾石先生求教。离县时,在周厝庵题赠匾额:“甘泉松院”,及对联:“上锡园林开胜地,下帷池馆伴僧居。”至今棉城周厝庵“甘泉松院”,仍作为周光镐当年读书处迹地。

象山勤政  建越平乱

    隆庆五年(1571),光镐上京赴试,获登进士,授浙江宁波府(今浙江宁波市)推官,署理象山县令。抵任后,首先清理刑狱积案,平伸冤屈,惩治污吏;接着清赋查库,得余银十三万两,上缴归库;兴学育才,为县学购置典籍,一时民风士气蒸蒸日上;又为县民解除赋弊,查获隐瞒山税,进行退赋清丈,削减山税银千余两,清除百姓长期负担山税之苦。於是政通人和,深受百姓感戴。得到皇上批语:“不私家室,尽廉臣也”。遂升任南京户部主事。尔后,由于供职勤慎,为政清廉,迭次升调。万历三年(1575)升任吏部郎中,六年授承德郎,八年迁验封司郎中,九年出任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知府。
    顺庆是一兵防要塞之重镇,由於光镐之廉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顺庆呈现一派升平景象。不久晋升副使。
    万历十四年,西南边陲建越地区(今四川邛来、汉源等地),外番部落与地方豪霸勾结作乱,边关告急。经朝臣司马中丞徐固奏请,调升光镐为督征建越监军。
    光镐深谙兵法,率领轻骑,以迅疾行军,飞渡泸水,传呼所至,贼众惊遁,部队进驻建越后,即部署诸军,三路并进,所向之处,无所抵挡,直捣贼巢,擒拿贼酋安守,历经大小30多次战役,斩杀贼军4000多人,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南局势。论功补任光镐为四川右参政。

恩抚宁夏  丰功伟绩

    万历二十年,宁夏阿拉善部族退休副总兵口  拜叛变,一时震动陕西,告急文书,接二连三,飞报入京。当时朝廷认为临巩为夷夏咽喉,京都门户,应选择威望重臣,以事弹压,遂升光镐为按察使,率兵进驻贺兰(今宁夏银川市)。那时塞北连年兵乱,况值岁歉饥荒,边民备极冻馁,光镐目睹灾情,亲自率领部属,对宁夏灾区,进行赈济安抚,百姓被救活者,数以万计,使诸部落首领,大为感动,情愿顺服,不敢反叛,于是,免动干戈,宁夏之变,得以平息。但鉴于宁夏城廓残破,事故时有发生,为求长治久安计,朝廷委光镐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光镐抵宁夏后,见宁夏遭变之后,凋敝已极,特上报朝廷,奏陈冲边善后建设措施。然后,一面修筑城垣堡垒,精兵简政,减轻民负;一面奖耕励织,储粮备荒,使边疆人民复籍农事,安居乐业。宁夏一带,面貌焕然一新。
    万历二十一年,晋升光镐为大理寺卿,回守顺庆。二十三年巡边横城,查处克扣军饷、虚冒名额等弊政。二十四年视察江西,向上请求准除免二岁兵赋;举荐人才,清理刑狱,真乃丰功伟绩。

告休归里  玉韫山辉
    光镐经过三次上疏奏请退休,终於万历二十四年秋,获准“领大理寺卿二品金俸回籍”。加赠通议大夫,告赠父周孚先为中大夫,母杨氏为太淑人,长子笃畯授浙东理刑,次子笃畀授凤阳府通判,三子笃畴授江西布政司右使,四子笃甸授潮州府参知。赠金营建宗祠“申锡堂”、“光德堂”二所、生祠“缵绪堂”一所。赠兵银二万两。
    告休消息传来,临行之日,官宦及百姓,依依不舍,街道张灯结彩,商贾停业,百姓扶辕相送达数十里,沿途州府,接道相迎。
    光镐元配郑氏夫人先居潮阳,随任回籍有庄氏、黄氏二夫人。庄氏夫人祖籍宁波,因思家中老母,带笃俊、笃畴二子留居宁波。自此,浙江宁波周氏宗族,繁衍至今400年。光镐则带黄氏夫人及笃畀、笃甸二子归潮阳。
    光镐在官数十年,名登高位,告老回乡后,将朝廷所赠金银,多用作家乡建设。
    他见龟山古塔,圮塌不堪。该塔於正德四年(1509)曾经洋内乡人柯良缙修葺,未能完成。光镐缅念师尊,敬重文物,遂兴修建古塔宏愿。率先捐钱千缗,潮阳县令吴万全捐钱四百缗,各士绅亦有捐款。於是鸠工庀材,於次年万历二十五年十二月动工,年余,於二十七年八月竣工。建塔时,在残基中掘出一古瓷瓶,内有古铜钱,上镌“祥符”字样,因名“祥符塔”,为周光镐所书。塔八面、七层、实心。砖石构筑,矗立龟山巅,巍峨壮观。光镐并撰《峡山鼎建祥符塔记》以纪其事。由于光的折射,塔影曾映于附近江河及水井水盆之中,有正立或倒立影像,蔚为奇观,为峡山八景之一,现为潮南文物保护单位。
    接着,光镐筑堤修路,将朝廷所赠兵银二万两,建造“恩波桥”以便民行,邑人吴仕训曾为撰《恩波桥记》,盛述光镐报答朝廷赐金之“洪恩浩荡”:兴办学堂,亲自讲学;置学田,以养士子学业;建置社仓,以济梓里贫困孤寡;修葺名胜古迹,拓建峡山八景。晚年在峡山祖墓旁,筑“明农草堂”,读书著述,一时名士从游者甚多。
    光镐一生廉政恤民,丰功伟绩,高风亮节,与其父先后辉映。据清光绪《潮阳县志》所载,潮阳八景之一“玉峡山辉”,以周西山父子居此得名,取玉韫山辉之意。
    万历四十四年(1616)八月,一代名贤病逝,享寿81岁,上赐祭葬,享祀乡贤。遗著有《明农山堂集》、《正俗会约》、《出峡草》、《武经考注》、《兵政集训》等。

[ Last edited by xuqingsong on 2007-4-22 at 16:54 ]
毛毛 发表于 2007-4-21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