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映虹
提到读书人,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学生自是读书人,“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对学生的诱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对学子的劝勉。一个苦字,道尽了他们受煎熬的模样。是啊,繁重的学业,激烈的竞争,读书对学生来说又有几多乐趣呢?最好是自由读书。没有考试压力,不必一目十行,纯粹出于喜爱,倚着灯,歪着身,左手书,右手笔,就这么细细地品,静静地读。为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或悲或哀,或喜或叹,沉醉其间,不知天之将明。也可带上书在春光下,草地上、沙滩边,就着和风丽日听涛而阅。不爱电视只爱书,每天要看四小时,在现代人眼里或属另类。
更有甚者,一位书友居然说他一年至少要花一万元钱买书来看。一万元,买不了房子的一平米,但买书,可以买到二百本,他每年要读多少书啊。而新东方英语校长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的演讲时也说到,他在北大五年(其中一年病休),看了八百多本书,也就是说他每二天半不到就要读完一本书。他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要读五百本人文方面的书。
想起铁凝的观点: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它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不禁感叹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无法言与旁人,只能是个人的行为和感受。
这世界是用来感受的。
就像寒冷的到来一样,我们不能注视也不能抚摸,只能浑身发抖地去感受。读书只在于感受,这感受的最美境界是内心的宁静、愉悦与丰富。有人问:书真有这么好看啊?是的,享受的就是这阅读的过程。哪怕看过以后一无用处,一无印象也已满足了读者当时热烈期待或明朗清白的情怀。
多年前曾在《小说选刊》上读过余华的《活着》。
内容已然忘记,只记得看得哭了。也许你不记得谁和你一起笑,但你一定记得谁和你一起哭。现今买来重读,顿觉福贵等小人物在记忆深处很亲切地清晰、温暖起来:经历了一生的苦难,而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就如美国民歌《老黑奴》中那位饱经风霜的老黑奴。余华在中文版自序里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他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那是因为他“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读他的书,明一个理儿,这是作者应感到欣慰的吧。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但如果为了明智、聪慧才去读史、读诗,那一定又有了负累感、功利心和短视性。同样,“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也非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书人感受生活,也品尝生活。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