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读书12期:名人的尴尬隐晦

[复制链接]
tange 发表于 2010-5-2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晓映
     《民国情事》傅野著广西师大出版社
     名人风流韵事,总是引人观看欲的。《民国情事》中的每一位主人公,头上都有一盏聚光灯,这盏灯,打在他们立于历史舞台的正脸上,璀璨光华,世人需仰视才得见。现在,对民国史颇多钻研和心得的傅野仿如掌灯人一般,在舞台一侧熄灭了那盏灯。强光褪去,日光惶惶,夜光熹微,隐没在舞台暗处的路人甲乙丙丁显现出来。打回原形,他们和寻常人一样情意缱缱,信誓旦旦,喜新厌旧,七年之痒,得陇望蜀,爱慕虚荣,猜忌嫉妒,还有,性冲动,冷暴力,也有珍而稀之的长相依。
     “女神”华美的裙裾之后,也许是一摊尴尬的琐碎和避之不及的隐晦。比如,著名的太太客厅女主人林徽因,素来为读书人仰慕传颂。其实,在梁思成和一干追求者当中,她把真情、门面和手段也经营得很辛苦。
     这种苦闷,带着几分娇嗔,带着几分真,吐露在和友人的通信中。神仙眷侣的背后,梁思成在第二任妻子面前释放心声,关于他的压力和沉重。最意外的是,另一个真善美的“女神”———冰心,也有犀利刻薄的时候,当她遭遇林徽因。林徽因也许不惮于做所有女人的敌人,却还是要对世界屏蔽她和徐志摩的情感手迹。薄薄两册日记,在不同人之间托管、辗转、最终“消失”,牵扯了多少人的口舌之仗,和寻常人的八卦也没有两样。
     单恋最苦味,要是伴随整个人生,该是怎样的酸楚。隔着大半个世纪看过去,戴望舒的诗仍有穿透时间的永恒的美。谁能料,美丽的诗行后面,是一段又一段被抛弃的经历。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名字组合,仿佛已经固定为一种温暖的存在,然而,他们有着漫长的单恋的过去,也许到了老年,岁月尘埃落定,金粉沉埋在张兆和心里,才有了与爱最接近的情感。
     旧婚姻和新情感中的夹缝人,面临着多么尴尬的人生抉择。看鲁迅、胡适、陈独秀、郁达夫这些文化思想巨匠不同的抉择方式,就看出他们不同的“主义”。鲁迅是“双轨制”,名分上与朱安不隔绝,却一辈子将她打入冷宫。温儒似胡适,也曾从旧婚姻中开小差,他是韦莲司、曹诚英她们的背叛者,但这成全了他终是母亲膝下的孝子,江冬秀毕生的乖丈夫,“今世幸有胡适之,教人白话做文章,不谈爱情”。张爱玲说他是“盲婚”,如今看却亦有意外的圆满吧。郁达夫的旧婚姻其实是幸运的,父母包办的女方,竟是个古典才女,但是7年的恩爱敌不过郁达夫对杭州美人王映霞的移情别恋。
     可惜,这一场别恋,来得轰轰烈烈,去得斯文扫地。陈独秀最叛逆不羁,他对原配的否定,竟是从妻妹开始的,不伦之恋让他被赶出家门。后来落魄之时,他娶了第四任妻子,竟在狱中要求保障“性欲权”,竟也被应允,这特殊人物在铁窗中还能时时和潘兰珍团聚呢。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那些惊艳的相遇,要么如林徽因徐志摩一样戛然而止于一场飞来横祸;那些深刻的相知,或者竟如张爱玲胡兰成一样飘零于无良文人的水性杨花;那些泣血的弹唱,也许终像苏曼殊百助枫子一样被乱世的离乱所隔绝;还有那些本性中的真,如丁玲的一段段情感,竟渐渐被政治染变了色。
     都是寻常男女。才子佳人的故事,因着更多的戏剧性,将人的情、爱、欲演绎成了人性的典范样本。你可依之反观普遍人性,体察寻常人生中的情感变迁;你也可以获执一枚人性的放大器,从另一个角度去透视他们作为卓越成就者的文化思想遗迹,解读出他们的不语之语。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0-5-2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台词揭示生活谎言
良芳芳
     第一类:为出轨
     经典台词:1、“要什么真凭实据啊,女人靠的是直觉和嗅觉,我们男人以为她不知不觉,错啦。”2、“两个男人凑一块儿好干坏事,两个女人凑一块儿顶多就嚼嚼舌头。要是她们喜欢独自出没,这个咱得小心。”3、“男人出轨,女人出门,这就叫中年危机。”
     第二类:为生存   
     经典台词:1、“孔子、费老以他们无与伦比的高度,指引着我们前进。”2、“只要你没做铺垫的,那我就有一说一,我没做铺垫的,您也有一说一。”3、“狼和狈虽然经常在一起,但他们去向不同,目标就不同,这意味着质量不同。”
     第三类:为面子
     经典台词:1、“在村里我说话他们都听不懂,我很孤独也很寂寞。”2、“四十九岁以下都叫青年,我们还没过青春期呢。”
     第四类:为了名
     经典台词:1、“不丢人现眼叫选美,丢人现眼叫选秀。”2、“文艺界的人太不靠谱了,这岁数了,他们都是宝,咱们都是草。”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0-5-2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3位女儿眼中的陈寅恪

汪尚蓝
     由著名学者陈寅恪的三位女儿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共同执笔撰写的回忆录《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
     在双亲陈寅恪、唐篔离去四十年后(按:陈寅恪、唐篔于1969年先后逝世,此书完稿时间为2009年),陈流求、小彭、美延三姊妹已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她们倾注心血,合作撰写了对父母的回忆,了却缠绕心头多年的夙愿。
     在这本书里,她们讲述了从孩提时代依稀记事起,大体到1949年,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种种亲历、亲闻、亲见的往事。
     回忆录的开头两章追述陈寅恪先生的祖辈家世、东洋西洋求学、与夫人唐篔相识的姻缘、婚恋成家等故事,这些故事得自于三姐妹儿时父母对她们的亲口讲述。陈寅恪先生的这些早年旧事不仅此前鲜为人知,而且读来饶有趣味,让读者了解了这位学者的另一面。比如书中讲到陈寅恪先生生平与兄弟姐妹的第一次合影:这张摄于1896年春的照片上,花园里五个小孩并排站立,大家都好奇地注视着镜头,只有当时七岁的陈寅恪手握身前一枝桃花。多年后陈先生向女儿解释:“当年照相是件稀罕事情,因此对拍摄觉得甚为新奇,心中暗自思量:长大后恐难以辨认出照片上哪个小孩是自己,刚巧拍照时他正站在一株桃树旁边,便伸手握住一枝桃花作为标记,想将来再看时必定不致出错。”回忆录的重点部分是在1932年至1949年这十七年间,讲述了父母婚恋成家后抚育孩子、奉养老父、教书治学的校园生活,抗战烽火中的举家流离,父亲目盲下的种种际遇,母亲面对艰厄世事的坚韧,以及父母之间相知相契的深厚情感。
     关于陈寅恪,之前的著述多是从其求学、治学、学术著述等人生大处着笔,刻画了陈寅恪的文化性格,总结了他的学术贡献。但是,由于陈寅恪所处时代风云变幻,个人经历和家世背景极为独特,作为20世纪中国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加上至今依然有许多丧失于战乱和“文革”的资料没有找回,湮没的历史情境无法复原,导致了人们对他的关注度一直很高。陈氏三姐妹的这本小书,与此前的著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女儿的身份带来的独特视角,从家庭生活的侧面进入,特别是对母亲唐篔及其家世、对陈家、俞家等周围亲眷的忆述,大大扩展了对陈寅恪生活环境的认识;更由于记述的生活细节,点点滴滴,有具体时间、有明确地点,看去平平常常,却较以往记述更为丰富生动,栩栩如生,提供了陈寅恪研究重要的资料补充。
 楼主| tange 发表于 2010-5-2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语之语
勿忘天堂 发表于 2010-5-2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粗看了一遍,留下足印,证明我来过··
秋蚕的丝 发表于 2010-5-2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刀光 发表于 2010-5-27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好。
胡雨 发表于 2010-5-2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秋蚕的丝 发表于 2010-5-27 22: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23: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