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书缘

[复制链接]
潘仁龙 发表于 2007-4-12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年前与朋友去古歙旧地访古探幽,“屯溪老街”的高大牌坊耸立在街口,一幢幢粉墙青瓦的旧居墙连墙延伸到街尽头,马头檐下一帧帧精美的明清徽派木刻,斑斑驳驳却栩栩如生地向你诉说着篇篇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墨海弄潮儿大都嗜好淘书、藏书。是日探访一旧书肆,无意中觅得清人雕版稿样本散页及一本清人手抄《篆法探原》,系古歙仰嘉祥校注并书。本人爱好篆刻,此书对认篆习篆显然是非常有益的,且端庄雅妍的书法也令人赞叹不已。书的前主人用建国第二天旧报纸作书的封面,并注明手稿。当时为是手稿还是抄本与店主颇有争议,最后以折衷价而妥协。厚厚一叠古纸仿佛飘逸着幽雅的墨香,传递着古文化的信息,字里行间透露出古人宁静淡泊的气质,似乎看到清风明月或雪飞梅香之时,油灯下正襟危坐苦恩冥想的孤独身影,宣纸上浸润出的道道墨痕不难想象出古人做学问的严谨学风。
    今年暑日前往南市的旧书铺,瞥见一书似曾相识,不是我三年前购到那抄本的出版物吗?只是多了宾虹先生的序,后面又增了《习篆要诀》和《摹印要诀》两文。只惜书贾要价过高,且此书与家中那书是否同出一源,心中把握不住,一犹豫而空手归去。回家思忖再三甚感后悔,生怕此书被人购去而帐然若失。待到假日,冒着高温匆匆赶往市区书市,熟悉的书影跳入眼帘,迅速拿起,如获至宝,仿佛找到失散多日的孩子。未费口舌,以摊主开价购下了此书。
    回家细阅,该书的序为作者黄宾虹先生四十五岁时所作,高度评价原作者的学术成就,“仰君复加订正手缮成帙,附辑习篆、摹印要诀二则,洵为初学津逮。嘉其足供保存国学之一助也”。此书为宣统三年由中国图书公司石印出版,字的排序和用笔与我先前购买的那本出自一人之手;抄本中有二处用蝇头小楷补注几字,而石印本已收入正文。可见余原藏抄本为本书手稿本无疑。书籍流转聚散无常,此事古难全,它的流动与时代的变更、社会的动荡、人的命运息息相连,时间跨度,上百年,空间相距几百里,稿本与石,印本竟在跨时代、跨时空无意间先后被我淘得,此乃书生一乐也。有缘千里来相会,藏书家常以追觅孤本、精品典籍为乐,而工薪族的淘书乐、续书缘则是可遇而不可求。淘书时的喜悦,翻阅时的兴奋,评品时的感慨,回味时的陶醉,使人暂离世俗的喧嚣,沉浸到历史的长河、智慧的海洋去遨游,可谓“岁岁长费学书钱,悠悠平生同学乐”。
字画1.gif
成根 发表于 2007-4-12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淘书时的喜悦\翻阅时的兴奋\评品时的感慨\回味时的陶醉,使人暂离世俗的喧嚣,沉浸到历史的长河\智慧的海洋去遨游,可谓“岁岁长费学书钱,悠悠平生同学乐”.
        读书人\爱书者的心情是一样的!
胡雨 发表于 2007-4-1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对古籍书法不是很懂,但同样为LZ的由书缘而来的乐趣感到欣喜。在北京有潘家园,可惜从未去过。那天一定要去看看,感受一下那种怀旧淘货的氛围。

[ Last edited by 胡雨 on 2007-4-12 at 09:20 ]
空子 发表于 2007-4-12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两周曾经在央视节目里看见有介绍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里人物的,感觉很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9-22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