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吴大帝黄武元年(222年)
孙权称吴王,建国号吴,领有会稽。至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
三国·吴会稽王孙亮太平二年(257年)
分会稽东部都尉立临海郡,治章安。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分会稽郡之鄞县安化乡800户与临海郡北端200户地置宁海县,设治白峤,属临海郡。
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
永嘉后,晋士民大量南迁。至是年,瑯琊王司马睿建元称帝于建康,史称东晋。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
十一月,五斗米道首领、琅琊(今江苏句容北)人孙恩起兵海上,攻上虞、陷会稽、杀内史,自号征东将军。旬日间聚众数十万。十二月,孙恩受挫,撤军回海上。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
四月,孙恩自浃口(大浃江口,即今甬江口)登陆,破余姚,入上虞,直抵山阴县北之邢浦。十一月,复退据海岛。
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
二月,孙恩复入浃口,多次围句章。三月,孙恩北趋海盐,转沪渎(今上海),进逼建康(今南京)。八月,孙恩败,自浃口缘海岸而南,经象山逃向临海。次年(晋安帝元兴元年)三月,孙恩攻临海。为临海太守辛景所破,投海死。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
僧凤跃,于象鼻山西麓建凤跃院(即今等慈禅寺,俗称西寺)。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
丹阳尹、山阴人孔灵符以山阴地少人众,奏准移山阴无赀之家于鄞、鄮、余姚三县,垦起湖田(后世称塘田)。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
东土大旱,鄞县多疁田(火耕水耨之田)。豫章王刘子尚时为会稽太守,上表至鄞县劝农。
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
临海人田流起事,据鄞县边海山谷中。冬,攻杀鄞令耿猷。次年,龙骧将军周山图屯浃口讨之。田流为其副将所杀。其余部,次第平。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
于凤凰山(今丹城南黄土岭东田横山)麓置涌泉院(后改名普明院)。
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
改临海名赤城,寻复为临海县。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复升为郡。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隋灭陈,废会稽郡。并鄞、鄮、余姚三县入句章县,治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属吴州,设吴州总管府于山阴。同年,废临海郡为县,并宁海入临海县,属永嘉郡。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罢吴州总管府,改吴州为越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
复改越州为会稽郡。句章县仍属会稽郡。
日本女皇遣使者小野妹子至隋,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一语,隋炀帝以为“不敬”,诏命废鄞县(象山)蓬莱观。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
是年,今浙江地入唐。罢郡置州,会稽郡改为越州,置总管府,领11州。
十一月,废句章县。以旧余姚地置姚州。原句章、鄞、鄮三县地置为鄞州。同年,以隋临海县置海州,又析临海县复置宁海县,隶属海州。次年,改海州为台州。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改越州总管府为都督府,领越、鄞等5州。罢姚州为余姚县,属越州。同年,复省宁海县入章安。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
废鄞州,改置鄮县。治小溪,属越州。是年,废章安入临海。
唐武后(则天)永昌元年(689年)
复析临海县置宁海。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监察御史崔皎奏于宁海县东界海曲中、象山东麓彭姥村置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