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溪一始祖陈绍昌亦为宁海西岙十二始祖,父亲为礼部郎中陈文纬。
宁海西岙
西岙坐落在长街镇三门湾车岙港之西,古时名“西洲”,今则称西岙。北宋,始祖陈怀琪从福建迁徒此地,至今村落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宁海及浙东地区最古老的村庄之一。
西岙村口碧波清流,山清水秀,群山环绕,古意盎然。许多名人名士都慕名前往定居,曾有“陈郑周王”四大族姓,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宋代时已颇具名声,人杰地灵,古迹名胜众多,归纳为:一座晋寺,二穴古墓,三座宋桥,四姓祠堂,五盘碾子,六大古树,七道圣旨,八处景观,九龙抢珠。造就了南宋叶梦鼎丞相,也是宁海县历史上唯一荣登丞相之位,成了 “盛朝浙右无双族,大宋江南第一家”。此联由清嘉庆年间伍芝昌撰写。
“盛朝浙右无双族,大宋江南第一家”这副楹联铭刻在“四大名宗”的两侧柱上,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文化底蕴,无不与丞相叶梦鼎有着深刻内涵的联系,其气节,其才能,为世人留下崇学向善之文化蕴涵。
宋代,西岙村就有1000多户人家,村内仅打铜店多达36爿,可见古村规模之庞大,经济之繁荣。现尚存陈氏十一世祖右司郎中文纬的故居。村内最具有特色的是四姓合一的祠堂,即“四大名宗”。宗祠始建于南宋咸亨淳佑三年(1267),历代多有整修,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祠堂中间挂着皇帝圣旨,正中上方是圣旨亭,亭里放着圣旨牌,圣旨牌上写着九个金字:“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祖宗台上放着五块牌位:正中是陈氏祖宗牌,左右两侧是右丞相陈吉甫、发运史陈霖、国子祭酒周成童、翰林学士王良宠的牌位。祠堂内侧还写上二副祠联:
本同寅协恭之谊以合祠,虽序属甲已丙丁,原不分东眷西眷;
推式好无尤之心以睦族,凡派联伯仲叔季,其忍遗大宗小宗。
音容犹在,想当年甲第起家,居同里,仕同朝,攀凤舞龙彰盛会;
纶孛长留,愿后嗣书香接踵,臣尽忠,子尽孝,经天纬地答清芬。
从两副祠联中,四姓合祠对西岙村落影响深远。据《陈氏宗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历代出过进士12名,有“三十六位在京官,三斗三升芝麻官”之说,更有进士的登科盛举,造就了南宋右丞相叶梦鼎等杰出人物。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原名陈吉甫,本姓陈,生父陈待聘,六岁出继母族,继舅父为子,改姓叶,居住在宁海东仓上宅。自38岁出仕,从九品的信州军事推官开始,逐年升职,一直到68岁任一品右丞相兼枢密史。在任职期间,一心为民,严于律己,谦恭谨慎,仗义执言,做到了“民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父御史,子御史,父子三御史”,说的是叶梦鼎为朝散大夫,文绪为两淮经略使,文纬为两淮宣抚使,三父子称为为御史。而绍谦、绍泳、绍渠、绍说兄弟四人先后中进士,故有“兄进士,弟进士,兄弟四进士”的印证,呈现出当时古村的辉煌。
南宋度宗皇帝高度赞扬在京任职的右丞相陈吉甫、发运使郑霖、国子祭酒周成童、翰林学士王良宠,称四卿“生同乎里,仕同乎朝,文章政事历历可观,忠孝节义不愧科名”。度宗三年(1267)颁下七道圣旨,令这四姓合为一祠,称四姓合祠为“四大名宗”“皇恩雨露”。《西洲陈氏宗谱》又载,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一代名儒方孝儒为此祠撰写了《冢宰大祠堂记》。
至今,宗族观念仍在村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每逢正月初一,宗祠里摆好祭品,承办丰盛酒席,隆重集会举行祭祖仪式。宗亲之风代代相传,正有四姓合祠的载体,才会凸现出西岙古村四大宗族古韵的特征,展示了村落团结和睦,增进友谊的象征。目前村里共出大学生、硕士生等40余名。
“盛朝浙右无双族,大宋江南第一家”这副楹联,无不与文物古迹保护与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历史价值、文化遗产,给村民营造了一种崇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增添了正能量。
走进古村,随处可见的历史古迹,有“石桥钓月、曲沙留香”等八景的华丽点缀,隐藏在深山,见证着一部积淀厚重、精彩绝伦的史著,诉说着往昔岁月。晋寺即建于东晋的集福寺,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二座宋墓,距今有770多年的历史,墓前尚存有荷花头牌坊石柱、文武翁仲、石马、石羊等古物。寺前有一棵已有千年之久的柏树,三根粗壮的树干,被称为三胞胎树,展示着整个西岙村敬业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
村口的惠德桥是三座古桥中的绝品,建有700多年的宋代原真性石拱桥,桥型为石砌缓拱单跨,形制别致,做工精美。桥的南北两头各伸出4只王者之气的龙门狮头,一对张口,一对闭口。狮子本是镇桥吉祥物,寓意“开口”进村亲近乡里,说好话、做好事;“闭口”又表示出外少管闲事、守法遵俗。
如今,遗憾的是,那些煌煌古迹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湮灭,只剩下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