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干”让百姓定 “干得好与坏”让百姓评
--长三角政治文明新气象扫描
新华社杭州4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方益波 蔡玉高)最近,杭州西湖边的“嘉里中心”建设项目传出消息,为了保护西湖东岸的天际线,原来最高达85米、一度引起全国热议的设计方案现在降低到50米以下,朝向西湖的建筑面宽由100多米缩短到40米左右。这是结合了专家、市民意见,群策群力的结果。
城市发展重大决策交由老百姓讨论决定,“干不干”让百姓定,“干什么”让百姓选,“怎么干”让百姓提,“干得好与坏”让百姓评。类似的案例近年来在长三角这一“经济高地”屡见不鲜。面对社会转型呈现出来的众多热点、难点问题,很多城市开始致力于驶上民主政治实践的“快车道”,从“精英决策”走向“全民决策”,在“协商民主”和“竞争民主”上屡有探索创新。
三年前,西湖边炸掉79米高、有西湖第一高楼之称的原浙江医科大学教学楼,新的设计方案公示后,根据专家和群众意见,不断重新设计,一次次降低高度。
开发商嘉里建设杭州公司总裁助理黄宏说,虽然公司属于国际著名企业,但并没有感觉到政府有任何“关照”,几次废弃方案,设计方都是世界顶级机构,几年来付出去的钱足以每天往西湖里开一辆奥迪车。他说,深深地感受到了市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决策的热情、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杭州热闹的延安路上,有一幢老建筑“红楼”,包括“嘉里中心”在内的市政府每一项重大城市建设工程就是放在这里进行公示。如今,不少市民群众已经把“到红楼提意见”当成生活中的一个常备内容。近年来,投资巨大的杭州西湖综合保护、西溪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等重大项目都是按照这种方式修改工程计划,获得了百姓的高度认可。
不少城市的党政领导告诉记者,过去,党委政府研究地方发展,主要还是领导出点子、拿主意,干部做群众工作,“引领”群众谋发展。今天各地发展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之后,政府把发展面临的问题交给群众,和市民一起讨论,政府强化“执行机构”的角色,按照百姓集思广益产生的最佳方案办,最大程度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
在南京,为保证重大决策的“先进性”,南京市政府“订购”南京市民意调查中心的服务,委托该中心围绕一些重大决策开展民调工作,如市政府党组先进性教育问卷调查、市镇公车改革的实施情况及效果问卷调查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情况问卷调查等,让更多的“民意”进入决策。民意调查中市民意见和建议被市政府工作报告采纳的最高达到了95%。
在上海南汇区惠南镇,近年推行基层民主改革,该镇实事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了工程立项由人大代表“点菜”、实施过程由人大代表监督、建设结果由人大代表评估的做法,被一些学者评价为基层民主改革实验的示范田。
杭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尝试打造党政、市民、媒体、专家“四位一体”的决策平台,“民主促民生”。杭州目前每天新增400多辆新车上牌,停车难和行路难的城市病严重。但是“路权”问题牵涉到有车人和无车人、公车和私车等不同阶层的利益,公共政策很难“两面光”,动辄引发强烈社会矛盾。市委书记亲自拟定问卷,通过媒体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发放了9000份调查问卷,派调查员走访了8000户市民家庭,1.8万多户家庭通过交互数字电视调查系统,以按遥控器的方式进行了投票,最终按照多数人的意见推出了“停车新政”,得到大多数人的配合支持。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认为,以往的“精英决策”模式,极易忽视或不完全吸收民意,甚至导致好心办坏事,应将“自上而下”的精神贯彻与“自下而上”的民情诉求相结合,“让民意领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