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刘德华,拔根毫毛上吊了吧!

[复制链接]
成根 发表于 2007-4-4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浙江在线]
   来自甘肃兰州的一家三口,为了要见刘德华,不惜举债卖屋甚至卖肾,千辛万苦来到香港,刘德华只和那个痴迷他十三年的杨丽娟单独合了个影,“和对待其他许多人一样,这不公平,孩子没有向他多说些话。”因此,那个六十八岁的父亲,跳海自杀,控诉刘德华“冷漠无情”。
  刘德华,你知罪么?
  首先,你不该无端进入人家的梦境!13年前,杨丽娟就因为和你在梦里有一番缠绵,才认定自己和你有“感应”,从而展开了长达十三年的死缠烂打。俗话说,一只巴掌拍不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你不厚颜无耻地闯进人家的梦里,何以有“追星十三年,父命丧黄泉”的闹剧?因此,你罪该万死,自己拔根毫毛上吊了吧,不得以人家的梦你无法主宰作借口来推卸责任!
  其次,你不该红遍天下。二十多年来,你一直如日中天,光芒四射,星光晃晕了好多人的眼。这就是莫大罪过,应该受到严厉惩处!曾有报道,西方某国家,出了一美女,每一出门,导致万人空巷,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该国郑重出台临时法规,该美女平时不得出门,迫不得已需要出外,必须戴上小丑面具,免得发生不必要的混乱。而你刘德华,居然大胆妄为,在大庭广众之中极力买弄歌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做着超级偶像。那么多粉丝追你,搅动了多少春心,你计算过吗?拆散了多少幸福家庭,你知道吗?你已经成了破坏社会和谐的罪魁祸首!和谐社会的打造,需要每一个人有所付出。你不作巨星,又没要你的命,牺牲能有多大呢?因此,笔者强烈建议,在对待偶像的方法上,我们应该和国际接轨,所有可能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偶像都得严厉管制,出门时必须戴魔鬼面具,否则严惩不贷!
  第三,人家倾家荡产苦苦追你13年,你居然等闲视之,和对待其他粉丝一个样,没有特别地和她多说一句话,真是狼心狗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中华民族的起码美德你不懂吗?平常时候,苦候明星现身的粉丝只要说一句话:“我从昨天已经在这里等你二十多个小时了,凭什么你就不能跟我说句话?”明星们们常常能立即友好地向粉丝说声对不起。可他们才等二十多小时,杨丽娟一家则等的是十三年,能比吗?虽然你可以反驳:从来没有人叫你等二十多个小时甚至十三年。可是,你没叫我等,我就不能等吗?我凭这个“等”,你就得亲近我!怎么能冷酷无情地推卸责任,不承担哪怕一点点的社会道义呢!
  刘德华,你认罪吧,拔根毫毛上吊了吧。   [作者: 谢浮名]
潘仁龙 发表于 2007-4-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写别人不好

杨丽娟这个人,从这件事来看,作为医生来判断,应该是个有精神症状属于情感固执一种类型.主要是父母对她的教育不够,宽容她,导致了她的精神症状加重.她的父亲作为一个教师来讲,应该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儿,但是,从他写的所谓的遗书来看,也是一种精神症状的表现.所以说,杨家可能是精神病遗传,而且是几代了.作为对精神病人来讲,要给予正确的治疗,新闻媒体的抄作,只能加重杨丽娟的病情,没有好处.而且在现在的季节,菜花黄的时间里,是精神病发展的季节,所以,不知道的朋友千万不要跟贴.
胡雨 发表于 2007-4-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楼上讲得很到位。
小黑 发表于 2007-4-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病!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07-4-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转载上贴,并非赞同作者的观点.
      潘教授点评得很好,此个例值得"追星族"及家长们反思!
空子 发表于 2007-4-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浮芸众生,众生相。
写这文章的人,言谈过于偏激也不是事情,最多博人注意而已。
fwu278 发表于 2007-4-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一家...可怜的华仔...
做人都不容易啊(俺不是花粉)
发表于 2007-4-4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倒霉的刘德华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07-4-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丽娟曾要父亲端洗脚水顶在头顶上

                                            2007-04-04 08:46:07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3日下午1时30分,依旧念叨“头很疼”的杨丽娟,携母静静地离开兰州东方大酒店,前往中川机场。她们将乘坐当日下午5时55分的航班前往北京,之后转道深圳赴香港。
      与杨丽娟母女3月30日经广州飞抵兰州时,有多达10余人的“记者团”随行情形不同,此次杨氏母女离开,只有广东某媒体的两位记者陪同。
      据杨丽娟讲,她们母女已经在兰州警方的关照下,“特事特办”,拿到了再次赴港的签证。此次去北京,是因为有好心人要资助她们一笔费用,主要用于杨父的葬礼,“我要把爸爸带回来”。
      10天前,杨丽娟之父杨勤冀举债随妻女赴香港求见女儿苦苦追寻了13年的香港巨星刘德华。3月25日,在华仔歌迷会见到华仔并与其合影,但在刘德华未能腾出专门时间与女儿交谈的情形下,68岁的杨勤冀于次日晨投身大海,被人发现时已经死亡。
      此前,平生节俭的杨勤冀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全家到麦当劳“好好吃了一顿”,一人一个汉堡,但杨勤冀足足10多分钟没有动口吃。

                                                                                       疯狂追星13年
      “你是壹周刊的吧?我从你的声音里一下子就听出来了。”
      杨丽娟从电话这头很快听出了对方的来路,尽管这段时间采访杨丽娟的媒体已经计算不过来。本报记者第一次见到杨丽娟的时候,一拨记者刚刚离开她的房间,杨丽娟显得焦躁不安,在宾馆的房间里转来转去,手里不停地揉着纸团。
      采访杨丽娟的媒体记者,几乎受到同样的待遇,先要拿出名片。而13年前杨丽娟还是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据说还是优秀班干部。那年2月的一个晚上,一个奇怪的梦从此把她和刘德华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梦里有一张刘德华的照片,照片两侧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
      梦醒后,杨丽娟发誓“不见刘德华,我决不嫁人”。从此,电视上刘德华的演唱会成了杨丽娟每天的必修课,房间的墙上贴满了从各种娱乐杂志剪贴下来的刘德华的照片。但杨勤冀此前留下的信件中始终认为:“我们孩子从来不是歌迷,更不是追星,她是从多年的梦中熟悉刘德华,把他当作家里的亲人,家里的一员,像多年不见的大哥一样,见一面而已,不图钱,不图名,不图利。”
      2004年,刘德华曾因为电影《天下无贼》的拍摄来甘肃,杨丽娟常常站在自家楼房的9层平台上,一站就是一整天,盼望能看到刘德华的车队,听到刘德华喊一声她的名字。
      此后,为见刘德华,杨丽娟先后与父母6次进京,3次赴港。高额的费用早已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债台高筑。家里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易主,杨勤冀甚至产生了卖肾的念头,因为被告知非法而作罢,整个家庭一直在“流浪”,数次搬家。
      4月2日晚,杨丽娟母女先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谈到求见刘德华的过程时,两人滔滔不绝,时间地点记得清清楚楚,不容别人打断,两人的口径也惊人地一致。
      但当记者问起家庭的情况,母女均十分警觉。“这是我们家的私事。”“我已记不清了。”
      连日来,透过此前报道的“蛛丝马迹”,本报记者实地走访,这个家庭的本来面貌得以逐步显露。

                                                                    “给女儿端洗脚水要顶在头顶上”
      4月2日早晨,甘家巷36-72号院。透过卷闸门,几百米远处就是杨丽娟一家租住近一年的房子。倘若是一年前,阳光好的早晨,大院里的邻居们总会看到,这一家三口总会搬三把小凳子出来晒太阳,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因小腿骨折而患有骨髓炎,常常拄着双拐。不一会,就开始大吵大闹。邻居曾亲见杨丽娟扇了父亲几个响亮的耳光,一旁的母亲陶菊英有时也会帮女儿,拿起双拐朝杨勤冀的后背狠狠砸去。
      邻居劝架。老杨总会说:“小孩子嘛,发个小脾气很正常,这是我们家的家务事,请你们不要管。”
      而大多时候是杨勤冀一个光头老汉在慢腾腾地走路,看上去没精打采的,“脚都抬不起来”,见人总是笑嘻嘻的。经常,老杨提着一家三口的饭往里走,在邻居的印象里,这一家很少自己做饭,常常买饭。
      这几日,众多媒体的造访已经让这个院子的居民唯恐避之不及。“前两天,大家都还在议论,这两天都淡了,各忙各的了。”社区医院的一位大夫说。
      在邻居的回忆中,老杨是个好人。“老杨一辈子教书育人,教了那么多的学生,就是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老杨生前是兰州市31中的语文老师,曾多次荣获省市先进教师称号。
       自从媒体报道后,老杨一家开始被邻居注意,这家人一走过,就有人窃窃私语,“这就是女娃追星的那家”,然后笑着四下散开。
       爱开玩笑的张师傅为这还被请进了派出所。一次,见到杨丽娟在发呆,他打趣说“又在等刘德华啊”,结果杨勤冀报警称有醉汉骚扰他们家。
      甘家巷社区居委会的一位主任向记者证实,老杨曾亲口讲述自己的遭遇:给女儿端洗脚水都要顶在头顶上,像太监一样毕恭毕敬,女儿洗完脚,老杨身体躬到90度退出来。
      而在杨丽娟和她母亲向记者的讲述中,老杨因为结婚晚,又中年得女,“疼爱是有的,但绝对不是溺爱”,陶菊英称自己给了老杨莫大的鼓舞,“老杨的荣誉有一半是我的功劳”。
      听到老杨跳海的消息,与杨家做过多年邻居的吉师傅连连感叹:“怎么接二连三的怪事发生在老杨家?”
      杨勤冀曾向吉师傅诉苦,女儿只知道喜欢刘德华,也不出去工作。“老杨曾托熟人给娟娟找过工作,但过不了几天,她又待在家里了。”
      在吉师傅眼里,老杨人挺好,“就是懦弱,是个书呆子,女儿有什么要求,他都答应。”

                                                                                          “媒体太残酷了”
       此前较早报道杨丽娟事件的当地媒体的一位记者说,他采访杨勤冀时杨显得很乐观,因为他想当时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的介入,一定可以让他女儿见到刘德华。这位记者认为杨丽娟悲剧的根源就是杨勤冀对杨丽娟的教育失当,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放纵女儿将近30岁还不能自食其力。在采访中他曾多次劝说杨父让杨丽娟出去工作,但杨父表示这是俗人的想法,他告诉这位记者他的女儿不同于常人。
       这名记者还透露,杨勤冀曾说过,杨丽娟事件扩大了甘肃的知名度。当时他听到这话感到非常吃惊。
      该记者认为,在杨勤冀一家跑到香港这件事中,媒体的责任更大。因为之前将近一年的炒作,使得杨勤冀对去香港见刘德华表现得更加狂热。当时杨勤冀说,这次刘德华一定会见他女儿。
      杨勤冀起初和媒体打交道大多都是用写信的方式。在这位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的文字里,详细记述了他的家庭和多家媒体交往的经历。
      “媒体说的、写的,给了我们巨大压力。”本来寄希望在媒体的干预下,圆女儿的梦,让女儿见到刘德华。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媒体并没有顺着他的思路去做,而是渲染杨丽娟“不见刘德华,今生不嫁人”。他想不通:“为什么角度最后都偏了呢?”
      媒体一度给他点燃了希望。去年3月,地方媒体报道,网络转载,并有一批媒体跟进。当地媒体更是联合一些媒体和网站启动了名为“圆梦行动”的计划。
      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德华斥责杨丽娟“不忠、不孝”,通过经纪人向香港报章表示:“如果他的歌迷利用不正确、不健康的方法与他见面,他决不理会。”
      杨勤冀曾向熟人说:“现在媒体都炒着呢,全国都知道了,就有政府管呢,与我无关了。”
      有时候,杨勤冀也会把媒体报道失实的部分列出来,希望有机会澄清。在北京时,一家人也曾求助于媒体。北京某电视台承诺“我们台有实力能联系上刘德华,见是肯定的”。也有某编导对杨勤冀说,“他要不见,全国封杀他。”
      在杨勤冀生前的文字里,记者还发现了他控诉媒体欺骗行为的信件。在信件中披露,某记者曾带刘德华的“超级模仿秀”见过杨丽娟。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向本报证实,“(模仿秀)一点都不像,我只是出于礼貌说有一点点像。”在文字中,杨勤冀还披露,他曾打算控告某记者造谣诬陷,咨询过律师,但因为没有凑够诉讼费只好作罢。
      “我最后悔的是当初不该主动找媒体报道。”往事不堪回首,陶菊英提高音调。
      3月30日,杨丽娟返回兰州,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说:“媒体太残酷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之后扔下我们就不管了。”
      4月2日,杨丽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媒体再也不相信了。”

                                                                     “社会应有感知痛苦的末梢神经”
      兰州安然世纪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兰国强,曾两次近距离接触杨丽娟一家,力争建立某种信任关系,试图进行心理干预。他建议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起码排除精神病的可能性。但杨家拒绝了。
      兰国强将杨丽娟诊断为“钟情妄想症”,他认为杨丽娟的精神状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他分析说,由于教育方式不得当,加上家庭过分溺爱,导致她思维狭隘,没有自制力。
      兰国强同时指出,作为孩子的杨丽娟感情淡漠,不能和人“共情”,即感受他人的感受并互相支持、安慰,没有学会理解别人。很可能是因为情感断乳期没有过渡好造成的。
     “社会应该同情他们一家的处境,但他们的行为是不能同情的,不能‘集体无意识’。”兰国强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杨丽娟应该去医院检查,由母亲规劝孩子接受现实。
      兰国强介绍,以前曾发生过和杨丽娟事件极其相似的典型案例,一位38岁的女教师经过心理治疗恢复正常了。
      据他介绍,在国外有完善的心理健康保障体系,而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心理危机干预是缺失的。“我们的社会应该有感知这种痛苦的末梢神经。”
      2006年,杨丽娟曾表态愿意善待父母,出去找工作。兰国强认为,如果及时干预并让她接受治疗的话,杨家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至少会淡化。
      对此说法,此前较早报道此事的兰州某媒体的记者表示赞同。他发问:“在杨丽娟辍学追星的13年里,我们的社会对她进行过正确的心里干预吗?”他坚持认为,如果在杨丽娟追星的最初阶段,有关部门能够对她不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进行纠正,要求其继续接受教育,或者对她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救助,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07-4-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杨丽娟解析爱之梦


                                              [发布者:任海勇] 发布时间:2007-04-02 12:58
      这段时间的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莫过于杨丽娟了。按照以往热点词汇的效应,恐怕又有人要抢注“杨丽娟”这个商标了。上周末,央视的名牌栏目《新闻周刊》,和上视的名牌栏目《七分之一》,都给杨丽娟做了一个专题。我在前面杨丽娟一事刚刚被报道出来的时候,已经写了一篇名为《痴女和痴父合演的悲剧》的博客了;但是,最近看了很多的评述之后,我又觉得还有许多话要说。
      有很多人认为杨丽娟的行为是一种病态行为,甚至有人认为,杨丽娟有精神病。上视的《七分之一》节目说到,几年以前,他们还专门为杨丽娟找过一位心理医生,但是杨丽娟拒绝了和心理医生的交谈;她很明确地说,“我的行为很正常,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我们都知道,在追星者中,有着狂热举动的是一片人,而不是一个人;而杨丽娟只是其中做得比较极端的,但她也并没有超出常人的思维和行为范围,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
      这件事情的轰动,很能看出我们社会舆论的思维特点。
      一是,社会舆论有一个比杨丽娟追星更固执的观点,认为大家都应该是一样的,而杨丽娟做了和大家不一样的事情,所以是不正常的。
      二是,社会舆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爱情观念,就是普遍认为:刘德华是一个世界级的大牌明星,财貌双全,是无数女子的梦中情人;而杨丽娟不过是一个大西北的无业女子,并且相貌平平,两个人的差距也太大了,可为天地之差。杨丽娟不是在白日做梦吗?她怎么可能追到刘德华呢?她八成有病吧?
      三是,认为杨丽娟家里卖掉居住的唯一住房,父亲又要为此去卖肾,还借了高利贷做为追星路上的盘缠,杨父后来还搭上了老命,这太极端,也太不正常了。
也由于这三点,使得人们认为,杨丽娟在完全没有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去做这种无谓的巨大牺牲,她不是疯了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那些极端的行为,不论是卖房、卖肾、跳海,还是借高利贷,都是杨丽娟父亲的行为。杨父是为了爱女能够实现梦想才这样做的,他的出发点并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作为父亲,他做得太极端了。卖掉家里的房子,一家人以后住到哪里去?卖掉肾,是不是值得?借高利贷,拿什么去还呢?最后的投海自尽,更是糊涂。这四个极端的事件都让我们觉得,如果说杨丽娟爱自己心中的王子爱疯了,很容易理解;那么,杨老头子作为一个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怎么那么糊涂呢?想想我们国家经典的《梁祝》传奇故事,祝英台爱昏了头,祝员外倒是很清醒的;哪有女儿痴痴的爱,父亲也跟着痴痴地哄的。
      那么,杨丽娟的行为是不是一种病态呢?我认为完全不是。
      首先,媒体一窝蜂地说杨丽娟是追星,笼统来说是这样;但我觉得,细想一下的话,杨丽娟的追星和其他人的追星是有本质区别的。其他的追星族喜欢自己的偶像,只是喜欢而已,很少有人想到和偶像结为夫妻,那种追是一种追随,一种喜爱;而杨丽娟的追星,却不是这样。杨丽娟多次讲到,她在16岁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她和刘德华很有缘份;这也是她狂追刘德华的起因。这个梦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杨丽娟一开始就认为刘德华是她的梦中情人,是她此生唯一想嫁的男人。可见,杨丽娟是把刘德华作为她的恋人,她未来的丈夫来追的,她不是喜爱而是恋爱。把这点搞清楚了,再来分析杨丽娟的行为,才不至于指东说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再来想第二个问题。杨丽娟追求刘德华究竟有没有可能呢?我们要明白,不论男女,当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或她是不考虑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距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姑娘痴迷地爱上了一个男人,对方可能是有妇之夫,也可能年龄差了二三十岁,甚至更大,但姑娘并不在意。杨振宁和翁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他们结婚之前,谁会想到,翁帆会嫁给一个比自己的祖父年龄还要大的男人,杨振宁又怎么会娶一个比自己的孙女还小的女孩呢?结果不是也成为夫妻了吗?杨丽娟和刘德华的年龄差距有杨振宁和翁帆那么大吗?杨丽娟是一个单身的女孩,刘德华又是一个未婚的男人,两人相差16岁,年龄上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从法律和常理的角度来看,杨丽娟完全可以去爱刘德华,这里没有任何不正常的地方。
      有人可能又会说了,喜欢刘德华的人有的是,你杨丽娟不论是从社会地位、名气、财富和相貌来说,你能配得上刘德华吗?人家如果想结婚,能轮到你杨丽娟吗?如果谁有这样的想法的话,我这里例子也有的是。我们都知道,当年的江青只不过是上海滩上一个三流的女明星,还整天跟人乱七八糟的,结果呢?比江青漂亮的女人有的是,比江青纯洁的女人也有的是,比江青高贵的女人更是有的是;但结果,谁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第一夫人了呢?
      恋爱和婚姻这样的事情,本身就是很难说的,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听灰姑娘的故事:一无所有,又出身寒微的灰姑娘,最后嫁给了万众瞩目、英俊富有的王子。我们大家听了灰姑娘的故事,为什么都是感动,怎么没有人指责灰姑娘是白日做梦呢?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话,看来不止是政治领域,在爱情领域也同样适用。如果杨丽娟后来梦想成真了,肯定没有人会说她不正常,肯定会有人说这是现代灰姑娘的故事。人们一边欣赏着童话王国里,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一面又对现实中有着灰姑娘那样想法的姑娘大加指责,究竟是谁不正常呢?
      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说明杨丽娟的梦想并不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幻想。在七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国家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当时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帅小伙,他随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日本。在给庄则栋献花的姑娘中,有一位身材矮小,且相貌平常的普通的日本姑娘,她叫佐佐木敦子;在走近庄则栋,给他献花的那一刹那,这个日本姑娘就深深地爱上了庄则栋。虽然其后没有任何联系,但佐佐木敦子抱定了此生非庄则栋不嫁的愿望;她一直关注着庄则栋的一切活动,她也知道庄则栋后来和著名的女钢琴家鲍惠乔结了婚,并且生有两个孩子。要按现在有些人看杨丽娟的观点来说,佐佐木敦子不是更没有希望了吗?两人又不是一个国家的;当时的中国很封闭,要想见面都很难;人家又已经结婚生子;后来还成了中国赫赫有名的国家级体育官员。而佐佐木敦子不过是日本一个极普通的女子,既无雄厚的财富,也无倾城的美貌,庄则栋凭什么爱她呢?她又凭什么能够走进庄则栋呢?这不是痴想又是什么呢?但是事情就那么富有戏剧性。七十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动乱年代的结束,庄则栋也从政治顶峰堕入了人生的底谷,妻子也与他离了婚;庄则栋不但受到了政治上的审查,也从辉煌顷刻之间变成了平淡;当年的帅小伙,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头发稀疏的老头子。而佐佐木敦子,始终没有改变对自己心中的王子的喜爱,她刻苦地学习汉语,然后,以日本一个大企业驻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的身份,来到北京工作;通过在京期间结识的朋友地牵线搭桥,执著的佐佐木敦子小姐终于和她爱恋了十多年的庄则栋相识,并很快地相爱了。佐佐木敦子终于成为了庄则栋夫人。这个故事,我们听了以后只有感动,而不会去想佐佐木敦子是不是疯了,为什么同样的心思,出现在杨丽娟身上就不正常了呢?
      当然,杨丽娟也应该从佐佐木敦子的爱情故事里得到一些启发。那就是,佐佐木敦子为了走近庄则栋,一方面拼命地学习汉语,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日本大公司派往中国工作的机会。杨丽娟爱了13年,但这13年里,她做了什么呢?她不但在中学的时候就早早地缀学在家,而且除了反复看刘德华那些演唱会的录像带和碟片,家里挂满刘德华的照片,和一次次地去找刘德华以外,她有没有想过:如果这13年里,她能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综合素质,最终能到香港去工作,甚至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物,这样,是不是离自己的偶像更近呢?也就是说,与其傻等着、苦想着,干熬着,不如做一些积极地努力,尽可能地去走近心爱的人。
      我们知道,著名的大牌明星吕良伟现在的妻子,是一个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的姑娘。当然,她后来在香港一家公司任要职。八十年代初,大陆热播《上海滩》的时候,她可能完全没有想到,她还有可能嫁给剧中的男主角吧?不是也成为现实了吗?
      还有一个故事更经典,更传奇。我们都知道,英国有一位叫爱德华八世的王子,他是当年英国王室明正言顺的王位继承人,此人又被称为温莎公爵。凭他的社会地位、相貌和财富,名门淑女可谓趋之若骛,但结果呢?他却爱上了一个结了两次婚,还生过三个孩子的女人,她就是辛普森夫人。之前,谁又会想到赫赫有名的英国王位的继承者,会娶一个有过婚史,并且生过几个孩子的女人呢?为此,爱德华八世丢掉了英国王位,也成就了一段人类历史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佳话。刘德华能与英国王子相比吗?他充其量也不过是个艺人,他有英国王子的尊贵和富有吗?而杨丽娟在我看来,比那位辛普森妇人毫不逊色,她为什么就没有可能嫁给刘德华呢?我觉得现在社会舆论把艺人们看得也太高了。
      由此,我认为,杨丽娟完全有追求刘德华的权利,也完全有与刘德华成为爱人的可能性。如果说杨丽娟因为太痴,而被看作是精神病人的话,那我可以举出许多比杨丽娟更痴的女子,但那些女子并没有被看成是精神病人,有的甚至被千古传颂。
      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经典爱情故事,就是《梁祝》了。那么我要问了,杨丽娟和祝英台谁对爱情更痴情呢?梁山伯已经病死了,祝英台坚决不肯嫁别人,她愿意跳到梁山伯的坟墓里和梁山伯一起死。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梁山伯已经死了,祝英台的父亲祝员外又已经收了马文采的彩礼,祝英台如果还想着她父亲的话,她应该嫁给马文采才对,但她宁愿去死,宁愿让她父亲承受失子和失婚的双重打击,也要去追随她心爱的男人。反观杨丽娟,我现在看来,她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她所爱的刘德华是个大活人,爱一个活人和爱一个死人相比,谁更痴情呢?爱活人希望再渺茫,成功的可能再微乎其微,总有一线希望吧?爱死人则没有任何的希望。如果说杨丽娟只顾自己追星,不管父母死活,那祝英台呢?作为家里的独女,她在结婚的路上自杀了,她父亲不但要忍受失子之痛,还要被人家追究违反婚约的责任,她父亲虽然活着,但却是生不如死。所以,人们一面赞颂着祝英台在梁山伯死了之后的自杀行为,一面又指责着杨丽娟痴情地爱着一个活人的行为,这正常吗?
      因此,我认为,在杨丽娟的父亲已经去世,她的爱之梦又山重水复的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要再给杨丽娟施加任何精神压力了;她是一个很正常的女孩,她也有权利去爱自己梦中的情人。至于她能不能梦想成真,这不是她能够决定的,但也不能因此把她看成一个怪物,不能嘲笑戏弄她。
      至于刘德华,我觉得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了他是一个很自私很冷酷的人。大明星们有时候做出献爱心的样子,去看望一下得绝症的病人,或是残疾儿童,或是捐点钱,做些公益事业。人们可能会因此觉得他们很有爱心。碰到了这件具体的事情,倒让我们看明白了:刘德华看到一个用整个青春痴迷地爱着他,并为他付出了巨大代价和巨大牺牲的女孩子,显得无动于衷,又冷酷无情,很能说明大明星们的爱心程度。他们往往在公众场合做秀,而内心却是冷酷和自私的。我们更应该看到,欣赏一个艺人的表演,和喜欢这个人,最好能够区分开来;因为演员们的人品,不一定能像他们的表演那么光鲜。但是,如果有人要像杨丽娟那样痴迷地去爱一个艺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6 21: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