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发布性别统计手册,用数字说明如今本市的“男女之别”。
寿命:女性活得更久
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数字显示,步入高龄,女性比例逐渐高于男性。在60到64岁年龄段中,男女性别比为104.3比100。但到了80到84岁的年龄段,男女性别为69.6比100,人数大大超过男性。
家务:女性多做一倍
尽管上海女人常为国内其他地方女性羡慕,认为她们的家庭地位较高,承担的家庭责任较轻。但统计数字显示,本市女性在家庭中仍承担了主要的家务劳动。每天男性做家务时间为96.1分钟,女性则为209.9分钟。
择偶:老外行情看跌
数字显示,上海涉外婚姻在2001年一度出现“小高峰”,达到3447对,其中“外嫁”的中国女性有3039名;到了2005年,涉外婚姻数为2407对,其中中国新娘2013名。
和基本稳定在千分之七八的结婚率不同,从1990年以来,本市离婚率明显上升,已从1990年的千分之1.28,上升到2005年的千分之2.9。
教育:男女不相上下
在上海,“男女半边天”在教育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数字显示,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超过男生,达到51.5%。但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中,男生比例分别达到54.6%和67.2%。
收入:学力缩小差距
上海男女性是否实现“同工同酬”?数字显示,文化程度越高,收入差距相对越小。初中及以下文化,女性收入仅相当于男性收入的57.3%。但大学本科以上的人群人,女性收入相当于男性收入的94%。
在各类专业技术领域,2005年,女性人才比例达到42.5%;但在高级专业技术领域,这一比例则大幅度降低,仅为25.9%,有专家指出这是女性发展“玻璃屋顶”的一种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