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象山半岛明清烽火线

[复制链接]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方的长城举世闻名,"不到长城非好汉"也由此为一句豪言壮语而流传天下。然而,中国的万里海岸线上,更有若隐若现的海岸烽火线,从某种意义上说,远比长城要来得更浩大、更壮观!海岸烽火线从黄海起步,沿着曲折的岸线,爬高下低,过港绕湾,一直走到南海北线。当它进入浙江地界时,变得格外的凝重。自象山港口至南堡一线,象山半岛岸线"烽堠"、"炮台"随处可见。卫、所、烽火台、炮台等军事设施要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二,留下了一笔古代军事设施、军事文化的宝贵遗产。巡踪而行,依稀可觉当年边关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从象山港南侧的西周司前,过石浦入三门湾,进岳井洋,到南堡一线,历史上先后建有一卫、八所,还有相应的巡检司、寨和40多个烽堠,曾有一度常驻总兵力达万余人。
    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猖獗,屡犯县境。己增设备倭把总1名,统领陆兵1支,水兵3支,兵士3327人,战船118艘。三十二年(1553),昌国卫城曾被倭寇攻破,朝迁特设把总1名,增设哨总3名,哨官7名。陆兵1支,有把总1名,哨官5名,统兵542人,平时驻卫城操练,到讯期分发沿海各李地设哨巡逻,汛期过后还驻卫城。
    沧海桑田,至今这些军事设施大都遗址犹存,对研究明清军事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成为象山特殊的旅游景观。


[ Last edited by 甬象 on 2007-3-18 at 12:45 ]
2006-5-31_21010740854.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昌国是当时的指挥中心。明时东南沿海战事频繁,设"卫"为军事要地。现象山境内的昌原即为"昌国卫",与天津卫、威海卫等军事要地齐名。昌国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山东。山东淄博东的一个古邑名为昌国。到公元1072年,"昌国县"一步跨过长江,在今浙江定海设"昌国县",到1379年升为卫。
    象山的昌国卫正是从定海迁徒而来。明洪武二十年(1387),迁现石浦东门岛,洪武二十七年迁现昌国镇,此后"昌国"即在这面海背山之地生根落户。同年修筑城池,城墙周延3.5公里,卫驻地四所。依当时建制,卫设最高指挥官指挥使1名(正三品)、指挥同知2名,另有指挥佥事4人,镇抚司镇抚2人。驻地有左、右、中前、中后4所,卫所在地驻有将士5600人。外统钱昌、爵溪和石浦前、后所。指挥权直属省都指挥使,由当时中央的五军督府双重管辖。
    来自全国各地、各种文化的交融与激荡也给如今的昌国留下了丰富多姿的文化遗产。昌国的老街宽度可与现时新建的镇乡街道相媲美,长三百多公尺的主街道,宽有15公尺。相传这里一度曾有18个指挥使,认也不服谁,前去议事的途中经常为行走时在先在后而闹出不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个聪明人提议把街道造宽些,可供18区坐骑横向里一字排开同行,于是有了这条风貌依存、气势夺人的老街!
    历史上的昌国"城"己不复存在,但仍可遗迹可觅。卫署设于今卫前街,指挥武胜筑城捍守。据明嘉靖《象山县志》载,卫城西北跨山,坐冲大海,极为险要。"旗毒有庙,练武有场,兵器有局,创廪有所,战船有式。"清顺治三年(1646)废卫置昌石营。乾隆重二十一年改置都司署。道光二十四年移置石浦。象山解放时,昌国卫城尚存,后在你挖我搬中几乎荡然无存,惟留北首临溪的一截疮痍满目的残墙断壁。但西门街、卫前街、昌前街、北大街、左所庙、右所庙这些地名记载了昌国卫城昔日的鼎盛。纵贯城区南部的南大街原处于卫城中心得名中心街,其北端就是卫署所在。清人有《昌国卫城怀古》诗:"胜朝曾此驻元戎,举首南田在眼中;山海置防汤信国,风云际遇蒋泾公;屯粮果获千钏粟,佥事谁弯两石弓;十八指挥名氏杳,夕阳闲话白头翁。"
    当今繁华热闹的石浦老城区在当时为昌国卫所属的所,历史悠久,唐朝立县时即为辖村之一。聚落初成时,地处海潮进退之地,一条小溪穿村而过,人海处地形低平,船只可随潮溯溪停靠。因两岸均为岩石,故名石浦。明洪武二年设石浦巡检司。二十年,改设石浦 前、石浦后二千户所,嘉靖《宁波府志》中有明确的记载,城"东南面海,西北依山",高2丈,广6尺,周长607丈,千户以下官员24名,清顺治三年废所,改置石浦陆、海二汛,明陆宝有诗《石浦战》记下一幕当年发生的战斗场面:"昨朝斩获十余人,一鼓更欲歼其渠。"搜山未半伏莽出,短兵猝合侵肩與。肩與堕地與人散,血染青袍头己断。贼各狂噪悬大旗,一卒不俘偏将夷。"顺治十八年迁民毁城。唐熙二十三年展复,设官防守,重建所城。目前只剩残墙,但老城街至今仍在,依然保存古朴特色,漫步旧城可依然济览当年风采。


[ Last edited by 甬象 on 2007-3-18 at 12:46 ]
2006-5-31_21010857277.jpg
2006-5-31_21011096804.jpg
2006-5-31_21011331034.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爵溪是拱卫县城的前沿重镇,当年可说是重兵把守,隔三差五便有战鼓响起,可见刀光剑影,热血飞扬。"爵溪",原称雀溪。明洪武三十年,由千户王恭筑所城,"东南负海,西此依山",城高2.8丈,广3麦,周长3里。时有千户以下官员13名,统兵130人。清顺治三年改所为爵溪城汛。十八年,当朝实行海禁,凡沿海20里居民悉迁内地。爵溪因处县城前卫,有重要的军事防卫作用而未迁。自清代起所城多次重修,到解放初,所城基本完整,自东向西,依山而筑,呈船形,因此也有"船城"之称。
    1956年8月1日强台风袭境,城外一片汪洋,全伏这城墙将大海之水拒之墙外,使城内居民逃过了鱼鳖之灾。但东城墙大部依然被世浪冲坍,遂有了"拆西城补东城之举"。70年代南城也被拆除。今存东、西两城,长千米,城上雉堞等踪影不见,东城墙的顶部也修为水泥马路。北城尚长600米,沿城脊山城坡蜿蜒而上,一船高10米,最高处12米,通宽7米,最宽处14米。北城因年久失修,坍塌残缺多处,但当年雄伟气势犹在,城东北北角拆作通道时,发现为一城门遗址,两旁立石仍在,门痕清晰。
2006-5-31_21011524586.jpg
2006-5-31_21011911796.jpg
2006-5-31_21012640291.jpg
2006-5-31_21012770861.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屯兵,当然必须有粮草银两,这就需要建"钱仓"。"钱仓"之称最早见于宋宝庆《四明志》;宋景德间(998-1004)置仙乡钱仓保。据传,设立保之前,在这里设有钱粮仓库,简称为钱仓,明洪武二十年置千户所,千户王普筑所城,三面环山,城高2.6丈,厚1.3丈,周长4里。有千户以下官员15名,统兵1120人。清乾隆《象山县志》也有"生齿前繁,沿山俱属民居"的记载。明时县人姜昌周诗《登钱仓城怀古》:"朝度金鸡岭,暮登钱仓城。城中数千家,冠盖相逢迎。"顺治十八年民造 城毁,唐熙八年展复,在原旧城的基础上修建钱创寨汛,仅"寥寥十余家而己"。尚存沿山低矮的土城墙。
    说到钱仓不能不说到易千户的壮举。明朝建文三年(1401),在象山半岛的东北隅,一大股凶悍的倭寇登岸至汤岙,潘家坎一带烧杀抢掠,遭到当地钱仓守军的坚决抗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激战中,有一位可歌可泣的抗倭英雄――易绍宗。
    易绍宗的英勇中迹,明史中记载得虽较简略,却颇精彩。全文如下:"易绍宗,攸人,洪武时从军有功,授象山县钱创所千户。建文三年,倭登岸剽掠。绍宗大书于壁曰:设将御敌,设军卫民;纵敌不忠,弃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为臣!为臣不职,何以为人!书毕,命妻李具牲酒生奠之,诀而出。密令游兵间道梦贼舟,贼惊救,绍宗格战,追之海岸,陷淖中,手刃数十贼,遂被害。其妻携孤奏于朝,赐葬祭,勒碑旌之。"
    可见,易绍宗原籍湖南攸县,明洪武时当兵,因军功卓著而被授象山象钱仓所千户。"千户"是明朝武官衔之一,正五品。当时,易绍宗得悉有大股倭寇入侵,怒发冲冠,誓与决战;并执斗笔,蘸浓墨,书心志于粉墙上。从措辞来看,绍宗绝非一介武夫。他忠君爱民,深怀报国之志;虽为武将,颇知翰墨。所书誓言,句句作金石掷地之声。忠肝义胆,可谓天日诏诏。尤其是他书毕即令妻李氏为其生奠,为示抱必死之念去打此一仗,正气凛凛,豪气干云。读文至此,不禁为之动容。他智勇双全,料到贼寇猖狂登岸,急于剽掠,其守舟之力必虚。便先暗遣部分士兵间则行,偷袭并焚烧贼船。这样既可惊乱贼心,又可绝贼退路,以便歼灭之,果然不出其料,正在疯狂掠动的倭寇得知其船被焚,慌忙回救。绍宗乘机横枪跃马,身先士卒,领兵追击,杀得群寇狼豕突,纷纷向海边逃窜,易绍宗一马当先,躯敌至海涂,因急于歼敌,未虑及战马不能街于泥淖,便挥戈马突入海涂之中,贼寇见明军主针被泥淖所陷,而后面追击之兵尚未赶到,便锋拥而上。绍宗武艺高强,尽管在泥涂中举步困难,不易施展身手,但仍勇不可挡,挥舞佩刀,诛贼数十人。终因不敌众,待部下赶到,己丧身于群寇乱刀之下,演出了抗倭战史中极为悲壮的一幕。诚如清乾隆象山名士姜炳璋的"易千户绍宗"一 诗中所述:"矛马上扬无敌,杀贼无声海水红。青泥蹴滑堕花骢,忠魂闪闪鹃啼空……"青山埋忠胄,丹书照汗青。易绍宗战死后,朝廷谕葬象山钱仓玉泉山,并赐刻碑表彰,明史予以立传,使英雄名垂千秋。
2006-5-31_21012838795.jpg
2006-5-31_21012996833.jpg
2006-5-31_21013172787.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所下辖的军事设置当是寨,烽堠以及巡检司。历史上曾设巡检司4处,一为"陈山巡检司",明洪武初年始建于今大徐镇陈山,属爵溪所,正统年,参政高峻移驻爵溪镇前岙村马兰山东,到了清康熙四十匚年(1708),司署迁往余姚市中村。二为"爵溪巡检司",明洪武二年妈于爵溪。三十一年改建千户所,司驻地移至今西周镇司前村,沿用原名,沮康熙四十七年迁往鄞县杖锡村。三为"石浦巡检司",明洪武二年始建于石浦。二十年改建为所,司驻地西迁于青山头北麓、司前岭旁,沿用旧名,属石浦所。清道光四年移到晓塘竹峙,后巡检实驻石浦南门。用旧名,属石浦 所。清道光四年移至晓塘竹峙,后巡检实驻石浦南门。民国初年改设玉泉盐场大使署。这三个巡检司遣址己难寻找,叭"赵岙巡检司"遗址尚存。明正统八年,倭寇窜犯赵岙岭外清水潭,侍郎焦宏遂收隶属宁海的巡检司迁至今丹城镇赵岙村东,改称"赵岙巡检司",驻地筑有城,周长68丈。巡检1名,领弓兵90人。清乾隆地下六年(1741),巡检詹耀祖将司署移至今大徐镇三角地。道光五年(1825)回迁赵岙。同治十一年(1872)废。
2006-5-31_21013327427.jpg
2006-5-31_21013740235.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存较为完整的寨有游仙寨、周家山堠。游仙寨所地处界曾为游仙乡的赤坎村,所以也称――赤坎寨。"小寨依山基,寒沙落雁群。城迦二三里,日断几重云。独戍迷秋草,高峰伴勺曛。清时息戎马,野老共论文。"这首录自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的诗文便是寨的真实写照。明周希程《筑象山县城记》载 ,永乐(1403-1424)间,倭寇犯境,遂于"邑东南要害处立南堡、游仙二寨以相应援"。委官1名,驻兵250名。史载 "正统八年(1443),倭寇由此登陆,乃筑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攻陷该寨,爵溪百户秦彪闻讯后,拍案而起:"游仙寨与爵溪唇齿,无游仙即无爵溪。"秦彪请战得以批准,秦彪之弟秦汉,虽然不是军人,也毅然加入请战行列,随史从爵溪所率兵奔赴游仙寨。激战中兄弟双双战死。清代赴四吃作过进行命官的本县人士姜炳璋,为之感慨而写下一诗:"秦君气慷慨,有国不有身。铁衣共赴敌,风月为辛酸。断头旗山下,义与山争春。阿弟从军死,一死酬君恩。"
    战后,统领刘恩至加高寨城,高1.8丈,寨门上建有楼,四角置有窝铺。清顺治十八年,迁沿海20里内居民入内地,因该寨与爵溪为县城前卫,寨城得以保存。解放后,城内仍有居民数十户,称寨里村,1956年8月1日强台风袭境,房屋被毁,居民移到城外重建家园,仍名寨里,寨城东靠大片山麓,原西临大海,呈长方形,东北、西南两面长156米,西北、东南两面长121米,面积1.88万余平方米。城墙呈梯形,原由块石砌筑,坡高7-8米,顶宽1.2-2.1米不等。西北墙的外侧尚留有部分女儿墙残迹。西南城墙辟一城门飓筑瓮城,仅留残迹。绕城有护城壕,城与壕相距9米。壕宽4.3-5.3米,因年勺淤积,深 处尚有2米许。西北距城20米处,有内外校场遗址。漫步城内,弹石小径纵横有致,两侧兵营墙址清晰可见。四面原有水井,如今北面一只尚存,深至3米,己淤塞干涸。游仙寨城保存如此完好,实属省内少见,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堠是一道古化遣留下来的军事设施风景线,俗称"炮台"。从象山港口到三门湾一线走一走,可一睹明代抗倭时的烽火连营、刀光剑影的历史片断。所建处海拔低,除个别超过300米外,大都在一二百米,有的到清代被废,有的改为炮台,当地百姓,不管有炮无炮,凡筑有"堠"或"台"的,都称之"炮台",且至今日,大都留遗址,高者三四米,低者一二米。在诸多"炮台"中,保存最完整的要数爵溪"周家山堠"。
    周家山堠在爵溪城区东北周家山东坡,海拔约80米。爷望台顶青草萋萋,方形台基广约100平方米,台身呈梯形,四面用大块乱石筑砌,中间是泥石填实,高5、6公尺,顶部防护墙,分别高0.3米和0.6米。左可望南首烽火,南可见北边狼烟;极目远眺,来往船只尽快眼底,发现敌情:"昼则燔燧,夜则举燧。"一台告警,左右相应,构成一条以烽传递军情的沿海大通道。虽为清冷寂寞之地,却也象征着古老民族岿然不倒脊梁!
2006-5-31_21013532461.jpg
2006-5-31_21013692868.jpg
2006-5-31_21013948765.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这些军事设施都是为了抵御海外之敌的,但在象山南端海域的花岙岛还有一卒特殊的军事遗址。花岙岛堪称是一座美丽的英雄岛。说其美丽,不仅在于瑰丽天姿,更在于岛上有神厅的故事――张苍水抗清的传奇。花岙岛高耸的大佛头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早在宋代就被朝贡番船视作航标,东南沿海玄武岩石林可谓山海奇观。明末清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就在这十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张苍水曾与明代海防将张名振以南田林门一带为主要根据地修船铸炮,招练义军坚持抗 清复明二十年,"三入闽关,四入长江"。在苍水诗集中,有不少描述当时驻扎这一地的诗篇。如《庚子年元旦驻师林门》《复屯林门》等,在后篇中有:"十年兵甲满沧洲,此日回戈又上游。人去鹿场仍旧迹,秋高蟹脯足晨馐。空山饿犬声如豹,失路穷黎状如鸠。自笑经营何太拙,误将岛屿作并洲。"
    张苍水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唐熙三年(1664)六月面临绝境,解散义军归隐花岙岛。七月十七日因叛卒出卖在此被捕,九月七日就义杭州。杭州、鄞州等地民众为悼念这位民族英雄,自发集资购回他的首级,买了墓地,葬于西子湖畔,与岳飞、于谦墓鼎足页立,以慰英灵。将入武时写下的诗篇中的心愿:"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县于氏墓,乾坤斗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至今,岛上仍传颁着张煌言畜养白猿报警、叛卒领清军骗过白猿捕捉苍水、苍水被捕后自猿跳崖而死等动人的故事。这里最负名声的古迹,除了望之可见的大片军屯梯田外,当数雉鸡山、高渡岙两座兵营。兵营分别建于高308米雉鸡山南侧山腰与西北麓高岙岙底的石流滩上,两营一正一犄、一高一低,相距700米,间道沟通、互为呼应。均倚山面海,不失隐蔽,它能看得见外面的海面,却不易被海上来敌侦知。两营各有营房50、40间左右,大多以2-3间为一栋,布局疏密参差不一。四面石墙,双披茅顶,前墙辟门,后墙设龛,山墙开窗,营内筑有工事,多地道、地洞,大小深浅不一,有迷宫之感。营城一为方形,一为狭长不规则形,砌有城门与瞭望孔,城外布有练兵场、哨所、水井、口隘等设施、
    花岙岛是一卒具有文史内涵的海岛,而抗清兵营遗址与各处的地道,洞穴等军事设施更增添了海岛的神秘色彩,对研究张苍水的抗清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6-5-31_21014065364.jpg
2006-5-31_21014493937.jpg
2006-5-31_21014369677.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仙寨  
明代,象山是抗倭要地,历史记载了轰轰烈烈的抗倭事略,而遗存的寨城、烽火台、城墙等遗址却是抗倭斗争史实的见证。在寨城遗址中有卫城、所城、寨营之分,而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赤坎“游仙寨”遗址。
  “游仙寨”遗址位于象山县城东南约l0公里赤坎村旁,为一长方形城垣,依山而筑,面临大海;长l56米,宽l2l米,总面积约18600平方米。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为抗击倭寇,于明正统八年(l443年)后,建游仙寨,属爵溪所管辖;当时城高一丈八尺,有门一,有楼,四角置窝铺,有指挥一员,领昌国、爵溪军二百二十五名驻守。也曾发生多次战争,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嘉靖三十一年(l550年),倭寇进犯赤坎,攻游仙寨甚急,爵溪所百户秦彪语弟汉日:“游仙与爵溪唇齿,无游仙,是无爵溪也。先人遗我汗马功,不死战而死,法何以见先人于地下。”逐与弟秦汉疾驰杀敌,力不能支,逐俱死。后人多有赞叹。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在赤坎游仙寨发生战事。倭兵退后,又增筑城墙,使游仙寨成为县城,爵溪所之门户。后历代都屯兵驻守,直至清道光年间撤兵,寨城也随之渐废。
  现在游仙寨寨城保存较为完整,城墙墙体呈梯形,高8米,顶宽l.2米-2米不等,墙体内外乱石砌成,中夯填泥土。在西南面城墙中,辟城门一座,外筑瓷城,濠沟与墙间距9米,濠绕城有护城濠沟,沟宽4.3米-5.3米不等,由于年长日久,濠沟多已淤积;寨内兵营房屋无存,但墙基仍残存,排列整齐,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纵横交叉,为当年寨城通道。据调查,在寨城的四面原有水井各一口,深达十余米,供营寨就近汲水之用,现仅存北面一处,且大部分已经淤塞,城西北面20米处,有大小二校场遗址,应为当年练兵场所。寨城的北面有炮头山烽火台与南面梨头朴烽火台遥相呼应,成为游仙寨的耳目。  
  赤坎游仙寨在明代象山抗倭斗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其留存的遗迹对研究明代军事、兵营设置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忆昌国卫一年两头会

  昌国卫之名始于明洪武27年(1394年),原名为后门山,屯兵5000余人,辖8个千户所。昌国卫有元宵龙、鱼、马灯会的传统。灯会前,市民先到十庙九祠拜菩萨后才可到各家闹龙鱼马灯。还有正月十四夜看新娘的习俗,凡婚后第一年的新娘都要重新打扮,像结婚时一般。并备有茶果香烟,接待众乡亲来看新妇。新房内挤满了人,这家看了看那家,名曰走十四,既观灯又看新妇。有的男人扮老妪逗新娘,名曰:十四夜扮故事。

  昌国自建卫后,形成每年两次行庙会的习俗。一是清明会,在清明节前后3天,在申明亭边搭戏台,演戏三五天。二是十一会,古历十月初一前后3天同样搭台演戏。

  行会时,首先是金龙开导,以示昌国九龙之地,祥和欢腾。接着是千斤担扫街,一人化装小丑挑着扁担,扁担两端长绳子下缚着木板棍拖地而行,一手拿着碎竹杆划地而行,咯咯作响,此人沿街每家小店免费可喝一碗酒,挑着担似醉非醉,东歪西倒,似千斤重担拖地横扫街路,意在让观众靠两边避让,留出一条行会大通道。然后,牛头、马面、日游神、夜游神、鬼王、判官纷纷登场,在数人护卫下走来。

  当八人抬的大花轿内坐着城隍爷巡视全城时,行会气氛达到了高潮。

  两次庙会以看戏、看灯、交流物资为主要内容,四乡八邻的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来,行会为走亲访友搭起了平台。

  行会又是物资交流会。昌国卫三里大街两傍均为竹木铁农具摊和南北货棉百货摊。市民们看行会购农资,各地来的商人设摊做生意,人山人海,为昌国卫一大盛事。

  行会也是一次全民打扫卫生运动。村民养成不成文的规矩:两次行会前各户的露天粪坑,必须打好草扇封盖,街道及墙弄各自清扫,迎接菩萨巡游,如有粪坑不盖,即被众人用土石填埋,自觉成了半年一次大扫除搞卫生的风俗。

  至今,昌国仍流传民谣:“昌国卫一年两头会,走走大街路,吃吃热豆腐,长枪短刀盾牌手,十八指挥排街走。”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7-3-1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都指挥使司 卫所

洪武元年(1368),明王朝始行军卫法,军队基本组织形式是卫所制。凡重要城镇、交通要道、关隘路口等设立卫所。每卫5600人,分左右中前后5千户所;每千户所1112人(一说1120),下分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一说120),下辖2总旗;每总旗50人,辖5小旗,每小旗10人。当年,置明州(今宁波)卫,由驸马王恭为首任卫指挥使。卫设指挥使1人(正三品)、指挥同知2人(从三品)、指挥佥事4人(从四品)、镇抚司镇抚2人(从五品),下属经历司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1人。继置金华卫、归安卫、德清卫、严州卫。不久,归安卫、德清卫裁撤(具体时间无考)。二年(1369),置长兴守御千户所。三年(1370),置杭州卫、钱塘卫、海宁卫和衢州守御千户所,改金华卫、严州卫为金华、严州守御千户所,共有官兵52513人。同年,升杭州卫为都卫,设都指挥使司。四年(1371),置仁和卫。五年(1372),置台州卫,钱塘卫改为杭州左卫,仁和卫改为杭州右卫。六年(1373),置温州卫。八年(1375),置处州卫、绍兴卫。同年,长兴守御千户所改百户所,在湖州设置守御千户所。杭州卫都指挥使司改置为浙江都指挥使司(又称都司),为浙江最高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设有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下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各1人;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和吏目(从九品)各1人;司狱司司狱(从九品)和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1人。浙江都指挥使司隶属明王朝大都督府,下辖有杭州左卫、杭州右卫、海宁卫、明州卫、台州卫、温州卫、绍兴卫、处州卫和金华、严州、衢州、嘉兴、湖州守御千户所(嘉兴守御千户所置于洪武初年,原隶苏州卫,后改隶浙江都指挥使司)。九年(1376),杭州左卫改称杭州前卫。十二年(1379),置定海(今镇海)、舟山守御千户所。十三年(1380),浙江都指挥使司隶属左军都督府。十四年(1381),明州卫改称宁波卫。十七年(1384),舟山守御千户所改扩置为昌国卫,并在海盐县新建海宁卫。十九年(1386),增置观海卫(位于今慈溪境内)、松门卫和乍浦、澉浦千户所(乍浦、澉浦千户所隶属海宁卫)。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展拓城池,改定海守御千户所为定海卫,并增置临山卫、海门卫、金乡卫、磐石卫。另增置三山、沥海千户所(隶临山卫),三江千户所(隶绍兴卫),大嵩、郭巨千户所(隶定海卫),龙山千户所(隶观海卫),钱仓、石浦前后千户所(隶昌国卫),隘顽、楚门千户所(隶松门卫),健跳、新河千户所(隶海门卫),海安、瑞安、平阳千户所(隶温州卫),蒲门、壮士、沙园千户所(隶金乡卫),宁村、蒲岐千户所(隶磐石卫),舟山中中、中左千户所(隶昌国卫),位于海宁县的海宁卫改置为海宁守御千户所。守御千户所和千户所均设有正千户1人(正五品)、副千户2人(从五品)、镇抚2人(从六品)等官员。二十三年(1390),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2艘,用以海上巡逻,防海盗。二十五年(1392),昌国卫自舟山移驻象山,所属舟山中中、中左千户所改隶定海卫。三十年(1397),又置桃渚千户所,隶海门卫。三十一年(1398),再置爵溪千户所,隶昌国卫。至时,浙江都指挥使司共辖卫16、千户所113,官兵编额13万余人,实际为7.8万余人。

曾任浙江都指挥使的有:耿炳文、孙虎、徐司马、王诚、陈桓、储杰、尹通、蔡本、杨兴、马羽、孙胜、周昌、杨政、许亨、谷祥、胡汝授、李信、萧华、王瑛、张真、王正、王沛、夏正、尹凤、姜恭、崔尹、牛循、李贵、李隆、牛桓、孙成、刘宗仁等。


[ Last edited by 甬象 on 2007-3-18 at 13:32 ]
成根 发表于 2007-3-1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防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
         与渔文化一样,家乡海防文化积淀厚重,需要系统性地加以研究\保护\开发\利用.

[ Last edited by 成根 on 2007-3-18 at 13:36 ]
空子 发表于 2007-3-1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甬象辛苦了,发这么多海防历史资料给大家学习。
skyhood 发表于 2007-3-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甬象是个象山通,继续...
小黑 发表于 2007-3-1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楼的字看起来不是一般的不舒服。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3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