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大凡风光秀丽之地多佛院道观。半岛虽为弹丸之地,却也可说是禅院林立了,早年的就有西寺、东寺、普明寺、常乐寺、智门寺、瑞龙寺等,令人目不暇接,既体现了一种文化,又体现了那个时代佛教思想的无孔不入!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佛家的目光瞄准了象鼻山西古木参天、溪水潺潺的向阳山地,西寺在绿荫丛中就拔地而起,有了半岛佛国第一家--凤跃院。宋治平二年(1065),赐额"等慈禅寺",明洪武二十四年立为丛林。传统的艺术讲究对称,因此后人又在东侧山坡另建成一座"宝梵讲寺",称东寺,并为"象"的双目。西寺早在宋、元时代便是寺大僧众,香火兴盛的弘法道场。此处的建筑规模较大,以金刚殿、贺通宝殿、大雄宝殿和玉佛殿为轴心,东西有药王殿、地藏王殿及许多厢房,还有方丈室、藏经室、曲廊、石亭等,总占地近五千平方米。殿宇建筑随地势而起伏,错落有致,整体上呈北高南低。寺容壮观,气势恢宏,依青山傍碧溪。当时,立寺门即可远眺碧海万顷,浪涛拍岸。
寺内圆通殿原为大雄宝殿,修建于民国时期,五开间,其中六根石柱,高大古朴,尤为醒目。一尊"千手观音",端坐莲台,金光熠熠,造型精美。高大雄伟的在雄宝殿是全新建筑,外形为传统的双层宫殿式风格,屋脊高十九米,飞檐翘角,画梁雕栋。内部更是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大红柱子,精可两人合抱,中间数根高达十三米。此殿建成,仅梁柱用木就耗资百万余元。内奉"三世尊",三尊大佛雕像及左、右两壁前所塑菩萨、罗汉,俱遍体金光,令满殿生辉。正如其山门对联:治平赐等慈,洪武立丛林,千载沧桑,佛光重放,宝刹于今成胜迹;翠岫呈伏象,碧溪鸣凤跃,四时烟霭,禅意更添,梵声起处涤尘心。
陶弘景是中国的道学大家,更是象山道教的开山老祖了。这道教到了象山也渗透着海的韵味:陶弘景的行道处取海上传说中的"蓬莱"为名;规模最大的瀛海道院,庙名的海味则是更加的浓烈!
鱼师庙是象山半岛境内较为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半岛上不仅有历史唯物主义悠久的妈祖庙,还建有与海相关的各种庙宇,有海神庙、海潮庙、镇海庙、平水庙等。惟有鱼师庙是这一方独有的。她的存在同是人类对自然崇敬的一个真实反映。境内有鱼师庙多处,在爵溪镇的史载名为鱼师娘娘庙。
石浦港的鱼师庙占地面积不大,内塑男女鱼师各一尊,以鱼骨为构件。每当渔汛开始,渔家先后前往鱼师庙祭拜,祈求出海时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石浦港的鱼师庙建在现滨海路石浦宾馆的地界上,因拓建沿港马路而拆毁。新近发现当年用于建庙的巨大鱼骨,民间正在筹划复建。
70年代初的农历三月初三前后,仍有成群结队的海豚从石浦港的铜瓦门蜂涌而入,大者如牛小者如猪,呈S形上下游动而进,忽而昂出头部,忽而露出鳍尾,其势浩浩然如翻江倒海,半观异常。当地渔家称海豚为拜港猪。当海豚游至鱼师庙海面时,身体忽而转向,其首正对着鱼师庙,游动中的养成酷如在向鱼师菩萨拜祭。因为渔家尊海豚为海中神灵,每当此时,船上的渔家急忙取出早早备妥的香烛,有条不紊地点烛烯香放鞭炮,十分虔诚地向进港的海豚朝拜,愿渔船出海时能得到它们的保佑。
鱼师庙的起源在于海豚的季节性回游路线而引起。海豚游经港湾后是从港湾北首东西向的铜瓦门出游,由于潮流的原因,先行冲着港面游动,而后借着潮流转向港口。当冲着港岸时,满港的大小海豚酷如向港岸朝拜,百姓认为这一处地地竟然引来历被渔家崇敬的海豚的朝拜,必有灵气,也就在这神灵之地建了一座鱼师庙。
用鱼骨来建鱼师庙更显出渔村的一种渔文化的内涵所在。目前仍可见巨大鱼骨为栋梁的风采,在岳头村的一祠堂内,有一根跨度约3.5公尺长的鱼骨架在梁的下方。虽不承重,却显出一大海韵味。仰头细望,隐约可见鱼骨上的墨迹--"大清乾隆贰拾年"。这是一根鲨鱼的下腭骨。骨头的来历在老一辈言语中流传已久,说是当年海上漂来了一条已经死亡的庞大鲨鱼,搁在滩涂上,于是有了二根巨大的鲨鱼下腭骨头,一根架到祠堂的栋梁上,另一根曾为村外"客爱亭"的脊檩。
象山还有一座很特别的庙,当你一脚踏进门槛,目光会被神龛上的一个黑脸神像所吸引,第一个猜想他该是包公!然而,他的额上没有那第三只"太阳眼",穿的不是文官的服饰,况且与他同处一个神龛的也不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一帮子。向银须飘逸的"庙祝"打听,才知道这黑脸的是明抗倭英雄戚继光。
[ Last edited by 甬象 on 2007-3-10 at 20:20 ] |